霞蒲縣

霞蒲縣

霞浦是閩東最具潛力的沿海大縣,海岸線綿延曲折,大港口水深面闊,在閩東環三都大開發中,霞浦具 有其他沿岸無法替代、一方獨有的核心地位與地理優勢。海域面積28897平方公里,淺海灘涂面積 104萬畝,大小島嶼194個,海岸線長404公里,其中深水岸線60.6公里,可建造1-50萬噸碼頭泊位183個。

地理環境

霞浦  霞浦縣,處於我國海岸線的中部,福建省東北部,東瀕東海,西接福安,北鄰福鼎、柘榮縣,西南與寧德、羅源、連江隔海相望,介於北緯26°25′—27°9′,東經119°46′—120°26′之間,北距溫州、南距福州均160公里。縣境東西寬約60公里,南北長約70公里,陸地面積1489.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9592.6平方公里,為陸地總面積的19.9倍。

霞蒲縣 霞蒲縣

霞浦縣,依山面海,為沿海丘陵縣,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呈三級階梯狀下降。西北峰巒聳峙,千米以上山峰集中在柏洋鄉,最高峰目海尖海撥1192.4米;中部丘陵連綿,低山、盆谷、平原交錯,海拔多在700米以上;東南港灣島嶼眾多,主要有“兩洋三灣四港”(東吾洋、官井洋,三沙灣、福寧灣、牙城灣,三沙港、東沖港、呂峽港、鹽田港)。海岸線長度480公里,淺海灘涂面積104萬畝,大小島嶼196個,均居福建省各沿海縣(市)的首位。東沖半島形如臥虎拱衛閩東內海,東衝口為其出入咽喉。

霞浦縣,年平均氣溫16℃—19℃,春多雨水,夏多颱風,冬暖夏涼,霜雪少見。受海洋氣候影響,季風特點明顯。災害性天氣以颱風、暴雨為主,有影響的颱風年平均出現3次。

境內水系呈樹枝狀分布,幹流長1公里以上的河流24條,多年平均徑流量13.38億立方米。主要河流有杯溪、羅漢溪、七都溪、長溪三河,總流域面積635.2平方公里,幹流長134.5公里。杯溪以流域面積廣、幹流長居首,羅漢溪以落差大、水能豐富稱優。

行政區劃

概況

霞浦縣轄12個鄉鎮(含3個畲族鄉)、2個街道、292建制村和23個社區居委會。全縣總人口53萬,有漢、畲、回、藏、苗、壯、瑤7個民族,畲族人口4.4萬,占人口總數的8.4%,是福建省畲族人口數量第二位的縣份。

松城街道

代碼350921001,轄12個社區、6個村委會:~001_龍津社區、~002_西關社區、~003_彩虹社區、~004_城北社區、~005_松興社區、~006_俊星社區、~007_中乘社區、~008_俊賢社區、~009_萬賢社區、~010_集賢社區、~011_龍賢社區、~012_興賢社區、~200_青福村、~201_墓斗村、~202_涌山村、~203_馬洋村、~204_寶清村、~205_七寶洋村。

松港街道

代碼350921002,轄1個社區、25個村委會:~001_東關社區、~200_東關村、~201_古嶺下村、~202_赤岸村、~203_利埕村、~204_松農村、~205_松漁村、~206_北岐村、~207_青岐村、~208_後岐村、~209_塔下村、~210_竹下村、~211_下村村、~212_八斗浿村、~213_佳湖村、~214_章家衕村、~215_江邊村、~216_橋頭村、~217_沙頭村、~218_小沙村、~219_大沙村、~220_長沙村、~221_後港村、~222_水坑村、~223_利洋村、~224_嶺頭村。

長春鎮

霞浦  代碼350921101,轄27個村委會:~201_洪江村、~202_漁洋里村、~203_漁洋垾村、~204_秋竹崗村、~205_長門村、~206_武曲村、~207_長春村、~208_傳臚村、~209_祖厝村、~210_長溪村、~211_文岐村、~212_武岐村、~213_埕塢村、~214_大京村、~215_斗米村、~216_蜘蛛網村、~217_呂峽村、~218_小京村、~219_法華村、~220_里城村、~221_外城村、~222_赤沙村、~223_加竹村、~224_亭下溪村、~225_下洋城村、~226_漁家地村、~227_積石村。

霞蒲縣 霞蒲縣

牙城鎮

代碼350921102,轄1個社區、25個村委會:~001_牙城社區、~201_牙城村、~202_前街村、~203_西門村、~204_洪山村、~205_雉溪村、~206_鳳門村、~207_渡頭村、~208_楊家溪村、~209_茶坑村、~210_鳳陽村、~211_鳳江村、~212_斗門村、~213_梅花村、~214_一層村、~215_文洋村、~216_後洋村、~217_敖嶺村、~218_後山村、~219_籮伍村、~220_左嶺村、~221_前樓村、~222_田家心村、~223_東街頭村、~224_龍亭村、~225_鳳樓村。

溪南鎮

代碼350921103,轄1個社區、24個村委會:~01_溪南社區、~201_溪南村、~202_長興村、~203_南岸村、~204_左灣村、~205_芹頭村、~206_白露坑村、~207_仙東村、~208_後慕村、~209_台江村、~210_南門山村、~211_溪尾村、~212_關門村、~03213_東安村、~214_西安村、~215_七星村、~216_下硯村、~217_甘棠村、~218_猴嶼村、~219_長腰村、~220_青山村、~221_岱岐村、~222_霞塘村、~223_傅竹村、~224-南坂村。

沙江鎮

代碼350921104,轄1個社區、20個村委會:~001_沙江社區、~201_沙江村、~202_竹江村、~203_涵江村、~204_古縣村、~205_沙塘里村、~206_沙塘街村、~207_大墓里村、~208_南屏村、~209_梅洋村、~210_小馬村、~211_水潮村、~212_白鷺村、~213_後首村、~214_圍江村、~215_大坪村、~216_浿頭村、~217_八堡村、~218_龍灣村、~219_坡頭村、~220_爐坑村。

下滸鎮

代碼350921105,轄1個社區、21個村委會:~001_下滸社區、~201_下滸村、~202_前洋村、~203_西岐村、~204_柏溪村、~205_柘陽村、~206_赤壁村、~207_三洲村、~208_磺砂村、~209_上沃村、~210_文星明村、~211_王家洞村、~212_石湖村、~213_留金村、~214_金蟹村、~215_延亭村、~216_四斗村、~217_山斗村、~218_大安村、~219_居安村、~220_滸水村、~221_外滸村。

三沙鎮

代碼350921106,轄4個社區、27個村委會:~001_中心社區、~002_五沃社區、~003_東沃社區、~004_西沃社區、~201_中心村、~202_五沃村、~203_東沃村、~204_西沃村、~205_三沃村、~206_三農村、~207_金洋村、~208_古鎮村、~209_烽火村、~210_隴頭村、~211_東山村、~212_浮山村、~213_三坪村、~214_石頭鼻村、~215_小皓村、~216_蔡洋村、~217_單斗村、~218_古桶村、~219_虞公亭村、~220_東壁村、~221_大路頂村、~222_八斗村、~223_二坑村、~224_金雞村、~225_花竹村、~226_青官司村、~227_青官蘭村。

鹽田畲族鄉

代碼350921200,轄1個社區、22個村委會:~001_鹽田社區、~201_鹽田村、~202_村里村、~203_中浿村、~204_釣岐村、~205_西勝村、~206_北斗村、~207_官嶺尾村、~208_楊梅嶺村、~209_北洋村、~210_洋邊村、~211_二鋪村、~212_水升村、~213_滸嶼村、~214_滸嶼沃村、~215_南塘沃村、~216_南塘村、~217_姚沃村、~218_瓦窯頭村、~219_上村村、~220_里馬村、~221_王高店村、~222_龍鳳店村。

水門畲族鄉

代碼350921201,轄23個村委會:~201_水門村、~202_玉山村、~203_大壩村、~204_承天村、~205_八斗丘村、~206_橋頭村、~207_大洋村、~208_蘆陽村、~209_武坪村、~210_百莧村、~211_湖裡村、~212_里洋村、~213_半嶺村、~214_七斗岔村、~215_大坪村、~216_茶崗村、~217_長湖村、~218_上洋村、~219_小竹灣村、~220_水井頭村、~221_高盤村、~222_墩後村、~223_青沃村。

崇儒畲族鄉

代碼350921202,轄27個村委會:~201_溪邊村、~202_路口村、~203_半路張村、~204_洋尾蘭村、~205_溪坪村、~206_新村村、~207_崇儒村、~208_霞坪村、~209_坪園村、~210_丘山村、~211_上水村、~212_鄭洋村、~213_保全村、~214_石亭村、~215_莧下村、~216_亭頭村、~217_嵐下村、~218_汴洋村、~219_里厝村、~220_東杞洋村、~221_左嶺村、~222_樟橋村、~223_溪西村、~224_東坡村、~225_沃里村、~226_長坑村、~227_洋沙溪村。

柏洋鄉

代碼350921203,轄28個村委會:~201_柏洋村、~202_長岩村、~203_林洋村、~204_車下村、~205_鄭家山村、~206_陳墩村、~207_謝墩村、~208_董墩村、~209_洋中村、~210_柘頭村、~211_南山後村、~212_鳳洋村、~213_神洋村、~214_戴家山村、~215_黃土丘村、~216_塔後村、~217_西坑村、~218_大嶺村、~219_阮洋村、~220_坑口村、~221_周厝坑村、~222_吳洋村、~223_橫江村、~224_坂頭村、~225_前宅村、~226_西宅村、~227_後壠村、~228_洋里村。

北壁鄉

代碼350921204,轄11個村委會:~201_北壁村、~202_鐵爐村、~203_會洋村、~204_河山村、~205_上岐村、~206_下岐村、~207_池沃村、~208_東沖村、~209_四門橋村、~210_盤前村、~211_武岩村。

海島鄉

代碼350921205,轄6個村委會:~201_宮東村、~202_宮西村、~203_煙臺村、~204_北礵村、~205_里沃村、~206_文沃村。

歷史沿革

據《霞浦縣誌》,“清置霞浦縣,縣境西南有霞浦江,東流入海。又有霞浦山,海中有青、黑、元、黃四嶼,日出照映,江水如霞彩,這是山以江名,縣以江名。”

霞浦  公元282年(晉太康三年)始為溫麻縣地(縣治在今沙江鎮古縣村),屬晉安郡。公元589年(隋開皇九年)併入原豐縣。公元623年(唐武德六年)置長溪縣(縣治在今嶺尾庵,後遷連江),屬泉州(州治今福州)。公元1286年(元至元二十三年)升為福寧州。公元1369年(明洪武二年)州改縣,屬福州府;公元1473年(成化九年)復州。公元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改福寧府,增設附郭縣霞浦。民國初屬閩海道。1949年6月17日解放,歷屬福安專區(地區)、寧德地區、寧德市。

霞蒲縣 霞蒲縣

2000年,霞浦縣轄7鎮4鄉3民族鄉:松城鎮、三沙鎮、牙城鎮、溪南鎮、沙江鎮、下滸鎮、長春鎮、洲洋鄉、柏洋鄉、北壁鄉、海島鄉、鹽田畲族鄉、水門畲族鄉、崇儒畲族鄉。

2003年7月1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覆(閩政文209號),撤銷松城鎮,設立松城、松港2個街道:(1)松城街道辦事處轄萬賢、俊星、中乘、西關、龍賢5個居委會和萬賢、俊星、中乘、西關、青福、墓斗、涌山、馬洋、寶清、七寶洋10個村委會。松城街道辦事處駐原松城鎮政府駐地。(2)松港街道辦事處轄東關居委會和東關、古嶺下、赤岸、利埕、松農、松漁、北岐、青岐、後岐、塔下、竹下、下村、八斗壩、佳湖、章家侗、江邊、橋頭、沙頭、小沙、大沙、長沙、後港、水坑、利洋、嶺頭25個村委會。松港街道辦事處駐後港村。  2003年底,霞浦縣轄2個街道、6個鎮、3個鄉、3個民族鄉:松城街道、松港街道、三沙鎮、牙城鎮、溪南鎮、沙江鎮、下滸鎮、長春鎮、柏洋鄉、北壁鄉、海島鄉、鹽田畲族鄉、水門畲族鄉、崇儒畲族鄉。

政府領導

縣長:梁奕章(2009年10月13日起)

副縣長:王斌(2009年10月13日起)、黃敏皓(2009年起)、張長健(2009年起)、鄭德勇(2009年起)、趙仕忠(2009年起)、林健(2009年起)、陳武(2009年起)、葉久芳(2009年起)。

自然資源

資源豐富

霞浦  霞浦山海資源豐富。海域占全省海域面積的21.76%,海洋漁場28897平方公里,淺海、灘涂696平方公 里,分別占全省的30.17%和23.76%,捕撈、養殖、航運等海洋經濟在閩東地區屬首屈一指。耕地27萬畝,占陸地面積的12%。林業用地149萬畝,森林覆蓋率36%,杉、松等優勢樹種蓄積量83萬立方米,還有三尖杉、四季千年桐、千年銀杏、桫欏等珍貴樹木。東吾洋沿岸晚熟荔枝為歷史名貴水果,官井瓜(大黃魚)、三沙 (石斑魚)、七都蟳、沙洽蠣、鹽田蛤、牙城蟶、霞浦文蛤、沙江對蝦、沙塘劍蟶、崇儒李乾、福寧清水綠茶等名優土特產飲譽海內外。非金屬礦產品種眾多,矽石、石崗岩、沸石、蛭石、高嶺土、紫砂土和石英砂、礦泉水等均占有一定優勢。河流水能理論蘊藏量7.42萬千瓦,可開發量4.5萬千瓦,地下水年蘊藏量近億萬立方米,潮汐能量巨大,開發條件優勢。旅遊景點富有地方特色,赤岸以人文薈萃名噪古今,又是唐代日本高僧空海大師入唐求法“漂著地受難的聖地”;楊家溪人稱“海國桃源”,以青山碧水之幽美、潭、瀨、灘與花、草、林鑲嵌之秀雅,瀑布、峽谷、奇峰、懸崖、異石、怪洞等神工與人文匯聚之勝境,名勝古蹟、民間故事、神話傳說之神妙而揚名,因而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區——太姥山名勝區的“山、海、川”三大主景之一;大京古城保是省級文物保持單位,塔崗虎鎮塔名列《中國名勝詞典》,東關建善寺以“八間古剎”聞名,三沙留雲洞有“閩東小普陀”之稱,下滸外灘獲“閩東北戴河”之譽。

霞蒲縣 霞蒲縣

海洋大縣

霞浦是遠近聞名的海洋大縣,海水養殖和捕撈量名列閩東各縣市之首,副熱帶海洋物種齊全,具有 “八閩海鮮出霞浦”的美譽度。全縣海洋捕撈年產量12萬噸,海水養殖年產量24.3萬噸,主要由魚類、蝦蟹類、貝類、藻類四大類構成。魚類年產量21萬噸,有大黃魚、白鰳魚、鰻魚、烏賊、目魚、鯧魚、石斑魚、鱸魚、龍頭魚、彈塗魚、真鯛魚、鱸魚、鮸魚、美國紅魚等;蝦蟹類產量4259噸,有對蝦、南美白對蝦、日本對蝦、紅蝦、梭子蟹、青蟹、毛蟹等;藻類年產量79083噸,有海帶、紫菜、龍鬚菜、麒麟菜等;貝類年產量108867噸,有鮑魚、牡蠣、花蛤、泥蚶、貽貝、縊蟶、騰壺等。並擁有其他海域所稀有的海參、龜足、劍蟶等海上珍品。

旅遊資源

海濱鄒魯

霞浦位於福建省東北部,與台灣省隔海相望,是中國東南沿海海峽西岸經濟區東北翼港口風景城市。霞 浦千年古邑,依山伴水,氣候宜人,文化遺產豐富,自然風光迤邐。素有“海濱鄒魯”之譽,是閩東富庶的旅遊勝地。這裡人傑地靈,人才輩出。唐朝林嵩、宋代王伯大、元代王都仲、清代游光澤,還有近現代書法家游壽、著名易學家黃壽祺、國務院原秘書長杜星恆,都在這裡哺育成長。這裡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建縣1720年,曾是閩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早在3000多年前,黃瓜山一帶就有先民居住。中日文化交流使者日本空海大師,理學家朱熹、民族英雄文天祥都在此留下他們的足跡。虎鎮塔、建善寺、大京城堡等無不是中華民族文明、智慧的結晶。

風情別致

這裡民風古樸,風情別致。有漢、畲、回、藏、苗、壯、瑤等7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8.8%,畲族比例最高,居福建省第二位。這裡上天給予特別恩賜,山青、水秀、石怪、洞別、花奇、林異。葛洪山、留雲洞、外滸沙灘、高羅沙灘、楊家溪等構成一幅幅美麗的畫卷。這裡山野灘海,物產品種齊全。柿子、荔枝、龍眼、芙蓉李、富鋅茶、海蠣、劍蟶、對蝦、蟳、大黃魚、石斑魚等應有盡有。這裡水陸通達,城市功能齊全。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機場、深水港口等基礎設施使霞浦成為閩東的交通樞紐。星級賓館、豪華商場及完善的城市功能,將為四海來賓營造一個良好的旅遊環境,霞浦未來會更加美麗富饒,繁榮昌盛。

赤岸空海紀念堂

赤岸空海紀念堂  霞浦境內遊覽勝地眾多。縣城南的葛洪山、宋朱熹講學地"秀泉"、唐貞觀12年日本空海高僧入唐求法的登入點──赤岸、"華峰古剎"的建善寺、"海涯屏藩"大京古城堡、"閩東小普陀"三沙留雲洞、"閩東北戴河"天然海濱浴場──外滸沙灘、風影秀麗的"海國桃園楊家溪"和"蔭峰閣"、虎鎮塔等。

霞蒲縣 霞蒲縣

赤岸空海紀念堂:公元804年(唐貞元二十年)日本國高僧空海(774—835年)隨日本國第17次遣唐使入唐求法,使船遇風,歷盡艱險,在海上漂流34天,最終漂流至霞浦赤岸,受到當地官民救援與款待,後往福州溯閩江北上,入長安求學。在唐期間,空海潛心於佛學、文學、醫學等諸方面研究,博採盛唐先進文化之精華,回國後創立了日本佛教真言宗,並積極傳播唐文化,被譽為“日本文化史之人傑,中日友好之先驅。”1984年3月,為紀念空海大師圓寂1180周年,日本真言宗各派舉行隆重紀念活動,並組團前來赤岸朝拜,從此,日本每年均有數百名空海信徒前來赤岸參觀朝拜。1986年以來,中日雙方先後在赤岸建成了接待室、文物陳列室、祭海亭、望海亭、空海坊,特別是1994年5月21日,空海大師紀念堂在此落成,每年前來朝聖參觀的日本國真言宗信徒和國內外遊客更是絡繹不絕,赤岸,作為本縣宗教文化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現經省政府批准為對外開放旅遊點。

楊家溪

楊家溪位於霞浦縣牙城鎮境內。相傳北宋名將楊宗保, 穆桂英的兒女楊文廣、楊金花曾在此平定南蠻第十八洞而得名。楊家溪屬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太姥山五大景區之“九鯉溪瀑景區”,自龍亭瀑布至渡頭村、全程11.5公里,素有“海國桃源”之美譽。

龍亭瀑布由文、武兩瀑構成,文瀑一級直下落差136米,為福建省單 級落差最高的瀑布;武瀑分兩級而下,落差135米。瀑布周圍還有將軍印、文筆架、岩峰和金獅把口、玉兔飛躍、將軍拜印、仙翁坐山、玉象峰、猴子洞、龍洞等10餘個景點。沿溪下行約1公里,從南兜乘竹筏順流而下, 經“十曲十二灘”,歷2個小時到渡頭村,一路青山碧水,沿溪可瀏覽唐 僧西拜、達摩面壁、金龜戲鱉、文廣斷船、將軍帽、三疊石等36個石景,維妙維肖。在下游渡頭村有兩片相距不遠,總面積250畝楓香林,約有 1100多棵楓樹。秋末冬初,楓葉黃里秀紅,猶如緋雲停駐;在兩片楓香林之間的間隔地帶有17叢古榕群,樹齡最長者已有800多年,其中一株“榕樹王”,樹幹周長12.6米,冠幅直徑51米,高30米,樹幹中空,有7個洞口,洞內可容數人。據說這是全球緯度最北的一片古榕林;近處百畝桃樹林,春暖花開,景色更佳;溪畔成片荻花灘,“遠似浮雲近似煙”,春夏綠葉如菌,秋冬白花遍野。

三沙港

三沙是福建省沿海地區的一個重鎮,早在本世紀初就被孫中山先生納入了《建國方略》的建設中。她瀕臨全國五大漁場之一的閩東漁場。三沙漁業工司,閩東漁場指揮部,閩東船舶監督站和三沙台胞接待站均設在這裡。每逢魚汛季節,蘇(江蘇),(浙江),(廣東),台(台灣),閩(福建)等地的漁船雲集於此,桅牆如林,喧聲如潮。是閩東南北貨物的集散地和對外開放的視窗。  三沙與台灣隔海相望,人民語言相通,血緣相同,習俗相近,兩岸漁民常在同一漁場捕魚作業。近年來,台胞來三沙避風修船,海上經商者不斷增多,使三沙成為福建省對台貿易的一個重要港口。  位於三沙鎮東北角的古鎮港是著名的深水良港。該港港面寬800米,長2500米。港內風平浪靜,可停泊數萬噸位的輪船。現已成為上海往返福州的大型客輪的掛靠碼頭,船來船往,密切了霞浦與南北各地的聯繫。

下滸沙灘

滸沙灘瀕臨浩瀚的太平洋,位於霞浦南面,數千米的沙灘,潔白如玉,光潔似珠。素有“閩東北戴河”之稱,沙灘長1500米,寬200多米,並有寬近10米的鵝卵石帶環境,風光旖旎,景色迷人,更有琵琶島、雲峰寺、獅子山、朱熹遊學地-文星坪等名勝古蹟相襯托,是個不可多得的避署、旅遊勝地

溪西水庫

霞浦地形從北向南傾斜,呈三階梯狀。境內河流自成流域,自北向南入海。七都溪,羅漢溪,杯溪,三河,長溪等五大河流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七十年代建成的溪西水庫和今年竣工的柏洋引水配套工程以及一、二、三級梯級開發的電站,改善了農業的灌溉條件,並為經濟建設提供了充足的能源。縣電廠實現微電腦遙測、遙訊和“梯級電站最佳化調度”在國內外處於領先地位。

經濟建設

經濟概況

2008年,霞浦縣完成生產總值62.99億元,增長13.2%,三次產業比重26.1∶27.1∶46.8;農業總產值 36.56億元,增長5.8%;工業總產值32.18億元,增長21.93%;財政總收入2.36億元,增長21.6%,其中地方級收入1.71億元,增長2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96億元,增長45.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31億元,增長16.1%;城鎮登記失業率4.1%,比預期下降0.2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0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45元,分別增長20.2%和14.1%。

農業經濟

赤岸空海紀念堂  2008年,霞浦縣共引進優新品種66個,推廣面積3.7萬公頃,優質品種覆蓋率達82.8%。全年水產品總 產量26.11萬噸,實現產值23.45億元。農業產業化紮實推進,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21家,其中新增年銷售收入3000萬元以上農業龍頭企業5家,初步形成以茶葉、蔬菜、畜禽、水產品等加工為主的龍頭企業群體,“目海”茶葉商標獲得福建省著名商標稱號。完成牙城、水門等鄉鎮自來水廠改擴建工程,建成44個村級安全飲用水工程、2個山地水利工程、205口沼氣池、122個行政村候車亭,完成農村道路硬化158.2千米、改造中低產田533.3公頃,實施12個省級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和一批漁港、海堤、陸島交通碼頭建設。新農村建設取得新進展,完成44個試點、整治村的經濟發展專項規劃和村莊規劃編制,“三清六改”、“五通一氣”、“家園清潔”等重點工作協調推進,農村物流配送中心、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為新農村建設新亮點。

霞蒲縣 霞蒲縣

工業經濟

2008年,霞浦縣大力推進“工業立縣”戰略,徵用工業用地334公頃,報批工業用地133.3公頃,投入2.94億元建設各具特色的工業項目集中點,承接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全年簽約引進工業企業94家,初步形成以服裝鞋革、汽摩配件、不鏽鋼製品等輕工產業為主導的“銀色工業走廊”雛型。2008全年在建工業項目18個,當年竣工投產8個,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3.9億元。全縣規模以上企業56家,實現工業產值16.37億元,增長37.4%。成立了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公司。加大企業科技創新和技改力度,投入1000萬元實施技術創新及科研項目,“正陽”牌環保型複合纖維剎車片獲得福建名牌產品稱號。

旅遊商貿

2008年,霞浦縣共接待遊客64.1萬人次,增長15.3;旅遊總收入達到3.98億元,增長24.4%,位居閩東9縣市(區)第二位;福寧海灣申報省級風景名勝區獲得成功;積極推進“中國·藍色風情游”系列活動,成功舉辦“霞浦·我心中的那片海”全國攝影藝術比賽和“福寧口福·烹飪大賽”,組織了“作家筆下的霞浦風景名勝”大型採風活動,培育“霞浦——中國濱海攝影基地”品牌。大力推進商貿流通各項工作,努力培育壯大水產、蔬菜、果品、糧食、花卉、建材、農資等專業市場,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建設工程,建設改造“農家店”54家,房地產市場持續繁榮,完成投資4.3億元,占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額的28%。

對外經濟

2008年,霞浦縣招商引資工作成效明顯,全年簽約項目19個,投資總額24.58億元,實現註冊和動工建設14個,宏翔高級中學等一批項目投入使用。全縣新註冊企業217戶,增長28.1%;註冊資金2.92億元,增長41.93%。對外經貿進一步拓展,有4家企業新獲得自營出口經營權,全年外貿自營出口1420萬美元,增長28.74%;貿易進口390萬美元,增長319.35%。對台小額貿易交易額609.81萬美元;對台漁工勞務輸出508名,人數居全省各口岸首位;引進台灣水產品9525.5噸,水產品交易的品種、範圍、規模不斷擴大;國際航行船舶臨時進靠寧德港三沙港區,獲得交通部審批,外國船隻開始進出霞浦縣海域。

社會事業

城鄉建設

2008年,霞浦縣完成山河路、福寧大道、太康路、長溪路等城區路網建設,嵐後220千伏變電站等一批重要項目完成建設,全市首家污水處理廠投入試運行,福寧灣圍墾、赤岸大道、五星級賓館、九龍街、行政中心、大業傳媒福寧影視製作基地、垃圾無害化處理場等項目進展順利;組織投入1450萬元,實施了護城河清淤、河床硬化、河岸改造,完成城區部分街道路面整修、居民區新型垃圾投放點建設,縣城配套設施建設不斷得到完善。農村基礎建設穩步推進,完成農村水泥硬化項目36個,啟動了長春至下滸、沙江至溪南、長春至呂峽公路水泥硬化工程,全年共完成基礎設施、公用事業項目投資4885.3萬元。

民生保障

2008年,霞浦縣順利通過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驗收。努力推進教育事業發展,全縣國小階段年輟學率 控制在0.5%以內,國中階段年輟學率控制在3%以內,下滸中心國小、宏翔高級中學等一批建設項目投入使用,一中新校園建設進度加快,縣職專進入國家級重點中專行列,縣七中實現三級達標,順利通過省級教育督導評估。一批社區衛生服務站建成投入使用,縣婦幼保健院、中醫院病房大樓擴建、福寧醫院、三沙、下滸、北壁衛生院改造工程順利推進。文體廣電事業健康發展,一批文學、藝術作品在省、市參賽中獲得大獎,全市首屆社區運動會該縣成績名列第一,廣播電視轉星和模改數工作順利完成。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7‰以內。新農合全面推進,參合率85.6%以上。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417人,農村勞動力新增轉移就業7421人,勞務派遣3024人。投入幫扶資金213萬元,發放農戶自立工程小額貸款2353萬元,完成“造福工程”搬遷1347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第二批“平安縣”和公安基層基礎建設先進縣稱號。被南京軍區評為國防動員先進單位。

著名人物

游壽:著名教育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詩人和書法家。

黃壽祺  黃壽祺:霞浦縣鹽田人,易學宗師。

霞蒲縣 霞蒲縣

林樾:抗日木刻家,中華全國木刻協會會員。

丘堤:油畫家。

李珍華:旅美驕子。

靈佑:溈仰宗始祖。

林嵩:“閩中之全才”。

謝翱:南宋愛國詩人。

游光繹:林則徐的老師。

王都中:贈昭文館大學士。

陳蓬:楹聯鼻祖。

遂:為官期間,他以審理案件公平、準確而贏得上司和民眾的信任,並以微服私訪,查明真情,平反冤獄而聞名。  林祖成:五福名醫。

師古:又稱師維藩,教師的楷模。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