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東宮

霞東宮

建於清乾隆十七年壬申(一七五二年)。一九四七年分靈台灣台北涼洲街,後遷河北路。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霞東宮霞東宮
霞東宮位於泉州市惠安縣東園下安村,扼泉州灣入口處。廟前半月沉灣,碧水藍天,舟楫停泊良港;岸邊白沙如練,綿亘海濱,東西數十華里,閒余踏沙涉水,豪興無窮。

寺廟慨況

廟宇坐北朝南,建築精巧。磨光的花崗岩石牆和頂立的圓石柱,折射光亮美感;紅琉璃瓦蓋,脊樑飛檐高翹,雙龍護塔;門前巧妙組合的龍虎、麒麟、獅豹、八仙諸石浮雕,小巧玲瓏,栩栩如生;門眉鐫刻"霞東宮"斗大金字。殿內,滿堂金碧輝煌,神龕、佛像、門柱、楹聯,真金裝塑,裝飾精緻,一派莊嚴肅穆。祀供江大人爺(亦稱大人爺公),是鄉土神明。登上廟東的觀潮亭,清風徐來,俯瞰秀水晉江,極目滄波,漁舟隱約,帆影片片;遠眺石湖塔聳入雲霄,岱山與復鼎對峙,出沒江心,亦一大奇觀。入夜,漁歌唱晚,燈光如流。

閩台霞東宮

這是一座名聞海峽兩岸的宮廟,建於清乾隆十七年壬申(公元1752年)。霞東宮祀供江大人爺(又稱大人爺公),是鄉土神明。據《惠安縣誌》記載:"傳說神時生前正直熱誠,狷介協和,歿而英靈顯赫,護境庇民,鄉人感神恩,在村東建霞東宮供奉。"平時香火鼎盛,每年八月十五日,是大人爺公生日慶典,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宰牲禮神,大筵親友,熱鬧非凡。廟右邊戲台,競技連台,連月不停,昔時看戲時有趣的景觀,戲台下中間用繩索劃分男女界線,秩序井然。

大人爺公維繫海峽兩岸江氏同胞。下安江氏移居台灣,已有150多年歷史。1947年,郊安旅台宗親江駱擔前來台北時,曾至霞東宮求取大人爺香火,在涼州街建宮奉敬,後購遷到河北路一段313號建新廟。善男信女恭仿塑雕二尺二高大人爺金身,奉安會館正殿,以供各界大德膜拜。"江氏團"每年迎神慶典,中元放水燈,祈求大人爺公佑民,感恩追恩其功德。神緣連結兩岸同胞心,手足情,台北、基隆、高雄江氏宗親會,返鄉慶典,興建崇實學校,新築僑成堤,設立江氏獎助學基金,重修江氏宗祠和霞東宮,服務公益,美譽桑梓。海峽兩岸霞東宮,大人爺公是閩台兩地江氏敬奉的保護神。風光秀麗的霞東宮,吸引海內外廣大遊客前來旅遊、觀光和朝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