霝雨詩

霝雨詩

大隊人馬顧不上水深流急。 大軍東征川流不息。 終於衝進了敵人的陣地。

原文

《古鼓文》中的第六首詩,原文見右圖。

?

注釋

(líng零):《說文解字》:“霝,雨零也。” ②渫(xiè):此處意為擴大。晁錯《論貴粟疏》:“如此,富人有爵,農民有錢,粟有所渫。” ③洎(jì記):此處意為浸潤。《管子·水地》:“越之水,濁重而洎。” ④□(萋妻左加氵,音qī淒):與“淒”同義。 ⑤悤(cōng匆):同“匆”。 ⑥言:語助詞。 ⑦□(廣+虜+阝,音fǘ膚):同“鄜”,地名,即鄜疇,在今陝西富縣。 ⑧湯(shāng傷)湯:大水貌。 ⑨隹(wéi惟):通“惟”。 ⑩戶:此處意為“護”。《釋名》:“戶,所以謹護。” ⑩敔(wú吾):同“吾”。失“辵”旁乃謂遭洪水之困不能逃脫。

譯文

我們此行是天子的旨意,
大雨滂沱不止不息,
波濤洶湧水漫河堤。
大水中充滿了沖刷出的污泥。
文武官員涉水過河,
大隊人馬顧不上水深流急。
汧河水啊不斷地上漲,
眾多士兵在江河中進退艱難風雨淒淒。
差役們匆忙去找渡船,
船隻來自那鄜畤營地。
步兵和車馬都成了落湯雞,
只有船隻可通行,
忽陰忽晴過河真不易。
木棍護著涉過急流,
總算爬出水面上了河堤。
士兵們繼續泅渡不停,
有的逃上岸有的被水沖走,
回到住地記下這難忘的一筆。

賞析

《石鼓文》的第六首詩是《霝露詩》。其內容可能是記秦文公伐戎之事。按春秋時代的習慣,凡是攻占他國的城邑,一般都會“為中國諱,諱伐喪也”,所以文公不將此事大書特書,而以洪水設喻,因而此詩可意譯如下:
我們攻打狄戎是奉周天子的旨意,
大軍東征川流不息。
征戰伊始風聲鶴唳。
嘶喊聲中充滿殺機。
將官們衝鋒在前,
大隊人馬奮勇殺敵。
戰鬥越打越激烈,
眾多將士被圍困進退維俗艱難無比。
軍情緊急差役們匆匆雲搬救兵。
援兵和給養來自鄜畤營地。
敵人的弓箭如同急雨紛飛,
步兵和騎兵都成了眾矢之的。
只有前進不能後退,
猶猶豫豫要想取勝談何容易。
士兵們彈盡糧絕還在奮勇衝殺,
終於衝進了敵人的陣地。
戰士們前仆後繼不斷進攻,
以慘重的傷亡贏得了勝利。
凱鏇歸營以洪水為記,
隱去實情以免後人譏我不義。
解開此詩所隱含的意義之後,我們不能不佩服先人的藝術匠心:構思是那樣巧妙,意境是那樣蘊藉。而單就詩中直寫洪水的景象來說,也是極為精彩的。“流迄涌涌,盈渫濟濟”“徒馭湯湯”,惟舟以行”,看似信手拈來,毫無斧鑿之痕,然而細細品味,便覺其工致精雅,細膩如微。另外,很有必要一提的是,此詩句首“吾來自命”開章明義,奇就奇在“命”字本由“天”“之”“口”三字組成,表示自命辭出自天子之口。表明文公伐戎導致眾多將士犧牲並非出於本人意願,而是天命所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