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娛樂節目

電視娛樂節目

中國電視娛樂節目發端於九十年代《綜藝大觀》,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娛樂節目成為電視台收視率貢獻的主流力量,電視娛樂節目經歷了晚會時期、娛樂時期、競猜時期、真人秀四個時期,有不足也有發展。“周末看娛樂節目”幾乎成了人們的一道休閒大餐。

(圖)電視娛樂節目電視娛樂節目

簡介

電視娛樂節目就是指通過電視這一特定的傳播媒體傳播的,大眾廣泛參與的,以審美性、娛樂性、觀賞性和趣味性為突出特點的電視節目。在這一大的節目形態概念界定下,電視娛樂節目可以體現為以觀眾觀賞為主的綜藝晚會型;在與觀眾相互交流中形成娛樂氛圍的益智型;有特定規則的,以競技競賽項目為核心的遊戲型;有一定情境設計的、以紀實手段完成的真人秀型;以滿足觀眾的表演欲望並為其提供舞台的表演秀型等多種節目樣式。

發展歷程

(圖)相聲表演相聲表演

中國電視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在形式上過分嚴肅,顯得娛樂不足,說教有餘,因此,輕鬆活潑、自由參與的娛樂節目讓廣大觀眾耳目一新,從而引發一輪又一輪的收視高潮。中國電視娛樂節目發展到今天,經歷了晚會時期、娛樂時期、競猜時期、真人秀時期四個時期。

1、表演類綜藝晚會時期

1990年3月14日,中央電視台《綜藝大觀》開播。當時,省級電視台還沒有上星,電視螢屏上節目類型十分單調和娛樂方式匱乏,《綜藝大觀》這個集相聲小品歌舞雜技魔術等各種文藝手段於一體的新節目樣式讓觀眾眼前一亮。

表演類綜藝節目運作模式即“明星+表演”。明星是節目的當然主角,由明星的舞台表演是構成節目的主要內容,而各個很少相干的節目之間的串聯則由主持人來完成。與之相對應,傳統表演美學和播音美學決定了表演類綜藝節目的整體面貌與審美形態,“舞台”和“話筒”成為電視觀眾可望而不及的“神聖”,傳播學意義上與傳者具有互動功能的客群,也在這裡成為一個純粹的“看客”或“他者”。

但是最初帶來的激動和新鮮感並不能確保這個欄目能一勞永逸,在瞬息萬變的今天,《綜藝大觀》這樣一個十幾年如一日,顯得“老氣橫秋”的節目,無法滿足觀眾不斷變化的欣賞口味,終究難逃被淘汰的命運。2004年10月8日,走過了14年風雨歷程的央視老牌娛樂節目《綜藝大觀》因收視率不斷走低而被“末位淘汰”,曾紅遍大江南北的名牌欄目最終以悲劇和無奈的姿態告別觀眾,退出了螢屏。

2、遊戲娛樂時期

(圖)快樂大本營主持人快樂大本營主持人

風靡一時的《歡樂總動員》、《快樂大本營》把娛樂節目從“晚會時代”推向了“娛樂時代”。1996年《快樂大本營》的播出獲得了巨大成功,最紅火時平均收視率曾達到33%,廣告價格甚至超過中央電視台的平均價格。《快樂大本營》的成功引發了電視娛樂節目的熱潮,吸引了全國各個電視台對娛樂綜藝節目的關注和參與。各地省級衛視和城市台在短時間內紛紛上馬以“快樂”為宗旨、以“遊戲”為內容的綜藝節目,其中較為有影響的有:《歡樂總動員》(北京台)、《非常周末》(江蘇衛視)、《開心100》(福建東南台)、《超級大贏家》(安徽衛視),等等。與遊戲類綜藝幾乎同時湧上螢屏的還有一種婚戀類綜藝節目,代表性的欄目有:《玫瑰之約》(湖南衛視)等。

1999年6月中旬,國家廣電總局總編室在北京順義召開的廣播電視文藝研討會提供的材料顯示,全國省級電視台辦娛樂節目的有33家,地市級電視台開辦娛樂節目的有42家,之後又有32家電視台開辦或引進了娛樂節目。1999年1月20日北京有線電視台開播的《歡樂總動員》,被全國近40個城市的電視台引進播出,全國上下掀起一股“快樂”、“歡樂”熱。但是這股熱潮並沒能繼續持續下去,隨著一批批克隆節目的出現,“快樂”“歡樂”充斥各個螢屏,觀眾開始對這種無處不在的“純娛樂”節目感到膩煩,收視率在大幅下滑。

(圖)主持人李詠主持人李詠

3、益智博彩時期

走過九十年代後期熱熱鬧鬧的遊戲娛樂時代,進入了智力加博彩的益智娛樂時代。益智博彩類節目最早興起於美國,它是從20世紀三四十年代電台的智力競賽節目轉化而來,1955年開始在電視上播出。

1998年11月22 日,央視二套(當時的經濟生活服務頻道)推出了由李詠擔當主持的《幸運52》。這是一檔在借鑑國外同類節目形態(由英國BBC製作的《GOBINGO》)的基礎上,根據中國觀眾的欣賞口味加以本土化改造的新型節目樣式。《GOBINGO》是一個純版的博彩節目,每天的獎金高達2萬英鎊。英方的代理商意欲把《GOBINGO》的版式及設備售給央視,據說開價40萬美元。央視考慮到《GOBINGO》與國情不合,決定剝離其博彩性質,進行改造。改造後的《幸運52》打破娛樂類、知識競賽類節目界限,有機地將遊戲與知識普及融為一體,充分調動觀眾參與熱情。開播兩年來獲得了廣大電視觀眾的喜愛和充分肯定,在中央二套眾多節目中《幸運52》的收視率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在“2000年中國電視節目榜”《幸運52》一舉獲得“年度電視節目”、“最佳遊戲節目” 最佳遊戲節目主持人"三項大獎。在首屆大學生電視節上,《幸運52》被評為“最具生命力” 的節目之一。

央視從《幸運52》節目嘗到了甜頭,又推出了一檔仿製英美的《誰想成為百萬富翁》的節目《開心辭典》。《開心辭典》在引進借鑑國外同類節目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將電視手段的賣點和社會文化心理的賣點區分對待,保留電視手段的賣點,改善社會心理的審美文化。《開心辭典》創製了獨特的中國電視益智節目形態。首創“家庭夢想”的概念,對國外同類節目的博彩成分進行了成功解構,在為普通人提供參與節目、知識搏弈的同時,也給更多的普通家庭提供了互相表達愛心與真情的機會。事實證明,“家庭夢想”作為節目形態的主要因素,吸引了更多的家庭參與和支持節目,促進了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營造出了積極向上的和諧氛圍。隨著節目進一步發展,“家庭夢想”的外延進一步拓展到了捐助希望工程、保護環境、支持申奧等公益性內容,將觀眾的熱情和愛心傾注到整個社會大家庭。難怪這個節目不僅一炮打響,而且一直保持著很強的生命力。如今,在許多國家的《百萬富翁》紛紛“破產關張”之後,《開心辭典》依然使中國觀眾“開心”。五年來《開心辭典》通過不斷在節目中充實新的內容,使節目品牌不斷發展,節目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為央視創收的經濟效益從第一年的1600餘萬上升至2003年底的3500多萬。一時間《開心辭典》、《幸運52》成了觀眾的最愛,收視率也居高不下。以智力競猜加高額獎品,從表面看來似乎只是與一些娛樂節目的側重點調了個位兒,加大競猜得獎成分的比重,縮小了娛樂成分的比重,可它恰好迎合了觀眾喜歡刺激性活動的心理,同時競猜節目、益智類節目由於創意、製作的技術門檻不高,引起了地方頻道競相模仿,大有天女散花之勢,全國上下又掀起了一輪“競猜時代”的高潮。如貴州衛視的《世紀攻略》(已停播)、上海衛視《財富大考場》、廣東電視台《贏遍天下》、重慶衛視的《魅力21》、江蘇衛視的《奪標800》,等等。

雖然目前益智類節目依然搶盡了收視風頭,但紅火的背後也隱藏了危機。像《幸運52》節目樣態老化,基本模式三年不變,對題目和遊戲環節的理念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除去李詠的個人魅力不說,如今的《幸運52》日漸成為“過氣明星欄目”。

4、“真人秀”時期

就在《幸運52》、《開心辭典》、《財富大考場》等益智類節目在國內方興未艾之際,一批真人秀節目也拉開了序幕。 “真人秀”泛指由製作者制訂規則,由普通人參與並錄製播出的電視競賽遊戲節目。它打破了新聞、紀錄片等真實的電視節目與電視劇等虛擬的電視節目的界限。“真人秀”的節目在西方國家相當受歡迎。在美國,《倖存者》首播時觀眾達到1500萬,隨後由同一家公司(CBS)製作的同類節目《老大哥》首播時觀眾更高達2400萬。在法國,《閣樓故事》(《老大哥》 法國版)也吸引了日均500萬名觀眾,每30秒廣告價格最高達到621000歐元。在英國,僅冠軍一人的支持票數就達到310張。驚人的收視率為這些節目帶來了巨額廣告收益以及其他相關收益。

儘管“真人秀”在中國才有四五年的歷史,但事實上中國電視的“真人秀”實踐已經走過了一個從興起到衰落再到復興的發展過程,節目形態也進行了單純模仿、引進模式和自主設計的多種嘗試。以2003年中國電視“真人秀”論壇為標誌,前期電視真人秀節目除《完美假期》外,其他節目幾乎千篇一律是“野外生存挑戰”類的“野外真人秀”,而後期則以“海選”、“全民娛樂”、“民間造星”為主要特徵的“室內真人秀”。

在2003年中國“真人秀論壇”上,與會專家甚至紛紛認為:“觀眾已越來越不願看電視劇的裝模作樣,厭倦了綜藝節目的無聊搞笑”,並預言今後將是中國原創“真人秀”節目成熟之年,“大有逐漸取代娛樂綜藝節目的趨勢”。當然真人秀節目的賣點也受到了道德、政策、操作層面的種種限制。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尹鴻認為:“真人秀節目更多地是一個移植形態,中國文化跟真人秀的本質之間是有一定差異的,這種形態要在中國成為非常主流和大眾化的東西,尚待時日。要結合傳統,這東西不成立,完全做成西化的,不接受的人還會很多。”

存在作用

(圖)超級女聲現場超級女聲現場

在大眾文化日益豐富、媒介技術日益發達、客群審美疲勞周期日益縮短的今天,電視娛樂節目日新月異、相互更迭的背後,是電視客群、廣告商、娛樂節目製作者共同作用的結果。

1 電視客群:“我娛樂 我需要”

20世紀90年代以來,市場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大眾文化的發展。這種“在工業社會中產生的、以都市大眾為消費對象、通過現代傳媒傳播的、按照市場規律批量生產的、集中滿足人們的感性娛樂的文化 ”,不僅逐漸抹平了高雅文化與大眾文化之間的鴻溝,而且成為大眾日常生活中文化消費的主要品種。

電視娛樂節目不僅給觀眾帶去豐富多彩、時尚前沿的娛樂節目,同時也通過各種有效的方式調動起觀眾參與的熱情,培養著觀眾的審美情趣。現在的觀眾已經不滿足於簡單的觀看,他們也渴望參與到節目中並通過電視螢屏展示自我。其方式一種是直接參與,遊戲益智類節目就是典型的代表。再如各種“真人秀”節目給觀眾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通過這個平台可以“秀”歌(“超級女聲”)、可以“秀”舞(“武林大會”)、可以“秀”表演(“尋找紫菱”)、可以“秀”特長(“誰是英雄”)。另一種則是間接參與,如許多節目中採用觀眾投票的方式進行互動,觀眾通過手機、網路等各種傳媒工具投票表達自己的願望,將喜歡的選手、節目單元留在舞台上。

2 廣告商:“我宣傳 我需要”

在當前的電視娛樂界,商業因素的介入已經表現得越來越明顯,正如米切爾沃爾夫在《娛樂經濟》一書中提到,娛樂因素已經成為產品與服務的重要增值活動及市場區隔的關鍵,“娛樂經濟”已成為新的世界通貨。而消費者不管買什麼,都在其中尋找娛樂的成分,能享受到樂趣的消費,從而構成了“娛樂經濟 ”。2005年,湖南衛視“超級女聲”大獲成功,進入總決賽後收視率節節攀升,收視率一度居同時段第一,達到11.65%,贏取了29.54%的城市份額 ③ 。蒙牛集團正是看中了“超級女聲”中豐富的娛樂成分和超高的人氣指數,乘“超女”之風大力宣傳自己的品牌。2005年10月蒙牛集團以“蒙牛酸酸乳超級女聲”行銷策略榮獲廣告界的“中國廣告艾菲獎”金獎,並以絕對優勢當選“2005最佳銷售之星”,銷售額從2004年的7億元飆升到2005年的30億元。顯然,廣告商通過選擇高收視率的電視娛樂節目投放廣告,並藉助節目本身的知名度以達到最好的宣傳效果。

3 製作商:“我盈利 我需要”

在娛樂化大潮洶湧澎湃的今天,娛樂業已經在經濟成長和文化演進的前沿占據了不可否認的重要位置。電視娛樂節目製作商正是看準了這點,將“娛樂經濟”的觀念融入到節目製作的過程之中,深知要想吸引廣告商的資金投入,就要抓住“注意力為王”的要旨,通過不斷地改版,想盡一切辦法提高節目收視率。收視率上去了,財力雄厚的廣告商自然會接踵而至。當然,除了廣告商的贊助,電視娛樂節目的製作者還通過與手機、網路等媒體的合作,達到盈利的目的。同樣以2005年“超級女聲”總決賽為例,每場簡訊互動人數超過100萬,觀眾總投票數高達400萬,網上的跟帖、留言更是不計其數。所以“娛樂的背後是財富的狂歡”。

代表節目

(圖)《康熙來了》《康熙來了》

一、脫口成風――層出不窮的娛樂脫口秀

代表節目《康熙來了》、《超級訪問》、《娛樂串串秀》 、《東方夜譚》

1 《康熙來了》自從2004年1月5日“《康熙來了》之李敖”播出後,名字取自主持人蔡康永和徐熙娣中間一字的這檔脫口秀節目迅速躥紅。《康熙來了》中蔡康永徐熙娣這對號稱“文人”與“妖女”的古怪組合、完全即興的提問、無底線無禁忌的話題都是節目非常好的看點,總是讓現場總是驚喜爆笑的場面迭出,“讓明星撕下面具,至少是撕下部分面具”是《康熙來了》的一個追求。《康熙來了》在內地的觀眾中也引發了觀賞狂潮。娛樂脫口秀看主持人的水平成為娛樂界的共識。比如蔡康永和徐熙娣就是因為他們主持的娛樂脫口秀《康熙來了》一舉成名,風頭壓過了吳宗憲、胡瓜、張菲、張小燕等台灣一線綜藝娛樂節目男女主持。

2 《超級訪問》是一檔國內專訪明星的娛樂脫口秀欄目,最妙的一點是大膽的將娛樂和訪談巧妙結合,完成了訪談娛樂化的嘗試,以其獨特風格而頗受歡迎。戴軍李靜這對組合被稱為國內最默契的主持搭檔,任何一個人的缺席就會使節目失色不少,堪比《康熙來了》中蔡康永和徐熙娣。同時在演藝圈蟄伏多年的戴軍和李靜,非常了解明星們的心情和感受和演藝圈的情況,常常能在談話中擠出明星們的真情實感。《超級訪問》節目環節設定上也有獨到之處,比如有一個是明星的自我評價,等明星們說完之後,然後再播出事先已經錄好他們親屬和朋友評價的VCR,明星們猝不及防,往往有很多搞笑的場面出現。

3《娛樂串串秀》是鳳凰衛視主持人梁冬的一檔單人脫口秀節目,有人說《娛樂串串秀》全憑策劃沈宏非的一支筆,主持人梁冬的一張嘴。梁冬的語速非常之快,就像不卡殼的機關槍,呈掃射狀態,命中率極高,能令對面坐著的"善男信女"成為處於臥倒姿態卻情緒激盪的觀眾。梁冬《娛樂串串秀》的娛樂方式講述直接、有效,有人稱梁冬的 《娛樂串串秀》為" 娛樂世代的一味解藥"。

4 《東方夜譚》是上海東方衛視主持人劉儀偉的一檔脫口秀欄目,從節目樣式和內容來看《東方夜譚》是最標準的娛樂脫口秀,節目中既有單人的脫口秀表演,又有人物訪談。主持人劉儀偉原來是央視《天天飲食》的主持人,他繼承原來輕鬆搞笑的風格,在《東方夜譚》中劉儀偉似乎不聊正事,也不挖猛料,但是喜歡看的觀眾非常之多。不知是《東方夜譚》適合了劉儀偉的主持風格,還是劉儀偉成就了《東方夜譚》,可能拿節目的口號形容最為恰當,《東方夜譚》只是讓觀眾“一笑而過”。

(圖)超級女聲現場超級女聲現場

二、打造“中國偶像”――大眾走進自娛自樂的時代

代表節目《超級女聲》、《非常6+1》、《星光大道》、《夢想中國》 、《挑戰主持人》
1 中國的娛樂節目越來越進入大眾自娛自樂的階段,與其說湖南衛視《超級女聲》是一個娛樂節目,倒不如說是大眾走進了自娛自樂階段的大爆發,大眾開始把自己對娛樂的感受付之於行動的瘋狂過程,就是一個最明顯的表現。誕生了一批如李宇春周筆暢張靚潁一批“民選”的“中國偶像”。幾乎同時,中央電視台的《非常6+1》、《夢想中國》、《星光大道》也應運而生,《挑戰主持人》則成為這場塑造“中國偶像”運動的異類。

《超級女聲》的無條件海選,就是回歸大眾、無條件娛樂的表現:從3歲的小女孩到80多歲的老太太,只要你唱得好,得到認可,就能擁有自己的舞台,將你的美好歌喉展現給觀眾。《超級女聲》比賽中獨家“釀造”的PK賽制,採取大眾評審投票的方式,則更是將 “選舉權”直接交給了民眾。這種電視娛樂節目的民主,是對觀眾的尊重和信任。電視娛樂節目的神秘面紗被揭開呈現在觀眾面前。《超級女聲》掀起的這場“平民運動”和“大眾自娛自樂”,其實只是電視娛樂回歸大眾的一次總爆發。它讓我們見到了民眾在創造娛樂上的眼光和力量。

2 《非常6+1》、《夢想中國》、《星光大道》這三檔娛樂“平民秀”一出爐就受到極大的關注,觀眾對這幾檔娛樂節目都抱著極高的參與熱情。 “成就平民的藝術夢想”是《非常6+1》的口號,每期節目幫助3位有表演才藝的普通人去實現的藝術夢想,對他們進行6天的針對性的培訓、包裝、打造,最後將他們推上舞台,在全國觀眾面前展示他們的“非常才藝”,節目中既有主持人李詠對選手的“非常尋找”,也有專家團對選手的“非常打造”,最後選手登台的“非常展示”將節目推向高潮。《夢想中國》和《星光大道》兩檔節目則不約而同請 “平民秀”冠軍選手將直接上春節晚會,把他們塑造成為“偶像”。《非常6+1》、《夢想中國》、《星光大道》的火爆說明觀眾才是這場娛樂遊戲的至高上帝,觀眾是要求被認同、安慰和鼓舞的,必須找到大眾收視的興趣點,因為大眾才是電視娛樂節目盛衰的關鍵。

3 《挑戰主持人》則是這種節目模式的另類,它原創了新型的中國式電視娛樂節目,原來很常見的嘉賓點評被用到了極致,設計出了諸如“妙語無敵”、“連環風暴”、“鐵嘴爭霸”等這些寄娛樂於智慧中的遊戲環節。“不比誰更聰明,也不比誰更漂亮,就比誰更討人喜歡”,這是《挑戰主持人》的比賽準則。尉遲琳嘉、“大馬”顏永祺、王若麟、蔣迪昊等一批青年才俊,由於比別人更討人喜歡,長期擔任擂主,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另類娛樂偶像。和《我猜 我猜 我猜猜猜》中的吳宗憲阿雅楊丞琳的組合,《快樂大本營》的李湘何炅李維嘉的組合一樣,馬東、張紹剛和叮噹的“鐵三角”模式也日漸受到歡迎和關注,他們永遠都在互相調侃當中,激發出了主持搭檔的化學效應。

(圖)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三、寶島“搞笑”娛樂檔――快餐式的集體狂歡

代表節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綜藝旗艦》、《綜藝大哥大》、《超級星期天》、《非常男女》

主持人吳宗憲、柳翰雅、楊丞琳主持的娛樂節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1996年8月30日開播以來,收視率幾乎包攬了同時段的第一名,儘管近年來競爭對手大量湧現,但《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仍在台灣綜藝娛樂節目收視中名列前茅。《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之所以成功,吳宗憲的搞笑本事是一個重要原因,吳宗憲能夠在台灣娛樂圈中異軍突起,與他願意放低身段、醜化自己,在節目中採用平民化的姿態和大膽出位的話題,使很多偶像明星嘉賓非常喜歡上這個節目,也爭得大批年輕觀眾的支持。精彩的版塊設計使《我猜,我猜,我猜猜猜》長盛不敗,“真的假不了”版塊和“人不可貌像”版塊的設定讓人拍案叫絕。“真的假不了”版塊的口號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請出很多奇人異事來請明星嘉賓來猜,突出了“猜”這個關鍵點。“人不可貌像”版塊的口號是“人不可貌像,海水不可斗量”,也是造就《我猜,我猜,我猜猜猜》高收視率的招牌版塊,是從普通觀眾中找出有可塑能力、表演欲望的男孩女孩,予以包裝後上台亮相,這些男孩女孩不僅要回答吳宗憲各種刁鑽古怪的問題,還要載歌載舞,進行各種表演,頗能抓住觀眾的眼球。

台灣的娛樂節目今年來異常火爆,代表當屬吳宗憲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綜藝旗艦》,張菲的《綜藝大哥大》,胡瓜《非常男女》,張小燕的《超級星期天》。以主持人為核心的節目運作方式使台灣的娛樂節目百花齊放,風靡一時,台灣的娛樂節目明星主持人眾多,台灣綜藝娛樂界主持人一向有“三王一後”,三王是指吳宗憲、胡瓜、張菲,一後則是指張小燕,他們各有王牌節目在手,培養了各自比較穩定的觀眾群。

除了主持人的魅力之外,台灣的娛樂節目極盡搞笑之能事,動用各種手段來刺激人們的感官愉悅,節目的遊戲環節設計各具特色。比如《綜藝旗艦》中的“城市獵人”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中的“真的假不了”,《超級星期天》中的“超級任務”,《非常男女》中的“金庫密碼”,《綜藝大哥大》中“八卦偵查庭”。但是台灣的娛樂節目普遍存在低俗化的傾向。

《非常男女》是胡瓜和高怡平聯袂主持的一個以男女速配為主體的娛樂節目,曾經風靡一時,堪稱台灣娛樂節目的異類。節目針對男女之間的婚戀這一特殊話題,對兩性話題請情侶和夫妻展開討論。胡瓜和高怡平這對男女主持,兩個人插科打諢,配合默契,搞笑技巧含而不露地寄於談話當中,自成一派。《非常男女》成為這一類娛樂節目模式的一個樣板,至今還沒有同類型節目能出其右,湖南衛視的《玫瑰之約》、安徽衛視的《火星金星大碰撞》等都是《非常男女》的翻版。

(圖)幸運52幸運52

四、娛樂還是益智?――再現“誰想成為百萬富翁”

代表節目《幸運52》、《開心詞典》

益智娛樂節目最初是1998年9月由英國電視製作公司搬上熒幕的《誰想成為百萬富翁》,曾經這類節目特色是充分體現“知識就是金錢”的原則,參與者通過別人的幫助,答對題越多獲得的獎金越高。“百萬富翁”成為這類益智娛樂節目的代名詞。這種節目的最大特徵在於從開始到結束,參與選手、主持人及遊戲內容等節目要素,都圍繞一套精心設計、相對固定的遊戲規則形成互動,製造一種讓觀眾身臨其境的現場氛圍,調動其參與欲望。益智娛樂節目既便於觀眾參與,又在內容上有可控性,真正是融知識性和娛樂性為一體。

在娛樂節目開始多樣化的時代,觀眾欣賞口味已發生了明顯變化,他們不但希望從電視節目中獲取資訊、娛樂,更希望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進行自我展示,益智娛樂節目就是最適合的節目形態,滿足了觀眾參與節目的欲求,使觀眾成為電視節目名副其實的主人。央視的《幸運52》和《開心辭典》成為其中的經典之作。無論是《開心辭典》的“用知識換取家庭夢想”,《幸運52》的“機會,人人都有”,傳遞的是這樣的信息:機會面前人人平等,節目致力於打造平民智力英雄。

中國電視榜的“最佳遊戲節目”、“年度電視節目”《幸運52》,欄目的運作定位在“主持人+參賽選手+競賽過程+獎品”的方式上,以其火爆的競賽場面、熱情參與的觀眾、優秀的娛樂節目主持人、豐厚的獎品,從開播伊始就贏得了觀眾的心,完成了益智娛樂節目國產化的轉型和忠實觀眾的培養。節目主持人李詠以其活躍、機智與應變能力成為節目中當之無愧的靈魂人物,《新周刊》對李詠的評價是他面對鏡頭時的最佳狀態與生俱來。身著黑色西裝、頗有鼓動性一出手的大眾情人已經成為李詠的“註冊商標”。

如果說《幸運52》是以動制靜的娛樂大戲,那么《開心辭典》就是以靜制動,讓更多的普通家庭在娛樂感受同時提供了互相表達愛心與真情的機會。《開心辭典》在國內電視界首創了“家庭夢想”的概念,剔除了國外同類節目中的博彩成分,“家庭夢想”作為節目形態的主要因素。《開心辭典》的主持人王小丫溫情的一句“您確定嗎”,充滿對參賽選手的友善和鼓勵,與欄目“家庭夢想”的主題非常契合,使節目特別具有中國情懷。

五、 娛樂並快樂著―― “快樂模式”異軍突起

代表節目《快樂大本營》、《超級大贏家》、《歡樂總動員》

曾幾何時,觀眾發現中國電視節目也開始娛樂了,娛樂主持人們不再像綜藝晚會報幕那樣字正腔圓,而是開始大肆搞笑,請出諸多明星和大家一起玩,中國的電視螢屏就成了綜藝娛樂節目的天下,各地男女老少在主持人帶領下“玩”得不亦樂乎,在嘻嘻哈哈打打鬧鬧中觀眾有一份別樣的快樂,在國內開先河的代表就是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這種“快樂”模式成為一段時期內中國電視娛樂節目的主流。

湖南衛視在國內颳起了一股電視湘軍的狂潮,它的早期成功就是藉助一批娛樂節目,其中最經典的當屬《快樂大本營》,開播9年來,李湘、何炅、李維嘉、謝娜先後成為節目的主持人,《快樂大本營》曾經引領內地娛樂節目潮流的風光時刻,李湘與何炅曾經的大呼小叫、蹦蹦跳跳、站沒站相、坐沒坐姿的主持風格,反而引領了一股娛樂主持新潮流,讓很多早期娛樂觀眾至今難忘。

《超級大贏家》是安徽衛視的一檔娛樂綜藝節目,也是“快樂模式”的代表作之一,主持人搭檔李斌、周群、李黎的組合幾乎是目前內地大型娛樂節目主持人中最好的,他們的搞笑功力是節目的看點。《超級大贏家》娛樂環節的包容性和品質都不錯,嘉賓和選手可以在“小鬼當家”、“紅人館”、“幸福巴士”等娛樂環節中自由自在發揮自己的娛樂天賦,觀眾往往樂在其中。

1999年開播的《歡樂總動員》是全國性綜藝節目中的佼佼者,是適合於“全家共賞”的大眾性綜藝節目,成功運作了第一個“百姓上電視”的著名節目單元――超級模仿秀,成為民間選秀類節目的前身。娛樂綜藝節目有“南有《快樂大本營》,北有《歡樂總動員》”的說法,兩個節目的火爆把中國綜藝娛樂節目拉向頂峰。在國內娛樂綜藝節目不甚景氣的今天,《歡樂總動員》開始了後“快樂”模式下的一種全新的探索,新近重磅推出的“我愛名嘴”節目單元,每期都邀請三位有有影響力的當紅名嘴,比如請蔡康永、劉儀偉等主持人在《歡樂總動員》中表演自己主打欄目,引發了“名嘴競技潮”。

評價

中國電視娛樂節目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少了許多喧囂和狂熱,但回頭冷靜下來作一些思考,仍然可以發現許多問題。

一、首先,創新意識的匱乏,“克隆”成了娛樂節目的致命傷。“近年來,我國電視節目的生產幾乎都遵循著一個不成文的規律,那就是:歐美/日本首創——(港/台移植)——國內‘星火’——國內‘燎原’。”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模仿香港10年前的《綜藝60分》一炮打響,於是就有了一系列“快樂”節目粉墨登場;這些節目看似豐富多彩,但其運作模式卻基本相同,無非是做一些老套的遊戲和有獎競猜,中間插播歌舞表演和大量廣告。同樣,引領“婚配熱”的《玫瑰之約》和《相約星期六》則明顯是台灣《非常男女》的大陸版,而《非常男女》據說又是抄襲日本的娛樂節目,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有省級電視台模仿、複製《玫瑰之約》的就達30家之多。由於“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仿來效去,只得其皮毛,未獲其精髓,結果越“跟”越不像,越“學”越糟糕。這些節目紛紛被擠下歷史的舞台。

在目前中國電視娛樂節目剛剛起步的階段,學習借鑑港台和外國的一些節目樣式無可厚非,但是一味模仿,不思創新卻只能走入死胡同。必須做好境外節目本土化工作。中央電視台有很多火爆的節目都是對國外節目的引進和再創作,在借鑑和學習的過程中,中央電視台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敗的教訓,其本土化實踐告訴人們,借鑑和學習不等於抄襲和克隆,必須結合國情進行“國情化”和“本土化”,才能真正製作出符合中國傳統文化要求和中國觀眾收視要求的電視娛樂節目。

《絕對挑戰》創辦於2003年10月25日,該節目儘管借鑑了國內外同類節目的經驗,如阿根廷電視台2002年創辦的“二選一”招聘“真人秀”的《人力資源》欄目,卻具有獨特的創意。國外的職場節目多是“取法乎下”的“救濟”模式,立足於為弱勢群體提供就業機會,用一句話概括,叫做“幫你找工作”。這類節目往往把殘酷的求職競爭當作“賣點”,通過參與求職者的競爭和淘汰模式吸引觀眾的注意力。《絕對挑戰》則別出心裁,在“共活”、“多贏”的現代商業理念指導下,完成了“幫你找工作”、“教你找工作”的概念創意,強調欄目的教化職能。這種創意無疑是與我國的就業形勢、與中央電視台的地位相適合的。節目一經推出便迅速走紅,新穎的創意功不可沒。正如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的張本波先生所言:“《絕對挑戰》節目的價值,不是體現在具體的就業服務上,而在於其倡導的就業理念。”可謂一語中的。

二、娛樂節目的第二個問題是電視娛樂節目缺乏文化和精神內涵,粗俗化傾向比較嚴重,娛樂觀眾變成“愚樂”觀眾。讓嘉賓出醜、拿孩子開涮、大談性愛,成了不少綜藝節目吸引觀眾的“三大法寶”。在江蘇某台的綜藝節目裡,女主持人問一女嘉賓“你的男朋友與別的女人發生肉體關係你在不在乎?”女嘉賓反問:“那你在不在乎?”女主持人竟脫口而出,“就是他作牛郎我也不在乎!”某娛樂節目,找了幾個孩子,讓他們模仿電影裡的片斷,一個扮成“地主”,一個扮成“地主婆”,一個扮成“漢奸”。還有某娛樂節目更是無聊到了極致,竟讓還在上幼稚園的孩子“搞對象”。低級無聊的搞笑、淺薄粗俗的遊戲、葷話連篇的調侃、弱智水平的問答……中國電視娛樂節目到底是在“娛樂大眾”還是“愚樂大眾”? 長期這樣格調低下只能遭到觀眾的唾棄,更不用說能提高收視率。

就節目特性而言,娛樂節目首先應具有娛樂的性質,理應包含觀眾樂於接受的輕鬆與愉快,但娛樂性並不等於文化的缺失,更不是趣味的低俗。娛樂節目必然要蘊含著一定的價值導向和審美取向,蘊含著一定的社會責任和教育功能,即使是純粹的娛樂,也一定會觸及到精神層面和價值取向,沒有精神支撐的娛樂,單純的為娛樂而娛樂,是不會有長久生命力的。

三、中國電視娛樂節目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也是正常的,只有以寬容的心態看待娛樂節目的多元化,才能摸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娛樂節目發展的道路來。中國電視娛樂節目的前景十分誘人,發展空間無限廣闊,只要電視人在實踐中不斷努力去完善和創新,就一定能探索出中國電視娛樂節目發展的內在規律,建立起一套符合現代娛樂產業運作的、科學的娛樂節目經營管理模式,同時,依據觀眾作為審美主體兼顧其社會、經濟等效益的前提,未來幾年裡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新型電視娛樂節目一定會層出不窮,使娛樂節目的形式和內容達到一個更新、更高的水準。

欣喜的是,近幾年來,中國電視娛樂節目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出現了一些新的發展動向。

首先,娛樂節目走出了“大幹快上”的“大躍進”時期,數量逐漸減少,獨特的創意成為主導娛樂節目命運的主要因素,節目質量重新掌握了娛樂節目發展的命脈,這既是市場優勝劣汰的結果,也是行業內部深化改革的結果。其次,中國電視娛樂節目的發展越來越多樣化,新的娛樂節目不斷湧現,豐富了娛樂節目的樣式,拓展了娛樂節目的發展空間。如中央電視台的《快樂驛站》欄目,以“諷刺背後的關懷、辛辣背後的溫情”為宗旨,探索全新的電視文體和表現形式,在形式上打破傳統報紙漫畫的平面局限,有效結合現代快捷的電腦繪圖技術,加強電視化的技術和藝術表現手段,用電視漫畫的手法對傳統的藝術形式,如相聲、小品、歌曲、故事評書等進行重新創作和演繹,給傳統漫畫藝術注入新的活力,演繹成符合當下收視習慣的一種新的電視娛樂節目形式。

1、電視娛樂節目具有了更多人文關懷的色彩,平民化道路恢復了電視娛樂節目市場的繁榮景象。如《夢想中國》、《非常6+1》節目就是以滿足普通人實現夢想的願望為基調,表現了普通人實現夢想的過程,相對於過去娛樂節目中走馬燈似的明星走,名人來的熱鬧場面,這種平民化的電視節目更能吸引觀眾的眼球。

2、在電視節目形態交叉和融合的特徵越來越突出的背景下,娛樂節目與其他類型的節目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有些節目既有娛樂節目的特點,又有社教節目的特徵,如《絕對挑戰》,既是一檔娛樂節目,又是一檔服務類節目。

發展方向

中國電視娛樂節目在發展變化過程中,仍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值得反思。具體說來,需要做到以下三個“統一”:

1 量與質的統一

目前,全國電視娛樂節目的數量與質量呈明顯不平衡狀態,總體數量雖然不少,但高質量的節目並不多。以2005年為例,中國電視綜藝節目播出總量約為14萬小時,綜藝資訊類節目254檔,綜藝晚會2767部,單項藝術317檔/部,互動遊戲類272檔,真人秀類982檔/部,娛樂脫口秀148檔,綜藝集錦709檔,其他490檔/部,總製作量約為6.08萬小時 ⑤ 。龐大的播出量並沒有給觀眾帶來視覺上的盛宴,相反,節目的模式化以及嚴重的“跟風”現象,將中國娛樂節目推入“雷同化”的怪圈。這種大批量的“複製”是對娛樂資源的嚴重浪費,只有在立足各電視台自身特色的基礎上,講求節目內在質量,不盲目模仿和跟風,才會真正達到綜藝節目數量與質量的完美統一。

2 變與不變的統一

電視娛樂節目數量的不斷增多,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競爭的加劇,製作者渴望通過不斷的變化來滿足觀眾“求新”“獵奇”的心理需要,於是許多娛樂節目會周期性打出“全新改版”的口號,通過不斷更換主持人、節目環節設定、模仿其他同類欄目“出彩”的部分,以期達到提高收視率之目的。這種換湯不換藥的做法可能一時有效,但絕不是長久之計。因為一般來說,當一個節目品牌建立之後,它的基本形態,如欄目名稱、內容、結構、主持人及背景音樂等,應該保持相對穩定。

在處理變與不變的關係時應參考以下三方面:一是根據節目本身的需要。在同類節目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想要長時間保持一種獨創性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儘量保持並發揚自己的優勢,同時借鑑其他節目的經驗,通過創新不斷完善自己。二是根據市場的需要。市場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供求關係也在發生變化,應摒棄供過於求的節目,尋求真實的發展空間。三是根據客群的需要。隨著時代的變化,客群的觀念、喜好也在發生變化,節目只有參照客群的需求做出相應的調整,才能最大限度地抓住客群的注意力。

⒊ 利益與責任的統一

在對電視娛樂節目形態嬗變的反思中,“庸俗化”“低俗化”始終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超級女聲”海選引發的“審醜”之風引起各界的強烈批評,觀眾簡訊內容在螢幕上滾動時,公然出現“公母人”這樣明顯帶有人身攻擊的語言,十七八歲的年輕“冬粉”為了支持自己的偶像公然在網路上破口大罵、互相詆毀,成為新一代的“網路暴民”。在商業利益的刺激下,電視媒體無疑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電視媒體擔負著輿論導向的作用,有責任在電視節目中反映出真善美的一面,不能僅滿足人們單純的嬉鬧,更要帶給人們高層次的精神享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