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藝術形態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月1日) 叢書名: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系列 平裝: 223頁 正文語種: 漢語 開本: 16 ISBN: 9787309063721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電視劇藝術形態》的起點是電視劇邏輯鏡語。作為符號結構的鏡語,它的直接意義便是裝扮成故事的世界,而如何裝扮一個精彩的故事,構圖、視覺強化、用光、色彩等基本鏡語,成為敘事的基本要素。雖然是一種表達形式,鏡語仍有其靈魂,比如:鏡語下的電視劇場面調度的敘事功能如何呈現經驗與欲望?電視劇又是如何完成軀體鏡語與類軀體鏡語的敘事的?
當一門藝術成為學科研究對象之後,該藝術的形態描述便是這門學科成熟的標誌之一。《電視劇藝術形態》即是電視劇藝術形態的探究之作。
作者對電視劇的聲音、節奏、敘事結構等形態做了力度相同的分析。比如,節奏篇中對高智力類電視劇就作了相當有啟示價值的闡述。
《電視劇藝術形態》最後論述了電視劇的時間形態。對時間的感覺,時間所起的作用,是敘事研究的聚焦所在。藝術作品中的時間如果不經過畸變,這樣的時間反而不真實。藝術或影像世界中的時間是另類時間形態,客群既在實事的時間結構中穿行,同時又在藝術的、影像的虛構時間結構中遊蕩。只有人才可能穿越和享用兩種時間形態。

編輯推薦

通過《電視劇藝術形態》,期望您對電視劇藝術的認知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作者簡介

嚴前海,1963年生於廈門,先後獲上海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碩士、博士學位,副教授,發表數十篇學術論文,部分被《人大複印資料》及《新華文摘》選載。發表、演出、播放過各類文學藝術作品,代表作有話劇《索依依》、《我的名字是上帝》,電視連續劇《松山湖之戀》、《永遠的勳章》,長篇小說《失守暑假》、《我和她們的情誼》、《市長和他的弟弟》(《傷》)等,話劇《慾火》在上海、杭州等地演出。

目錄

緒論 電視劇藝術形態概述
一、形態與形態學
二、藝術形態研究
三、電視劇藝術形態研究
第一章 電視劇的邏輯鏡語形態
第一節 作為符號結構的鏡語:裝扮成故事的世界
第二節 鏡語之眼:構圖、光線與色彩
一、構圖
(一)剝離與整合
(二)靜態擁抱與動態交歡
(三)全息符碼的幻覺構成
(四)再現與表現
(五)構圖共謀
(六)強化視覺風格
二、理性之光與感性的色彩
第三節 鏡語之魂:場面(聲像)調度
一、場面調度中的空間秩序
(一)空間前奏
(二)空間假定性與真實性
(三)空間價值與整體、局部
二、場面調度中的軀體與類軀體鏡語
(一)軀體鏡語
(二)類軀體鏡語
三、場面調度的時間邏輯:經驗與欲望
四、電視劇場面調度的敘事功能
(一)呈現
(二)刻畫
(三)分析
五、電視劇場面調度:為什麼受制
第二章 電視劇的聲音形態:真實與超真實
第一節 敘事象徵結構
一、電視劇聲音:在顫動的網中敘事
二、電視劇聲音:契合中象徵
三、電視劇聲音:沉醉中結構
第二節 節奏空問時間
一、電視劇聲音:正、逆向節奏
二、電視劇聲音:構築空間
三、電視劇聲音:品嘗時間
第三章 電視劇的節奏形態
第一節 節奏:鬼魂之於守夜的衛兵
第二節 電視劇的視覺節奏
一、視覺中光的節奏:焦慮的深淺
二、視覺中運動的節奏:多變的巷道
第三節 電視劇的情節節奏:寒冰破熱與延宕
第四節 電視劇的情感節奏:觸物而起,一往而深
第五節 電視劇的智力節奏:追殺的間歇
第四章 電視劇的敘事結構形態
第一節 關於敘事與結構
一、敘事
二、結構
三、怎樣說故事比故事本身更重要
第二節 小說式敘事結構
一、電視劇小說式敘事結構的規定
二、電視劇小說式敘事結構的題材特點及其構成
(一)小說式敘事結構的題材特點
(二)小說式敘事結構的構成
第三節 史詩式敘事結構
一、以事件為中心的史詩式敘事結構
二、以人物為中心的史詩式敘事結構
第四節 戲劇式敘事結構
第五節 散文式敘事結構
第六節 紀實式敘事結構
第七節 童話式敘事結構
一、浪漫情愛與青春偶像劇:尋找平衡
二、武功、征討與爭鬥:契約與背叛
第五章 電視劇的時間塑形及其表現形態
第一節 電視劇時間形態的一般性描繪
一、時間序列、時間存續長度與時間頻率
二、呈現時間、場景時間、情節時間與時間值
三、速度迷失、時間聚焦與時間塑形
第二節 電視劇時間的分類
一、私人時間
二、公共時間
三、宏大時間
第三節 電視劇時間的厚度與符咒
第四節 電視劇的時間裂縫與時間位置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後記

多年前,讀博伊始,我的導師王偉國便一再叮囑,研究電視劇,從電視劇的本體研究出發,是樸實而價值獨攬的思路。電視劇本體就是帶有根本性特徵的呈現方式、形式和結構,而不是康德說的那個自在之物,也不是柏拉圖的理念。電視劇自然不存在所謂的自在之物,如果有的話,那么電視劇自身也是對自在之物的一種現象性的表述。正如康德並不因為他設定的自在之物的存在,便停止對現象的探究從而接近自在之物一樣(他用的方法叫審美),電視劇的本體性研究,也是對電視劇這一藝術形式的現象的研究,以期探囊取物。在我看來,對電視劇藝術形態的研究是電視劇學科研究成熟的標誌之一。王偉國老師不吝支持我展開如此宏大的課題,其信任令人如沐春光。
感謝中國傳媒大學與中央電視台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的王偉國、上海戲劇學院的孫惠柱、孫祖平三位導師在我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期間的悉心指點,使愚鈍的嚴前海學識見長,感謝中國傳媒大學曾慶瑞等諸多老師,他們的學術探討加深了我對電視劇理論的認知,更遠地,感謝俞美碧、湯素燕、張添成老師,他們曾在偏僻的鄉鎮中國小對我這樣一個無知無畏的學生愛護有加,感謝李建安邱煜焜老師在我上大學時的獨家關懷;感謝黃周武、楊惠聰、洪耀輝、曹晉國、林旺生、黃日發、洪建春、武曉紅、梁輝泰、葉明義、戴潮進、李榮良的深厚友情;感謝中國戲劇出版社的李萍、上海戲劇學院于田、四川教育出版社不知名的工作人員,給我郵寄了考入上海戲劇學院的參考書;感謝北京師範大學桂青山教授曾經對我的賞識;時時不能忘懷的,感謝九十老母、姐姐、妻子、女兒前些年通力支持我遠出求學。親情、友情、師生情不僅在過去,也將永遠地構築我平常人生的精彩樂章,如同完整的電視劇必由內部形態與外部形態共同構築一樣。我也因為有這個向他們表示感謝的機會而感到榮幸,雖然他們中的許多人並不知情。

文摘

第一章 電視劇的邏輯鏡語形態
第一節 作為符號結構的鏡語:裝扮成故事的世界
詹姆遜說,我們只接受裝扮成故事的世界。他還說,實際上在任何領域,都是敘事決定了我們能夠思考什麼、知道什麼。
電視劇,即以聲像鏡語為手段敘述的、有虛構成分的戲劇性故事。於是解析鏡語,成了本書對電視劇敘事研究的起點。
人們在對鏡像意義進行分析或闡明時很可能會因為脫離鏡頭的語境而產生不必要的麻煩。某個鏡頭的拍攝對象,只有在對象對觀眾有意義時才會引起期待,正是由於這個期待,這個對象會接著與其他的對象再次發生關係,這樣,隨著關係的多次發生,鏡像的意義就越來越明確。從這個意義上說,所有的鏡頭都是功能性的;功能性與功能性相加、相乘,意義便在其中呈現。這就是我們談論鏡頭或鏡像的開始,是我們研究電視劇鏡語的起點。
從學理上說,鏡語有多個層面,如構圖、聲音、場面調度、節奏等;沒有哪一個層面可以在電視劇的播出過程中單獨存在。
就鏡語而言,最重要的當然是要闡明鏡頭中的對象。這個對象可能是個活的動物,如人,也可能是個非動物,如一件衣服。一件衣服出現在一個家庭中,會是什麼意義?如果它是情人留下的,那么它將在這個家庭掀起軒然大波;如果這件衣服是家中去世的人的遺物,那么關於它的往事將會在家庭中每個成員的腦中迴旋;如果它的來歷不明,那么,對它的猜測可能會波及家庭的日常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