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聲樂隊

電聲樂隊

電聲樂隊指由電子樂器為主組成的樂隊。電子樂器指運用電子元件產生和修飾音響的樂器。包括一般電子樂器和電子音響合成器。目前比較多見的電聲樂隊有以下兩類:一、主要由架子鼓、電吉他、電貝司和電子合成器組成。有時還加一個電子鋼琴。二、以電聲樂隊為基礎,或者加進銅管樂,如薩克斯、小號、長號,或者加進弦樂器,如小提琴、大提琴,或者加進民族樂曲,如二胡、笛子、古箏等。近年來電聲樂隊的發展、變化很快,新的樂器和演奏形式不斷湧現。

名片簡介

電聲樂隊電聲樂隊

由各種不同電聲樂器演奏員混合組編,專門演奏通俗音樂和為通俗歌曲伴奏

的樂隊,稱為電聲樂隊。電聲樂隊所用樂器有電吉他,電貝司,電子琴,合成器和架子鼓等,另外有時為了音樂的需要還要擴增小提琴、薩克斯管、小號、長號或嗩吶、三弦等其它西洋或民族樂器.

出現背景

大約在本世紀 30年代,早在 1938年, 美國的一些音樂家就試圖開發半電聲樂器電子小提琴與電子 大提琴。本世紀60年代,電吉他在美國的搖滾樂隊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通俗音樂樂隊中套用,並逐漸有電貝司,電子琴, 合成器和架子鼓,一起形成電聲樂隊。

我國發展

我國自本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封閉狀態的結束,開放政策的實施,在引進通俗音樂與通俗歌曲的基礎上,引進了電聲樂隊。電聲樂隊演奏的音樂題材新穎,通俗易懂,節奏活潑, 音響豐富,給人以輕鬆、愉快、熱烈的感受,所以深受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歡迎。

樂器特點

1、電吉它。六根弦, 一弦與六弦相距兩個八度。

不同音區的音色差別較大。它適合演奏各種音階、和弦、分解和弦、鏇律及華彩性句子。常配有“合唱” ( 常用於分解和弦) 、“失真” 〔常用於鏇律或副鏇律) 、“重金屬” 〔常用於柱式和弦) 等效果器。各種效果器的使用, 極大地提高了電吉它的表現力。

2 、電貝司。低音區音色低沉; 中音區音色豐滿、渾厚; 高音區聲音柔和、稍亮; 極高音區聲音尖銳、餘音短促。同電吉它一樣, 分為指彈與撥片彈兩種。指彈音色柔和、撥片音色彈粗獷。適合演奏跳動的音程及不密的鏇律, 滑音很有特點。承擔樂隊中低音及歌曲的和聲走向的重任。

3 、電子琴( 與合成器) 。擁有極其豐富的上百種音色。除了可模擬管弦樂中幾乎所有樂器音色之外, 還擁有大量普通樂器無法表現的各種音色。如人聲、口哨聲、馬達聲、風雨聲、槍炮聲等等。並且可以自由調節、合成。電子琴( 與合成器) 的演奏技巧靈活、音域寬廣、力度變化幅度大, 表現力十分豐富。

4 、電鋼琴。演奏方式與鋼琴相同。音色不多, 但音色甜美、音域寬廣, 穿透力強。常在歌曲伴奏中、演奏和弦、分解和弦或鏇律等是電聲樂隊中重要的和聲節奏樂器。

5 、爵士鼓。分別由低音鼓、小軍鼓、桶鼓、踩釵及吊鑔組成。由四肢同時完成的這一打擊樂組合, 具有鮮明的節奏特點、多樣的演奏風格和豐富的表現力。

6 、薩克斯。常用的bE 調中音薩克斯、bB 調次中音薩克斯和b B 調高音薩克斯。其音色優美, 極具人情味, 富於歌唱性。在樂隊中擔任鏇律及副鏇律的職責。

編制席位

編制規模

電聲樂隊從編制規模來看,相差較大,最少時4人可組成小樂隊,即電吉他、電貝司、電子琴和架子鼓各1人,最多時可有15人左右。電聲樂隊的演出,一般在舞台中央靠後一些位置排定,從席位上來講,架子鼓在中央,兩旁分別排列高音樂器和低音樂器。

編制表

以上樂隊編製圖表中,小樂隊和中型樂隊的合成器和電子琴可以互相代替。電聲樂隊席位,一般弱音樂器在前排,強音樂器在後排,高音 鏇律樂器一般排在舞台的右邊,低音樂器排在舞台的左邊,這樣便於樂隊整體在演奏時獲得音量平衡及好的聲音效果,另外從外表上看來也比較對稱、美觀。

演奏形式

電聲樂隊的演奏形式,大致可分為4種: 舞台演出形式,舞廳演奏形式,錄音棚演奏形式和庭院演奏形式。

舞台演出

電聲樂隊在舞台上或大型 體育場館裡音樂會上的演出,稱作舞台演出形式,在這種演出形式中,一般在電聲樂隊里要加一些西洋樂器,比如小提琴、薩克斯管,小號和長號等,有時為了風格民族化,演奏時也適當加一些民族樂器,比如笛子、 琵琶或打擊樂等。這種形式是我們在音樂會上或電視螢幕上經常可以見到的,如一些通俗歌星的伴奏樂隊。有時在舞台上演出時,也用一些人少的樂隊,如1992年元月份, 香港的秀苑搖滾樂樂隊,在可容納1萬五千人的 上海體育館演出樂隊就很小。電聲樂隊在這種舞台形式演出中,演奏員們個個神采飛揚,姿勢優美,尤其是架子鼓演奏員手舞足蹈,就像舞蹈演員在表演一般,給人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另外電聲樂隊在為獨唱或重唱的演員伴奏時,主次分明,強弱對比顯著,再加上在前奏,間奏,後奏時充分發揮了電聲技術的長處,常常給人以生動清新的感受,有時還能產生出其不意的效果,很好地渲染了音樂氣氛。

舞廳演奏

這裡一般指在舞廳伴奏的電聲樂隊演奏,它的規模一般比舞台演出時電聲樂隊的規模要小一些,但它發揮了電聲的優勢,通過 揚聲器,將音量放大可以造成整個舞廳的迴響效果;調小,則適合少部分人在小場合跳舞。它不但能很好地演奏各種節奏的 舞曲,包括一些改編的流行歌曲樂曲,還可以演奏各種世界名曲,加上各種演奏技術,以及電子琴和合成器模擬音色的變化,可製造一個五彩繽紛、絢麗多彩的氛圍,使人們盡情地沉醉在舞場的氣氛之中。

錄音棚演奏

為了給 電影、電視配樂,為了給錄音盒帶歌曲配樂,也為了給 卡拉OK錄像帶配樂,電聲樂隊在錄音棚的演奏稱作錄音棚演奏形式,這時的電聲樂隊不要求人多,而要求精煉,配合默契,能夠細膩地進行音樂表現,圓滿地完成 作曲家的意圖,使作品的錄音獲得良好的效果。

庭院演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在現在的社會上,有好多家庭都買了電子琴等樂器,茶餘飯後,有時一個家庭在居室里,有時幾家坐在庭院裡,或年輕人在大街小巷的電聲樂器 沙龍演奏,便稱作電聲樂隊的庭院演奏形式。琴、棋、書、畫本來就是中國人追求的美德,所以這一種形式自然而然地就得到普及,加之通過演奏,不僅可以消閒助興,還可以陶冶情操,消除煩惱,增進身心健康。

一般編配

電聲樂隊的一般編配,需要注意下列幾方面:

聲部處理

電聲樂隊的編制,一般分為基本樂器和 色彩樂器。基本樂器包括電吉他、電貝司、電子琴和電子合成器等樂器;色彩樂器包括擴增的小提琴、 單簧管、薩克斯管、小號、長號以及民族樂器等。然而不管基本樂器還是色彩樂器,它們都屬於高音或低音樂器,編制里沒有中音樂器,象 管弦樂隊中的圓號,中提琴等樂器。這大概是為了突出輕便的特點,所以我們在為電聲樂隊寫總譜時,從聲部的處理上來講,應該高音樂器演奏鏇律聲部,低音樂器演奏低音聲部,中音聲部一般由電子琴或 鋼琴來填充。架子鼓基本上是通篇演奏,但寫譜時一定給它留出空隙,便於它即興發揮。

節奏處理

在考慮電聲樂隊的演奏節奏時,一定要注意一般情況和特殊情況。一般通俗音樂的樂隊配器,節奏較一致,好像鋼琴變奏曲中,某一變奏的鋼琴音型一般,以一小節為單位的模式音型,通篇演奏,這屬於一般情況。另外從通俗音樂作品本身節奏來看,是變化多端,豐富多彩的,有些甚至比起 嚴肅音樂的節奏還要複雜,比如美國搖滾樂的 布魯斯節奏和拉格泰姆節奏的套用,對電聲樂隊尤其是架子鼓的演奏要求是非常講究的,比如在4/4拍中,往往把樂隊的重音演奏放在第二拍和第四拍上奏,和4/4拍的常規強、弱、次強、弱的有規律循環,故意造成矛盾,形成一種輕重顛倒,搖擺不定的效果,這種特殊情況我們在寫總譜時一定要給予注意。

復調技術

復調技術在電聲樂隊里的套用是一個常見的現象,尤其是在為通俗歌曲伴奏時,樂隊里低音樂器演奏節奏,高音樂器演奏對位聲部,而聲樂演員唱主鏇律,三者以聲部交響的方式來完成作品的表現,可以獲得非常好的效果,另外,有時全體電聲樂隊演奏音型,而聲樂演員可充分發揮和表現,以增大通俗歌曲表現的自由度。

和聲技術

至於整個電聲樂隊在編配時和聲的套用則較為簡單,從和聲的骨架來看,基本上屬於一小節或二小節配置一個和弦,在和弦的套用上,常使用各種類形的七和弦,包括平時不常用的大七和弦等,有時也用高迭和弦,也有時用一些四度迭置和聲,原則是根據鏇律的進行,給予多聲配置。

前奏、間奏、尾聲的處理

通俗音樂中的前奏、間奏、尾聲也和嚴肅音樂一樣,一般在作品中作者都已經寫好鏇律,我們只進行一下配器即可,但也有一些作品,作曲者沒寫出前奏、間奏和尾聲,這就需要我們在為作品配器時自己動手編寫一下前奏、間奏和尾聲,當我們做這項工作時,首先要看一看作品所要表達的形象和內容,然後要掌握好以下原則:前奏為揭示作品的調性、速度、風格、意境與基本情緒,間奏是樂曲中間起承上啟下作用的,尾聲一定要使它達到對整個作品的圓滿補充,至於材料,主要應從作品內部尋找,也可以拿新材料來進行編寫,但一定要達到整首作品和諧統一。

配器步驟

在掌握一定的和聲基礎的前提下, 對組成電聲樂隊的各種樂器性能和特點作進一步了解之後。即可按如下步驟著手配器。

1 、歌曲分析: 在拿到一首作品之後, 不要急於動手寫作, 應反覆彈唱、熟悉作品, 並分析出歌曲的結構、調式、調性、風格等。

2 、選擇樂隊編制: 在對一首歌曲的反覆彈唱中, 對樂隊中使用的色彩樂器做出選擇。甚至合成器等樂器的局部音色選擇也可一一標出。

3 、和弦配置: 以正三和弦為主, 副三和弦為輔進行和弦配置。和弦節奏要符合音樂內容。和弦更迭不要過頻, 也不要連續幾小節不換。通常是一小節換一次和弦。另外, 可適當選用如七和弦、附加音和弦、代替音和弦。如有轉調, 明確轉調和弦和共同和弦。總之, 在複雜的鏇律音中, 根據節拍位置、數量、音高關係等, 去辨別哪些音是和弦音、哪些音是外音, 和弦配置在服從鏇律的前提下, 應按功能序進的要求來寫。常用上四度、下三度和上二度進行。五聲性作品中, 要適當選用附加音或代替音和弦, 突出五聲特點。

4 、低音寫作: 低音部分主要由電倍司承擔。

5 、節奏: 架子鼓的節奏在電聲樂隊中, 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像一個指揮, 從速度、風格、情緒等方面影響著整個作品。寫作節奏型時, 一定要從作品本身找出節奏特點, 使節奏與鏇律成為一個整體。

6 、背景: 電聲樂中, 背景常由鍵盤弦樂、電吉它、電鋼琴擔任。根據作品的具體風格, 選擇弦樂長音或電吉它、電鋼琴的柱式和弦與分解和弦來填充內聲部。此時, 要注意音區的合理性。

低音區的密集寫法, 將違反泛音列的規律, 使音色混濁不清。而背景弦樂的音區太高, 會將背景推向前景。

7 、副鏇律即次要鏇律。常常由色彩樂器或電吉它、電子琴擔任, 演奏依附於主鏇律的次要鏇律或對比鏇律, 與演唱形成動、靜結合, 豐富音樂表現手段。在作品的陳述段落中使用副鏇律時, 常用薩克斯、口琴、笛類等音色, 而在抒情段落中, 常使用弦樂、薩克斯或失真吉它等音色。

除了要掌握各種樂器的性能、特點之外, 配器者還必須要熟悉所使用樂器的音域、音區以及記譜法。不合理的音區會造成演奏不便, 更會影響配器效果。移調樂器的記譜和實際音高不同。bB 調小號和高音薩克斯要提高大二度記譜, b E 調薩克斯要提高大六度記譜, bB 調次中音薩克斯要提高大九度記譜。

總之, 電聲樂隊的配器是一個綜合知識的展示, 它既要求寫作者有較全面的音樂理論常識, 又要對電聲樂的音響有清晰的認識和良好的意識能力。而良好意識的獲得, 是建立在多聽多看基礎上的。

發展現狀

就現狀來看,電聲樂隊在世界各國都有著廣闊的市場。在 法國,電聲音樂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追其淵源,可達十一世紀的通俗音樂,他們稱作“ 尚松”的演唱,套用電聲樂隊伴奏。在美國,大家都非常熟悉並常提到的,由美國黑人 民間音樂——爵士樂派生出來的,歌聲粗獷、節奏強烈的搖滾,便是用電聲樂隊伴奏的。在 義大利有流行歌曲,在電聲樂隊伴奏下演唱,這種形式有些美聲歌唱演員也嘗試,以施展自己多方面的才華。在 西班牙,由東方鏇律、本土舞蹈及 歐洲和聲組合而成,隨舞而歌的流行歌曲,稱之為彈唱流行樂,也用電聲樂隊伴奏。在 德國,國家為發展本國的輕音樂和搖滾樂,專門設有大型的音樂會比賽,當然需要大批電聲樂隊。在 日本,則有卡拉OK電聲樂隊錄製的音像帶,這種形式已傳入我國。在 俄羅斯則有滾石樂也稱羅可樂的電聲樂隊,在 維也納有茶座的通俗音樂電聲樂隊,另外國外的一些 交響樂團為演奏通俗交響樂也加進了電聲樂隊。從上我們不以看到電聲樂隊的廣闊市場,至於它模擬人聲,模擬各種樂器的演奏,則說明了它的功能多用,同時也反映了電聲樂器本身音色的獨立性稍差。另外,對於一些通俗音樂中的不健康的,商品化的,低級趣味的東西,我們也應加以區別對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