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操作導則

是指設備或系統帶有電壓,其功能有效。母線、線路、斷路器、變壓器、電抗器、及電壓互感器等一次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態,是指該設備從電源至受電端的電路接通,並有相應電壓(無論是否帶有負荷),且控制電源、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正常投入。

1 範圍

1.1 本導則適用於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系統調度、變電工作中的電氣操作。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所屬發電廠參照執行。
1.2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系統的配電網路及用戶變電站、自備發電廠的電氣操作可參照本導則執行。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下列檔案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定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檔案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DL 408-1991 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
DL 409-1991 電業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線路部分)
DL 558-1994 電業生產事故調查規程
DL 755-2001 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導則
DL/T 80O-2001 電力企業標準編制規則
電力工業技術管理法規
電網調度管理條例

3 術語和定義

3.1 設備狀態定義
3.1.1 一次設備狀態
運行狀態:是指設備或電氣系統帶有電壓,其功能有效。母線、線路、斷路器、變壓器、電抗器、電容器及電壓互感器等一次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態,是指從該設備電源至受電端的電路接通並有相應電壓(無論是否帶有負荷),且控制電源、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正常投入。
熱備用狀態:是指該設備已具備運行條件,經一次合閘操作即可轉為運行狀態的狀態。母線、變壓器、電抗器、電容器及線路等電氣設備的熱備用是指連線該設備的各側均無安全措施,各側的斷路器全部在斷開位置,且至少一組斷路器各側隔離開關處於合上位置,設備繼電保護投入,斷路器的控制、合閘及信號電源投入。斷路器的熱備用是指其本身在斷開位置、各側隔離開關在合閘位置,設備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滿足帶電要求。
冷備用狀態:是指連線該設備的各側均無安全措施,且連線該設備的各側均有明顯斷開點或可判斷的斷開點。
檢修狀態:是指連線設備的各側均有明顯的斷開點或可判斷的斷開點,需要檢修的設備已接地的狀態,或該設備與系統徹底隔離,與斷開點設備沒有物理連線時的狀態。在該狀態下設備的保護和自動裝置、控制、合闡及信號電源等均應退出。
3.1.2 二次設備狀態
運行狀態:是指其工作電源投入,出口連線片連線到指令迴路的狀態。
熱備用狀態:是指其工作電源投入,出口連線片斷開時的狀態。
冷備用狀態:是指其工作電源退出,出口連線片斷開時的狀態。
檢修狀態:是指該設備與系統徹底隔離,與運行設備沒有物理連線時的狀態。
3.2 操作術語
3.2.1 電氣操作
電氣操作:是指將電氣設備狀態進行轉換,一次系統運行方式變更,繼電保護定值調整、裝置的啟停用,二次迴路切換,自動裝置投切、試驗等所進行的操作執行過程的總稱。常用電氣操作如下:
a)單一操作:是指一個操作項完成後,不再有其他相關聯的電氣操作。
b)倒母線:是指雙母線接線方式的變電站(開關站),將一組母線上的部分或全部線路、變壓器倒換到另一組母線上運行或熱備用的操作。
C)倒負荷:是指將線路(或變壓器)負荷轉移至其他線路(或變壓器)供電的操作。
d)並列:是指發電機(調相機)與電網或電網與電網之間在相序相同,且電壓、頻率允許的條件下並聯運行的操作。
e)解列:是指通過人工操作或保護及自動裝置動作使電網中斷路器斷開,使發電機(調相機)脫離電網或電網分成兩個及以上部分運行的過程。
f)合環:是指將線路、變壓器或斷路器串構成的網路閉合運行的操作。
g)同期合環:是指通過自動化設備或儀表檢測同期後自動或手動進行的合環操作。
h)解環:是指將線路、變壓器或斷路器串構成的閉合網路開斷運行的操作。
i)充電:是指使空載的線路、母線、變壓器等電氣設備帶有標稱電壓的操作。
j)核相:是指用儀表或其他手段核對兩電源或環路相位、相序是否相同。
k)定相:是指新建、改建的線路或變電站在投運前,核對三相標誌與運行系統是否一致。
l)代路:是指用旁路斷路器代替其他斷路器運行的操作。
3.2.2 調度指令
綜合令:是指發令人說明操作任務、要求、操作對象的起始和終結狀態,具體操作步驟和操作順序項目由受令人擬訂的調度指令。只涉及一個單位完成的操作才能使用綜合令。
單項令:是指由值班調度員下達的單項操作的操作指令。
逐項令:是指根據一定的邏輯關係,按順序下達的綜合令或單項令。
3.2.3 操作票執行
操作票:是指進行電氣操作的書面依據,包括調度指令票和變電操作票。
操作任務:是指根據同一個操作目的而進行的一系列相互關聯、依次連續進行的電氣操作過程。
雙重命名:是指按照有關規定確定的電氣設備中文名稱和編號。
模擬預演(模擬操作):是指為保障倒閘操作的正確和完整,在電網或電氣設備進行倒閘操作前,將已擬定的操作票在模擬系統上按照已定操作程式進行的演示操作。
復誦:是指將對方說話內容進行的原文重複表述,並得到對方的認可。
唱票:是指監護人根據操作票內容(或事故處理過程中確定的操作內容)逐項朗誦操作指令,操作人朗聲復誦指令並得到監護人認可的過程。
3.2.4 操作常用動詞
合上:是指各種斷路器(開關)、隔離開關通過人工操作使其由分閘位置轉為合閘位置的操作。
斷開:是指各種斷路器(開關)、隔離開關通過人工操作使其由合閘位置轉為分閘位置的操作。
裝設地線:是指通過接地短路線使電氣設備全部或部分可靠接地的操作。
拆除地線:是指將接地短路線從電氣設備上取下並脫離接地的操作。
投入或停用、切換、退出:是指使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故障錄波裝置、變壓器有載調壓分接頭、消弧線圈分接頭等設備達到指令狀態的操作。
取下或投上:是指將熔斷器退出或嵌入工作迴路的操作。
插入或拔出:是指將二次外掛程式嵌入或退出工作迴路的操作。
懸掛或取下:是指將臨時標示牌放置到指定位置或從放置位置移開的操作。
調整:是指變壓器調壓抽頭位置或消弧線圈分接頭切換的操作等。
3.3 事故及異常情況用語
3.3.1 事故及異常情況
過負荷:是指發電機、變壓器及線路的電流超過額定值或規定的允許值。
衝擊:是指系統中發電廠、變電站的電壓、電流、功率、頻率等參數發生的瞬間劇烈異常變化。
擺動:是指電網的功率、電壓、電流、頻率等參數往復變化。
振盪:是指電網並列運行的兩部分或幾部分間失去同期,電壓、電流、功率、頻率等參數發生大幅度有規律的擺動現象。
母線失壓:是指因故障而導致母線電壓為零。
全站失壓:是指因故障而導致變電站各電壓等級母線電壓(不包括站用電)為零。
三相不平衡:是指三相電流(或電壓)幅值不一致,且幅值差超過規定範圍。
直流接地:是指直流系統中某一極對地絕緣降低超過允許值。
3.3.2 設備及裝置動作
分閘:是指經人工操作,斷路器由合閘位置轉為斷開位置。
跳閘:是指未經人工操作的斷路器由合閘位置轉為分閘位置。
斷路器偷跳:是指斷路器在沒有操作、沒有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動作的情況下的跳閘。
斷路器拒動:是指斷路器在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動作或在操作過程中拉合控制開關並發出指令的情況下拒絕動作。
保護及自動裝置誤動:是指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發出錯誤動作指令。
保護及自動裝置拒動:是指電力系統故障時,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應發出指令而未發出指令的情況。
越級跳閘:是指電力系統故障時,應由保護整定優先跳閘的斷路器來切除故障,但因故由其他斷路器跳閘來切除故障,這樣的跳閘行為稱為越級跳閘。
斷路器非全相跳(合)閘:是指斷路器三相應該同時動作而其中一相或兩相未按指令動作的情況。
重合閘成功:是指斷路器跳閘後,重合閘裝置動作,斷路器自動合上的過程。
重合閘不成功:是指斷路器跳閘後,重合閘裝置動作,斷路器自動合上送電後,由自動裝置再次動作跳閘的過程。
重合閘未動:是指重合閘裝置投入,但不滿足動作的相關技術條件,斷路器跳閘後重合閘裝置不動作。
重合閘拒動:是指重合閘裝置投入,且滿足動作的相關技術條件,但斷路器跳閘後重合閘未動作。
停用重合閘:是指退出重合閘裝置出口連線片並將相關轉換開關投入到停用位置,或將重合閘控制方式轉換為閉鎖狀態。
死開關:是指斷路器保護及自動裝置全部停用、控制電源斷開、機構閉鎖或人為鎖定,使其不能跳閘的狀態。
3.3.3 事故處理
事故處理:是指在發生危及人身、電網及設備安全的緊急狀況或發生電網和設備事故時,為迅速解救人員、隔離故障設備、調整運行方式,以便迅速恢復正常運行的操作過程。常用事故處理操作如下:
a)試送:是指電氣設備故障經處理後的首次送電。
b)強送:是指電氣設備故障後未經處理即行送電。
c)限電:是指限制用戶部分用電負荷的措施。
d)拉閘限電:是指拉開供電線路斷路器,強行停止供電的措施。
e)保全電:是指為保證人身和設備安全所需的最低限度電力供應。
f)開放負荷:是指恢復對拉閘限電、限電用戶的正常供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