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容測量

電容測量

電容是基本電參數之一。其測量的方法可分為電容表法、三表法、電橋法和諧振法。

電容介紹

先進的阻抗與電容測量轉換器先進的阻抗與電容測量轉換器
電容是基本電參數之一。測量電容時,由於極間絕緣材料的介質損耗,電容器除電容外還會伴隨一定的電阻。低頻下電容器的電路模型如圖所示。按所用儀表,電容測量的方法可分為電容表法、三表法電橋法諧振法

測量方法

電容表法 

利用電容表直接讀取電容量。機械式電容表需外接工頻電源,準確度較低,一般在2.5級以下。數字電容表由電池供電,測試頻率為數百赫,測量範圍從數皮法到數千微法,誤差為滿刻度的±(0.5~1.0)%±1字。可作為準確度要求不太高時的電容測量儀表。
三表法 

使用電壓表電流表功率表測量電容量。由三表的讀數U、I、P 以及電源的角頻率ω ,根據公式

電容測量

得到電容量。若損耗可忽略,P電容測量0,此時只用電壓表、電流表的讀數由C=I/(ωU)即可計算出電容量。
電橋法 

電橋測電容。準確度較高。常用的有通用電橋、西林電橋和感應耦合比例臂電橋。①通用電橋:攜帶、使用方便,準確度稍低,誤差一般為±1%,測量範圍為數皮法到數百微法(見經典交流電橋),適合於工廠現場使用。②西林電橋:其特點是可在工頻高電壓下測量電容(見介質損耗因數測量)。精密西林電橋的測量準確度較高,包括標準電容器在內的測量誤差為±0.5~0.05%。測量範圍為數皮法到數十微法。③感應耦合比例臂電橋:測量頻率可為工頻或 1千赫,測試電壓可為低壓或高壓,包括標準電容器在內的測量誤差為 ±0.2~0.02%。測量範圍為數皮法到數十微法,適用於準確度要求較高的電容測量。
諧振法 

將標準電感Ls和待測電容C 組成串聯或並聯迴路,由高頻信號發生器供電。調節發生器輸出信號的頻率,使迴路諧振。由諧振頻率f0可根據公式

電容測量

得到電容量。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