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數據處理會計

電子數據處理會計英文Electromic Data Procesing Accounting,簡稱EDP,又稱電子計算機會計,是指國外把利用電子數據系統的會計。

電子數據處理會計(Electromic Data Procesing Accounting,簡稱EDP)

什麼是電子數據處理會計

電子數據處理會計或稱電子計算機會計,是指國外把利用電子數據系統的會計。

電子數據處理會計經歷的階段

1.會計單項業務處理階段

即將電子計算機套用於會計數據處理的低級階段(1954~1965 年)。

其主要特點是:採用電子計算機只是模仿會計數據處理的手工方式,作簡單的“帳本搬家”,多用於處理那些數量大,計算簡單而重複次數多的會計核算業務(如工資核算,材料日常收發核算業務等),一項具體業務對應於一個應用程式,主要採用單機用戶。在此階段,人們主要考慮的是如何用計算機來提高工作效率和節省費用,並沒有改變會計數據處理的性質。

2.會計數據綜合處理階段

即電子計算機套用於會計數據處理中級階段(1965~1970 年)。

其主要特點是:通過計算機系統對各類會計數據進行綜合加工處理,並用來控制某些會計核運算元系統,具有一定的反饋功能。為內部控制、分析、預測決策提供更為詳盡、更為及時的會計信息。在這一階段,整個數據處理基本上實現自動化。計算機的套用不僅代替了人工處理會計業務,而且開始以“管理工具”的面目出現在企業活動中,出現在會計管理活動中。但是,會計數據處理仍是以處理為中心,處理技術仍是考慮的中心問題。每項業務數據仍對應於一個程式,同一數據在許多業務中多次出現。在作業處理方式上,不僅採用成批處理,而且使用了實時處理,進一步推動了會計處理向實時性、集中化發展。

3.會計數據系統處理階段

即計算機套用於會計數據處理的高級階段(1970 年以後)。

其主要特點是:在會計中普遍採用電算方式。逐步建立起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隨著以大規模積體電路為標誌的第四代電子計算機的問世及套用,微機的研製成功並推廣普及,以及供多用戶使用的集中資料庫的建立,計算機網落化的出現和投入使用,以及其他專門數學方法的廣泛套用,逐步實現了電算化的全面信息系統,即管理信息系統。在這個階段,成批處理、實時處理同時套用,以原來的單項業務數據處理方式發展到以“數據”為中心,實現了“數據共享”,避免了重複勞動,從而能更快地提供各種會計信息,作為企業管理人員決策的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