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學必知必會

電子學必知必會

10.1.2揚聲器221 12.3.1繼電器277 12.3.3電機284

圖書信息

電子學必知必會


定 價:¥49.00
出 版 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3-1
開 本:16開

目錄

《電子學必知必會》
第1章 學點電子學是為了自己好——在深入細節前的一次遠眺 1
1.0 引言 1
1.1 它不同於以往的方法 2
1.2 學習電子學有什麼好處 2
1.3 電子學:整體圖像 3
1.3.1 通信 4
1.3.2 計算機 4
1.3.3 控制 5
1.3.4 儀表 5
1.3.5 元件 5
1.4 電子工業的運作方式 5
1.5 痛苦的事實 7
1.5.1 行動電話 8
1.5.2 計算機 9
1.5.3 機器人 11
第2章 電子學的概念:比你想像的有趣得多——你確實需要知道的一些最基本的東西 14
2.0 引言 14
2.1 電力和電子學 14
2.1.1 原子和電子 15
.2.1.2 電荷、電壓和電流 16
2.1.3 動態電力和電流 17
2.1.4 導體、絕緣體和半導體 18
2.2 磁性 19
2.2.1 磁場 19
2.2.2 電磁 20
2.2.3 電磁感應 21
2.3 電壓源 22
2.3.1 直流電壓 22
2.3.2 交流電壓 24
2.4 實用的直流和交流電壓源 27
2.4.1 直流電壓源 27
2.4.2 交流電源 30
2.4.3 模擬信號和數位訊號 31
第3章 電子學的系統觀與元件觀——學習電子學的一個嶄新方法 36
3.0 引言 36
3.1 為何採用系統的方法而不採用電路的方法 36
3.2 電子元件 40
3.2.1 開關 40
3.2.2 電阻器 41
3.2.3 電容器 43
3.2.4 電感器 46
3.2.5 變壓器 46
3.2.6 二極體 47
3.2.7 電晶體 48
3.2.8 積體電路(ic) 50
第4章 電子電路:線性電路和模擬電路——電子設備的基本模組 57
4.0 引言 57
4.1 線性線路 57
4.1.1 放大器 58
4.1.2 放大器的分類 59
4.1.3 放大器指標 65
4.1.4 濾波器 69
4.1.5 振盪器 71
4.1.6 混頻器 72
4.1.7 檢相器 73
4.1.8 鎖相環 74
4.1.9 頻率合成器 76
4.1.10 電源 78
第5章 電子電路:數字電路——如今的一切幾乎都是數字的 84
5.0 引言 84
5.1 二進制數 85
5.1.1 二進制到十進制的轉換 85
5.1.2 用硬體表示二進制量 86
5.1.3 十進制到二進制的轉換 87
5.1.4 n位二進制數的最大十進制值 88
5.1.5 BDC碼和ascii碼 88
5.1.6 並行數據和串列數據 92
5.2 數字邏輯元件 94
5.2.1 反相器 95
5.2.2 與門 95
5.2.3 或門 97
5.2.4 與非門、或非門 98
5.2.5 異或門 99
5.2.6 觸發器(鎖存器) 100
5.2.7 儲存暫存器 101
5.2.8 移位暫存器 102
5.2.9 計數器 103
5.3 常見邏輯電路 104
5.3.1 多路(復用)器 104
5.3.2 多路分配器 105
5.3.3 解碼器 105
5.3.4 比較器 105
5.3.5 算術運算電路 106
5.4 數字儲存器 106
5.4.1 隨機儲存器 106
5.4.2 唯讀儲存器(rom) 109
5.5 可程式邏輯器件 110
5.6 數據轉換 112
5.6.1 模數轉換 112
5.6.2 數模轉換 114
5.6.3 解析度與採樣間隔 116
第6章 微型計算機是如何工作的——當今所有電子產品的大腦 117
6.0 引言 117
6.1 概念和定義 117
6.2 計算機的結構和原理 120
6.3 運行細節 122
6.3.1 暫存器和alu 122
6.3.2 控制單元 124
6.3.3 指令字格式 126
6.3.4 程式執行實例 127
6.3.5 微型計算機的匯流排 128
6.4 常見的微控制器 130
6.4.1 8位和16位的微控制器 130
6.4.2 32位和64位處理器 132
6.5 編程軟體介紹 135
6.6 數位訊號處理技術 138
第7章 無線電/無線技術——現代電子學中看不見的電纜 141
7.0 引言 141
7.1 無線電通信系統 141
7.2 無線電通信的3種基本方式 143
7.2.1 單工 143
7.2.2 半雙工 143
7.2.3 全雙工 144
7.3 無線電波到底是什麼 144
7.3.1 電場和磁場 144
7.3.2 信號速度 146
7.3.3 信號強度 146
7.4 電磁頻譜 146
7.5 無線電波的傳播 150
7.5.1 低頻和中頻 150
7.5.2 高頻 150
7.5.3 甚高頻(vhf)、超高頻(uhf)和微波 151
7.6 調製 152
7.6.1 調幅 153
7.6.2 邊帶 154
7.6.3 頻寬 154
7.6.4 調頻 155
7.6.5 調相 156
7.6.6 數字調製 156
7.6.7 擴頻 157
7.7 無線電硬體 158
7.7.1 發射器 158
7.7.2 接收器 159
7.7.3 收發器 161
7.7.4 ISM頻段(工業、科技及醫療頻段)收發器 161
7.8 天線 163
7.8.1 水平極化天線 164
7.8.2 偶極子天線 164
7.8.3 八木天線 165
7.8.4 其他天線 166
7.8.5 傳輸線 167
7.8.6 微波天線與波導 167
7.9 雙向無線電 169
7.9.1 飛機 169
7.9.2 民用頻段 169
7.9.3 業餘無線電 170
7.9.4 家用無線電 170
7.9.5 船舶無線電 171
7.9.6 移動無線電 171
7.10 通信衛星 171
7.11 無線電望遠鏡 173
第8章 手機——現在幾乎可以通過無線網路來做任何事情:通話、發簡訊、發郵件、瀏覽網頁、玩遊戲,等等 176
8.0 引言 176
8.1 你現在能聽到我說話嗎 176
8.2 蜂窩的概念 178
8.3 手機內部是什麼 180
8.4 數字調製與無線傳輸方式 184
8.4.1 正交幅度調製 184
8.4.2 正交頻分多路復用 187
8.4.3 多輸入多輸出 189
8.4.4 頻譜效率 190
8.5 多址和復用 191
8.6 3g手機的結構 193
8.7 最新一代的手機技術 194
8.7.1 智慧型手機 194
8.7.2 毫微微蜂窩基站 195
8.7.3 移動電視 196
8.7.4 定位技術 197
第9章 網路:有線網路與無線網路——讓所有設備彼此通信 199
9.0 引言 199
9.1 所有的東西都聯網了嗎 199
9.2 網路類型 200
9.2.1 廣域網 200
9.2.2 城域網 200
9.2.3 區域網路 200
9.2.4 個人域網 201
9.2.5 家用網 201
9.2.6 存儲域網 201
9.2.7 網路關係 201
9.3 網路互聯方法 202
9.4 有線聯網技術 203
9.4.1 電纜種類 203
9.4.2 乙太網 205
9.4.3 如何使用乙太網 206
9.4.4 同步光纖網 207
9.4.5 光纖傳輸網 208
9.5 網際網路是如何運作的 209
9.6 無線網路 211
9.6.1 wi-fi 212
9.6.2 藍牙 213
9.6.3 紫蜂 214
9.6.4 超寬頻 215
9.6.5 全球微波互聯接入 215
9.6.6 射頻識別與近場通信 216
9.7 寬頻技術 217
9.7.1 有線電視接入 217
9.7.2 數字用戶專線 218
9.7.3 無線寬頻 218
9.8 工業、科技及醫療頻段無線電 219
第10章 音頻電子學——以數字語音和音樂為主 220
10.0 引言 220
10.1 聲音的特性 220
10.1.1 麥克風 221
10.1.2 揚聲器 221
10.2 數字音頻 223
10.2.1 過去的記錄媒介 223
10.2.2 數位化聲音 225
10.2.3 數字壓縮 226
10.2.4 mp3播放器的工作原理 227
10.2.5 雷射唱盤(cd) 228
10.3 av接收機 230
10.3.1 收音選擇 231
10.3.2 環繞聲 232
10.4 特殊的音頻套用 233
10.4.1 樂器 233
10.4.2 雜音消除耳機 234
10.4.3 聲納 235
10.4.4 助聽器 235
第11章 視頻技術——如今的電視和視頻都是全數字的 237
11.0 引言 237
11.1 視頻基礎快速入門 238
11.1.1 掃描基礎 238
11.1.2 寬高比 239
11.1.3 視覺餘輝 240
11.1.4 模擬電視 240
11.1.5 數位電視 242
11.1.6 彩色視頻原理 244
11.1.7 視頻壓縮 246
11.1.8 電視傳輸 247
11.1.9 電視接收機 248
11.1.10 電視螢幕技術 250
11.1.11 螢幕技術匯總 252
11.2 3d電視 253
11.3 有線電視 254
11.4 衛星電視 258
11.5 手機電視 261
11.6 閉路電視 262
11.7 數字視頻光碟 262
11.7.1 dvd播放機的工作原理 263
11.7.2 關於藍光 264
第12章 工業控制——讓監視、處理以及控制實現自動化 266
12.0 引言 266
12.1 開環控制和閉環控制 266
12.1.1 開環控制 267
12.1.2 閉環控制 268
12.1.3 控制器 269
12.2 感測器 270
12.2.1 溫度感測器 271
12.2.2 壓力感測器 272
12.2.3 開關 273
12.2.4 電位計 273
12.2.5 光電感測器 273
12.2.6 流量感測器 277
12.3 輸出設備 277
12.3.1 繼電器 277
12.3.2 螺線管 283
12.3.3 電機 284
12.3.4 直流電機 285
12.3.5 交流電機 286
12.3.6 其他致動器 286
12.4 晶閘管 287
12.4.1 可控矽整流器 287
12.4.2 雙向觸發二極體 289
12.4.3 三端雙向可控矽 289
12.5 可程式邏輯控制器 292
12.5.1 構成 292
12.5.2 工作原理 293
12.5.3 編程 294
參考書目 297

內容簡介

《電子學必知必會》簡要介紹了電子學的基本原理及基本元件,並採用系統的觀點(即功能方框圖的方法)來探索各種各樣基本的模擬電路、數字電路以及微型計算機和無線電技術;然後再進一步介紹生活中常用的各種電子電路技術,包括手機、有線和無線網路、音視頻電子技術以及工業控制技術。
《電子學必知必會》採用系統觀的方法講解電子學的基礎,避開了繁複的電路分析,內容易讀易學,可供那些對日用電子產品有好奇心的人士閱讀,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選擇、使用及維護他們所擁有的日用電子產品。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