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報式言語

電報式言語指嬰兒最初說出的不完整句子,簡潔如同電報用語。1.5~2歲兒童在表達意思時所使用的簡單句子,多由兩三個詞組合在一起,常由名詞和動詞構成而不帶其他詞類。

基本信息

定義

電報式言語指嬰兒最初說出的不完整句子,簡潔如同電報用語。如兒童說“手套撿”,其意是“手套掉了,撿起來”。句子雖簡單,尚能交流信息。

布朗(R。Brown)等人的語義關係學說認為,兒童的電報式言語用一定的詞序可以表達11種語義關係,按性質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指謂形式,包括稱呼、再現、不存在、指示物體等;第二類為關係形式,包括施予和動作、動作和受予、施予和受予、動作和位置、物體和位置、所有者和所有物、物體和屬性等。不過尚無充分事實說明兒童是否具有語義範疇的知識。

發展及形成

16個月大的嬰兒很少能說出由兩個詞構成的句子,但絕大多數30個月大的嬰兒能說出由兩個詞構成的句子(Fensonetal。,1994)。這種由兩個詞構成的句子通常稱為電報式言語(telegraphicspeech)。它如同電報,只留下幾個對交流起最重要作用的詞,而像動詞冠詞介詞代詞連詞等無用的詞都被省略掉了。例如,兒童會說:“大球”、“多的果汁”和“爸爸走了”等。在能做到這一點之前,他們說出一個詞的時候會伴隨著一定的姿勢和動作。

當學步兒能將兩個詞放在一起表達豐富的意思時,他們就不再用姿勢和動作來幫忙了。電報式言語的獲得使學步兒能更好地使用語言符號的內在性質來交流意義。學步兒使用雙詞句的創造能力很強。雖然他們理解的要比他們說的要多,但是他們會使用有限的辭彙和對有限的辭彙進行新的組合,這樣他們所表達的意思也能被他人理解。學步兒用同樣的句子表達不同的意思,如“爸爸走”這句話,既可能是告訴別人爸爸走了,又可能是讓爸爸走開。通常,學步兒用語調或是通過對詞的強調來表現其說話的意思。在許多文化中,學步期的兒童學習語言時都有使用雙詞句這一特點(Slobin,198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