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氏鬼筆

雷氏鬼筆

雷氏鬼筆(Phallus ravenelii)是生長在北美東部的一種真菌。它的菇(子實體)常成群生長,並以其難聞的氣味和陰莖的形狀而著名。他是腐生生物,因此可以生長在很多不同的地方,如森林中的木頭碎片,蓋土的花園或城市裡的鋸末堆,在八月到十月可以看見。它的子實體結構高且白,有一個被惡臭發綠的孢子粘泥覆蓋的頭,吸引蒼蠅幫助轉播孢子。雷氏鬼筆菌蓋上所缺的粗糙的脊使它區別於近親種白鬼筆(Phallus impudicus)。該菌是以1846年發現它的植物學家亨利威廉雷文奈爾(Henry William Ravenel)命名的,不過直到1873才有描述。

形態描述

子實體破包被而出 子實體破包被而出

雷氏鬼筆的蘑菇頭寬1.5-2厘米,高3-4.5厘米,有細顆粒紋理,在頂部通過一個白色的箍狀物跟菌柄相連。蘑菇頭的下邊緣自由,下面隱藏著膜狀的紗幕。孢子泥覆蓋在蘑菇頭上,顏色從橄欖綠到暗棕色,質地粘有惡臭。這發臭的粘泥常常被吸引來的蒼蠅覆蓋,稱為傳播孢子的幫手。它的孢子長2-4.5微米,寬1-2微米,無色光滑呈橢圓形。 雷氏鬼筆空心的菌柄高10-15厘米,厚1.5-3厘米。它的顏色從淡黃到白色不一。在柄的基部通常有一個白色到粉紅色的菌托(valva,一個囊狀杯)。成熟時,子實體封在菌托內,之後菌托裂開,蘑菇露出來。菌托通過發白的根狀菌索(rhizomorphs,索狀的粗菌絲股)固定在地面上。

菌蓋頂部和菌柄通過箍狀物相連 菌蓋頂部和菌柄通過箍狀物相連
菌卵橫切面 菌卵橫切面
粉紅的基部上有根狀菌索 粉紅的基部上有根狀菌索

棲息地和分布

雷氏鬼筆 雷氏鬼筆

雷氏鬼筆在北美東部分布很廣,北至魁北克,南至佛羅里達州,西至衣阿華州和俄亥俄州。密西西比河以西,白鬼筆(Phallus impudicus)變得更占優勢。 作為一種腐生真菌,或有機物質的分解者,雷氏鬼筆幾乎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包括腐爛的木頭。他們大多群居(偶爾獨居)在木片,腐爛的樹樁或鋸末上。它們常出現在城市的花圃,公園,草坪,草地,耕地和樹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