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巴斯

雷巴斯

1986年6月17日,凱爾特人隊以第二順位選中了來自馬里蘭大學的全能小前鋒雷·巴斯。他本該在NBA發光,可惜在選秀大會結束的兩天后死於古柯鹼中毒。

基本信息

Leonard Kevin Bias (November 18, 1963 – June 19, 1986) was an American college basketball player who suffered a fatal cardiac arrhythmia that resulted from a cocaineoverdose less than 48 hours after being selected by the Boston Celtics in the 1986 NBA Draft. Bias was the second player selected in the draft, after Brad Daugherty of the Cleveland Cavaliers.

20年前的勒布朗·詹姆斯

這絕非誇張,雷·巴斯當年不亞於今天的勒布朗·詹姆斯。相對於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雷的出類拔萃似乎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勒布朗·詹姆斯、雷·巴斯和喬丹被公認是聯盟歷史上最具天分的球員。當勒布朗·詹姆斯出現

時,更多人想到了巴斯。如果了解兩人的話,他們的確很相像。如何形容雷·巴斯呢?我們只好請出

Born: November 18, 1963(1963-11-18) Landover, Maryland
Died: June 19, 1986 (aged 22) Riverdale, Maryland
Nationality USA
Height 6 ft 8 in (2.03 m)
Weight 210 lb (95 kg)
College Maryland
Draft 2nd overall in 1986 NBA Draft
Awards ACC Athlete of the Year (1986), ACC Player of the Year (1985-86)

一位比他還要年代久遠的前輩高人“J博士”,雷·巴斯當年就像是“J博士”一樣,屬於一個典型的完美小前鋒形象,就像是今天的詹姆斯。但是不得不承認在皮彭之後完美小前鋒一改“J博士”和詹姆斯·沃西的那種輕靈快速銳利的特點,而變得更加全能了。因為巴斯的斷代,這個進化過程變成了從斯科特·皮彭——格蘭特·希爾——勒布朗·詹姆斯。

巴斯和詹姆斯身高同為2米03,詹姆斯比巴斯的體重要大一些,10公斤讓詹姆斯在內線不吃虧,讓巴斯腳步更為靈活。但是不得不承認,人類的身體素質在不斷地增強,詹姆斯和巴斯的起跳垂直高度都達到了1米01。

擁有了這樣出眾的彈跳力,我們可以看到巴斯和詹姆斯一樣都擅長從外線利用自己的移動能力突破對手的防守。由於突破後離籃筐更近,命中率就較其他擅長投籃的小前鋒要高。2005-06賽季詹姆斯的投籃命中率是50%,而巴斯1985-86賽季在馬里蘭大學一個賽季的投籃命中率更是高達54%。

1986年的巴斯就像是NCAA中的一個夢幻,2006年的詹姆斯仿佛又把我們帶回到了那個年代。不同的是:詹姆斯還有機會繼續進步,而對於巴斯我們只能仰天長嘆:天妒英才。

“魔術師”詹森曾說過:“聯盟中最強壯的後衛是喬丹,當他30歲左右到達他個人巔峰的時候,他的肌肉塊也變得特別結實。在聯盟歷史上只有雷·巴斯和詹姆斯的運動能力和天賦可以和他相提並論。”

三個人很容易地被聯繫在一起。他們分別是當年選秀的1,2,3名,而且三個人又都同被東部球隊選中。詹姆斯是2003年“狀元秀”,巴斯是1986年“榜眼秀”,喬丹是1984年“探花秀”。三人都被球隊給予復興球隊的偉大使命,也都因為強大的扣籃能力,剛剛出道就被標上了“J博士”接班人的標籤。

喬丹和公牛的故事每個人都耳熟能詳,而騎士和詹姆斯也正在創造屬於自己的傳奇。其實1986年的凱爾特人又何嘗不是對於巴斯和球隊的未來充滿希望呢?1985-86賽季凱爾特人隊雖然奪得總冠軍,但經歷輝煌後,已經開始顯得後勁不足。那個賽季他們取得了自1973年以來最好的常規賽戰績,67勝15負。但伯德的背傷和麥克海爾的雙腿都成為了球隊的“阿喀琉斯之踵”,此時人員的老化開始引起球隊高層的注意,他們亟需一個能夠很快繼任的“大鳥”接班人。這時,雷·巴斯走進了他們的視野,作為ACC兩屆最佳球員(之前一屆是喬丹),巴斯簡直是喬丹的復刻品,就連他秀美的面龐和身構:也有希望成為凱爾特人隊歷史上最具欣賞性的領袖。就是這樣一位在所有方面都被給予厚望的天才,在選秀大會後僅僅兩天就因服食古柯鹼過量而離開了所有期待的目光。

接下來的賽季對於凱爾特人仿佛延續了雷·巴斯的死帶來的厄運,惠德曼只打了六場比賽就因傷報廢,1985—86年度的“最佳第六人”沃頓也不過打了十場比賽就因為腳趾問題而退出,而安吉椎骨上的老飭也讓他缺戰了11場。最後,凱爾特人只能以萊代伊、羅伯特這些人作為帕里什的替補了,麥克海爾由於腳傷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無所不能的低位之王,而伯德的,背傷也導致了他逐漸遠離巔峰。

要是雷·巴斯可以來幫助他們呢?那些球員就不會輕易受傷。凱爾特人選擇雷·巴斯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可以使得那些老將出場時間的減少以保護他們的身體。當然雷·巴斯的天分也很重要。

曾經的凱爾特人CEO大衛曾宣稱:“我曾見過最好的大學生球員是UCLA時代的比爾·沃頓。但是雷·巴斯也是十分優秀的,我還記得曾經馬里蘭和北卡在迪恩·史密斯球館比賽,那支北卡是多么強大啊!但最終的勝利是屬於馬里蘭的,雷·巴斯一人就得到了35分,所有觀眾做的只是感嘆雷·巴斯的強大而已。”

雷·巴斯的照片 雷·巴斯的照片

凱爾特人隊對於該事件最終的官方評價是:我們失去了一個能夠幫助我們固化全聯盟領先優勢,並再度延續凱爾特人王朝的天才。

風中的祭壇

20年過去了,雷·巴斯年輕之死的轟動性早隨時間被湮沒,但20年來,雷的死已經成為NBA中年少得志時需要警示的一個標誌。在美國很多人每年都因為過量服用毒品而死,但像雷那樣年輕、有才華的球員,每每回想起來都讓人扼腕。

確實,雷·巴斯之死給美國帶來了變化,尤其在體育界。在雷·巴斯死後的數月內,NCAA、NBA和NFL都制訂出一系列的反藥物、反毒品政策;雷·巴斯在選秀後猝死事件,很長時間都被認為是NBA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時刻。當年的前十位新人中,還有另外三人也因為酒精或者毒品問題,在短短几個賽季之內,都離開了NBA。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