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騰

雷公騰

【藥物組成】:雷公藤【產地】:雷公騰生於山地林緣陰濕處。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區。根秋季采,葉夏季采,花、果夏秋采。【功效】:雷公藤有殺蟲、消炎、解毒、祛風除濕,清熱通痹之效,是我國江浙一帶菜園中廣泛使用的殺蟲劑,有祛風,解毒,殺蟲功能。也用來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結核、麻風等。【用法用量】:口服。3片/次,3次/回。其根、葉、花均可搗爛外敷,但用根敷後,過半小時須取去,否則起泡。【藥品主治】: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兒童原發性和繼發性腎病綜合徵。以復發的或其他藥治療效果不好的原發性單純性腎病療效最好,腎炎型腎病次之,對紫癜性腎炎療效較好。【其它備註】:孕婦忌用。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 藥物組成 】 : 雷公藤
【 產 地 】 :雷公騰生於山地林緣陰濕處。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區。根秋季采,葉夏季 采,花、果夏秋采。
【 功 效 】 :雷公藤有殺蟲、消炎、解毒、祛風除濕,清熱通痹之效,是我國江浙一帶菜園中廣泛使用的殺蟲劑,有祛風,解毒,殺蟲功能。也用來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結核、麻風等。 
【 用法用量 】 : 口服。3片/次,3次/回。
其根、葉、花均可搗爛外敷,但用根敷後,過半小時須取去,否則起泡。
【 藥品主治 】 : 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兒童原發性和繼發性腎病綜合徵。以復發的或其他藥治療效果不好的原發性單純性腎病療效最好,腎炎型腎病次之,對紫癜性腎炎療效較好。
【 其它備註 】 : 孕婦忌用。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雷公騰有哪些毒副作用

雷公藤是有毒植物,其根、莖、葉、花均有劇毒。雷公藤的毒性成分主要為二萜類,其次為生物鹼類、三萜類及甙類。二萜類主要損傷心、肝、胃腸道和骨髓,生物鹼類主要損害肝,總甙的毒性比生藥及生物鹼小得多。
雷公藤治療腎病綜合症具有很好的療效,但是由於雷公藤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在治療疾病時應積極預防雷公藤的毒性。
雷公藤的副作用以胃腸道反應多見,包括納呆、食道下部燒灼感、噁心、嘔吐、口乾、腸鳴。也可出現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但較輕者易恢復,與皮質激素合用常不出現,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所致的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在用本藥治療後有的反可回升。婦女以月經紊亂及閉經較為多見,停藥後可復潮。男子可見精子數量減少,停藥後也可恢復。
其中毒症狀主要表現為劇吐、腹絞痛、腹瀉、心音弱快、心電圖改變、血壓下降、體溫降低、休克、尿少、浮腫、尿液異常,後期發生骨髓抑制、黏膜糜爛、脫髮等,個別可有抽搐。主要死於循環衰竭及腎功能衰竭,若不進行血液淨化治療,多在24小時內死亡,一般不超過4天。
此外偶見濕疹樣皮疹、色素沉著皮膚乾燥、瘙癢、口周皰疹、口角炎、黏膜潰瘍,少數見脫髮及指(趾)甲變薄及軟化。

怎樣預防雷公騰的毒副作用

在臨床上,要預防雷公藤的毒副作用應做到以下幾點:
(1)雷公藤的藥用取材應以去二層根皮的根心木質部分切成碎片入藥,並用文火煎2小時以上。
(2)每天生藥的藥量應控制在20g以內,雷公藤多甙片每天服30~60mg,分3次服(以上均為成人量)為宜。
(3)因雷公藤的毒副作用大多出現在用藥初期,所以,在用藥前及最初用藥的3~4周內應每周查血常規、肝功能、心電圖等,必要時可配合套用一些升白細胞或保護胃黏膜的中西藥物,如西藥,利血生、維生素B4、肝血寶、硫糖鋁片等,中藥太子參、白朮、丹參、甘草,當歸、仙鶴草、紅棗等.對胃腸道反應明顯者可採用飯時或飯後服藥的方法。一旦出現GPT升高或血白細胞<4.0X10''/L等副反應,應及時停藥。
【解救方法】
1、毒後能度過5天,預後較好。接觸中毒者應立即脫離現場。
2、治療中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脹、肝腎區疼痛、尿中出現蛋白及血清轉氨酶升高時應立即停藥。
3、儘快催吐、洗胃、導瀉、灌腸。
4.、靜脈輸入10%葡萄糖水或5%葡萄糖鹽水。
另;對症治療:如肺水腫、心原性腦缺血綜合徵、急性腎功能衰竭、高血鉀及嚴重尿毒症等均應按常規方法進行搶救。急性腎功能衰竭、高血鉀及嚴重尿毒症時,立即套用透析療法常有良效。腹痛用阿托品,神經症狀可用安定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