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龍矮腳雞

雲龍矮腳雞

雲龍矮腳雞屬肉蛋兼用型雞種,因產於雲南省雲龍縣而得名。原名天登雞(由矮腳雞、赤軲轆雞和烏骨雞三個品種組成,三個品種分別占55%、30%和15%。雞雛到1月齡前後時尾部和腹部赤裸無羽,成為“無毛雞”,也稱“赤軲轆雞”),2006年6月2日,雲龍矮腳雞被確定為國家級畜禽資源保護品種,列入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名錄。

基本信息

形態特性

肉兼用型雞種。體型中等,體質結實。羽毛顏色具有多樣性,以灰色和土黃色為多,頸上多有一圈黑色羽毛,膚色多為淡粉紅色。單冠,虹彩黃紅色,喙淡黑色和黑色 。成年雞體重:公2000克,母1700克。成年雞屠宰率:全淨膛,公80.2%,母82.0%。開產日齡180天,年產蛋213個,蛋重58克,蛋殼呈白色

產地分布

雲龍矮腳雞從元代就開始飼養,多分布於傈僳、彝、白族聚居地。原產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諾鄧鎮天登村,後遍布全縣,與諾鄧鎮相連的舊州鎮成為中心產區。

生活習性

雲龍縣地處滇西瀾滄江縱谷區,是大理州、保山市、怒江州的結合部。東與洱源縣和漾濞縣接壤,南與永平縣、保山市相交,西與怒江州滬水縣毗鄰,北與蘭坪縣交界。雲龍縣是滇西古縣之一,曾為南方絲綢之路博南古道上的重要驛站。雲龍縣氣候屬大陸性副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16℃,年平均降水量700多毫米,日照2000多小時。有豐富的禽類資源和飼料來源,為雲龍矮腳雞的生長發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特產黑木耳、香菇、小紅花椒、蜜香梨、無核柿餅、烏骨雞。

生長繁殖

母雞平均開產日齡210至240天,年產蛋213枚,蛋重58克,蛋殼白色。母雞就巢性弱,每窩抱蛋12至15枚,孵化率90%至95%,育雛率87%。成年公雞平均全淨膛屠宰率65%,母雞63%。

具有抗病力強,產蛋力高、肉質鮮嫩、性情溫順、對惡劣氣候環境和粗放飼養管理有較強的適應能力等特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