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陽長江大橋

雲陽長江大橋

雲陽長江大橋是長江上目前唯一一座高低“子母塔”斜拉橋,2005年9月28日正式建成通車。

基本信息

簡介

雲陽長江大橋是三峽工程二期蓄水前重慶開建的最後一橋。大橋起於北岸雲陽縣新縣城,止於南岸區盤石鎮,全橋長1278.6米,主橋長637米,引橋長為641.6米。大橋按照雙向四車道設計,總投資1.84億元,其中國家無償下撥資金6000萬元,重慶高等級公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出資1.24億元,比蓄水後再建節約了資金上億元。大橋於2002年11月6日開工建設,2005年9月28日,重慶雲陽長江大橋正式建成通車。

庫區唯一子母塔斜拉橋

雲陽長江大橋起於長江北岩雲陽新縣與沿江大道立交,跨越長江,止於南岸盤石鎮與省道開利路相接。其橋型為高低塔斜拉橋,長1278.6米(主橋長637米,引橋長641.4米),主橋跨度組合為132+318+187米,單箱雙室空心截面塔柱主墩,大橋按四車道設計,橋墩面寬度18.5米。
雲陽長江公路大橋是三峽庫區二期蓄水前開工的最後一座公路大橋,為三峽庫區唯一的高低子母塔斜拉橋。

重要意義

重慶雲陽縣負責人說,雲陽長江大橋橫跨三峽庫區腹心,打通了開(縣)利(川)路融會108國道的瓶頸,是渝東南北循環經濟圈“陸上大通道”的關鍵工程之一,對促進南北兩岸的經濟發展、拓展移民安置空間、拉開城市發展格局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峽工程開工以來,庫區已逐漸成為橋樑之都,一座座風格各異、類型不同的橋樑飛架南北,結束了過去交通不便的歷史。按目前所建成的長江大橋測算,三峽河道由過去的600多公里無大橋變為現在的平均每隔70公里就有一座過江大橋。

大橋通車結束輪渡歷史

雲陽縣長江橫截為南北兩部分,長期以來,縣內南北兩岸的居民過江,都得乘坐渡輪。渡船載著客車、貨車、建材、生活用品和農用物資在長江兩岸往來穿梭,嚴重製約了雲陽經濟文化的發展。
在大橋通車前,輪渡每天6點半開始工作,到晚上7點半收工,最多時一天要運送600車次的車輛過江。大橋通車後,輪渡也就停止使用。
雲陽長江大橋連通重慶市重要省道開利路(開縣至利川),成為雲陽及渝東片區參與全國經濟大循環的重要交通樞紐,也結束了千百年來以船擺渡人和車輛過江的歷史。

蓄水前搶修節約投資

2002年11月6日,長江大橋終於正式開工。在一年多一點的時間裡,相關部門進行了二十餘個可行性研究報告、二十餘次專家評審、二十多個政府批文。據業內人士講,雲陽是前期準備工作最快的一個。
在三峽水庫二期工程下閘蓄水之前,有10個墩必須建到150米水位以上,其中最高的墩身要澆築80米以上。否則,雲陽長江大橋要增加上億的投資。2003年6月1日,三峽大壩下閘蓄水前將橋墩澆築到149.2安全高程,僅此一項節約資金近1億元。(來源:2005年09月28日《重慶時報》)

重慶境內的長江大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