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陽縣鳳鳴中學

雲陽縣鳳鳴中學

重慶市雲陽縣鳳鳴中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的百年老校。清代嘉慶年間,當地文人士紳發起興辦學校,至道光丁未年建成鳳鳴書院,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改為私立明道中學,1959年成立國辦初級中 ,1982年升格為完全中學,1992年學校被原萬縣地區教委授予為首批“常規管理合格學校”,1997年,鳳鳴中學迎接重慶市高完中辦學基本條件檢查驗收一舉達標,翻開了學校發展歷史上的新的篇章。 重慶市雲陽鳳鳴中學校是雲陽江南唯一的一所重點中學,地處鳳鳴古鎮,距縣城十公里。1810年始辦義學,1847年為鳳鳴書院,1982年升格為高完中,2009年完成高中擴容工程,2010年以全市第一的評估結果成功晉升重慶市重點中學。學校歷經兩百年風雨滄桑,形成了“明道求真,勤奮創新”的書院精神和“為每一位學生的成功奠基”的辦學理念。

基本信息

辦學宗旨

悠遠的歷史沉積了鳳鳴書院獨特的教育文化傳統,學生好學,教師樂教。改革的春風再度吹拂了這顆璀璨的江南明珠,高國中齊頭並進,名師優生不斷湧現。學校始終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以“一切為了學生”為辦學宗旨,把教書與育人的有機結合作為目標。團結、務實、不斷創新,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

教學成果

雲陽縣鳳鳴中學 雲陽縣鳳鳴中學

從1982年升格為完全中學至2005年,學校培養出合格的高中畢業生3400餘人,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新生2000餘人。上世紀80年代,高考升學率一直位居全縣普通高完中榜首,數度培養出全縣文科狀元及單科第一名。從1995年開始,高考上線人數再一次穩步增長,2000年取得了歷史性突破,這一年合計上線86人,高考上線率躍居全縣普通高完中第一名。此後高考上線人數逐年攀升,2004年總上線338人,重點和本科上線170人,王小輝同學一舉奪得全縣文科狀元;2005年總上線達416人,重點和本科上線人數突破200人大關。

國中教學始終名列全縣前茅。92年至95年,連續四年奪得全縣第一名,96年以來一直位居全縣第二,贏得了極好的社會信譽。

學校培養了原貴州省副省長張萍天、紅旗雜誌社原副總編馬仲揚、國家電子工業部原部長譚佑銘、原中國地質大學黨委書記冉仲培、四川省原高教局局長李安瀾、抗美援朝戰鬥英雄薛繼成等一大批棟樑之才。

學校創造了輝煌的辦學業績,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高考全縣第二、中考連續六連冠;本世紀以來,數度培養出全縣文科狀元,高考上線人數連年攀升,2011年突破1000名大關。迄今為止,已培養出成千上萬名的優秀高、國中畢業生,其中已成為縣處級幹部200多人,師級以上幹部20多人,博士生30多人。

彰顯書法、藝體辦學特色,以校本教研為抓手,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教科研成績顯著,教師各類獲獎600餘項,獨自編書8本。

學校先後獲得重慶市教育科研先進集體、文明單位、校園安全文明先進集體、教育技術裝備工作先進集體、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樣本學校、五四紅旗團委、示範食堂等榮譽,縣級綜合考核連續四年為優秀學校,而今,學校正以成功創“市重”為新的起點,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狠抓學習型學校建設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細化各項內部管理,力爭把學校打造成渝東北特色名校。

歷屆英才

時至今日,從鳳鳴中學走出的人才遍及天下,培養出的博士和省部級、市縣級領導上百人,他們已成為祖國現代建設的骨幹力量。

師資力量

學校開展了以培訓全休教師為目標,骨幹教師為重點的繼續教育,狠抓教育科研,提高教師素質,提出新型教師必須“一專多能”。學校常規教研活動形成制度開展好每年一次的“教研月活動”、“三優工程”活動,評選出優秀教研能手,精心組織教師學習現代教育技術和教育理論。學校先後承擔過全國中語會“作文三級訓練”的課題研究任務,並有兩位教師多次獲獎;1995年學校數學組編寫了原萬縣地區教委指定的國中數學練習冊的部分內容;2000年承擔的市級科研課題“語文課內外綜合”研究已結題,學校被評為該項實驗研究先進集體;學校英語組也承擔了張思中教學法子課題的研究任務。有60多位教師先後撰寫和多次發表過教研論文,他們曾獨立編書16本,參與編書35本,在報刊上發表文章500多篇次。30多位教師先後在重慶市優質課大賽“萬州移民開發區優質課大賽”、雲陽縣“首屆名師杯講課大賽”、“說課大賽”、“三優工程”活動中獲一、二、三等獎。學校被授予“重慶市教育科研實驗基地”、“教研示範學校”,並被評為教育科研先進單位。

教學設施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學校現占地138.5畝,建築面積近6萬平方米。擁有68個教學班、5000餘名學生、近300名教職工的辦學規模。教學樓、科教樓、師生食堂、學生宿舍、四百米塑膠運動場和圖書館、心理諮詢室、科技活動室、通用技術實驗室、數位化實驗室等設備設施,按最新標準配置,走在了全市前列。幽雅別致的樹人廣場、宏圖廣場,呈現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古樸獨特的新老校門及其文化長廊,彰顯了學校厚重的教育文化底蘊。

加大投入,改善了辦學條件。學校已經有了封閉的圍牆,高大壯觀的校門;有綠化地帶和符合衛生標準的自來水源及供水設施,照明設備齊全;除普通教室外,音樂室、美術室、實驗室、電教室、語音室、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科技活動室、體育室等,標準規範,設備齊全。還裝備了成套的現代遠程教育、電化教育、校園區域網路和電視廣播系統;有專門的教師閱覽室,學校圖書室藏書3萬多冊,基本滿足了全校師生的需要。

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已形成規模,校園綠樹環繞,與高樓交相輝映;百草花卉,賞心悅目,長長的文化牆,一幅幅永久性的彩色標語,精製的名人畫像和名言警句鏡框,無不使人感到濃濃的文化氛圍。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學校先後被評為精神文明單位,愛國衛生運動、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普法宣傳、教育宣傳、檔案工作先進集體,文明禮儀、教研示範學校,敬老文明學校;師德師風、黨風廉政建設和教育技術裝備工作先進集體,教育教學目標考核“優秀學校”等。逐步形成了“教學為主力、教研為先鋒,高國中齊頭並進”的辦學特色。

發展前景

“2011年4月11日,鳳鳴中學隆重舉行晉升為重慶市重點中學掛牌慶典。

雲陽鳳鳴中學校長譚剛表示;將以市級重點中學掛牌為契機,乘勢而上,再接再厲,迎接新挑戰,再譜新樂章。以此次晉升為契機,做好農村教育發展的領頭羊,在管理上創特色,在教學上創品牌,做到辦學理念先進、辦學特色鮮明、辦學優勢凸顯,辦人民滿意的優質高中。

歷史沿革

雲陽縣鳳鳴中學是江南片區久負盛名的高完中,地處鳳鳴集鎮,距新縣城僅十公里路程。前身為創建於1847年的鳳鳴書院,是清代在雲陽縣創辦的7所書院延續至今而沒有毀遷的唯一書院。先後更名為高等國小、私立明道中學、國辦初級中學,學校1972年開始招收高中生,1982年升格為高完中。學校歷經一百六十年的滄桑,積澱了豐厚的教育文化底蘊,形成了“勤奮、求真、明道、創新”的書院精神。

學校占地面積由2004年的30畝擴展到108畝,教學班已由2004年的32個增加到49個,學生人數由2600人增加到3800餘人,住讀生3000多名,整體住宿質量和容量全縣一流。4300㎡的新教學樓和400米田徑運動場已投入使用, 70個班的教學直接用房已具備。學校已配置校園廣播、校園電視、校園信息傳輸三大網路系統和微機室、理化生實驗室、電教室、多媒體室、圖書室、閱覽室等功能用房。

我校現有在崗教職工170人,平均年齡34歲,有高、中級教師80餘人,有市、縣級骨幹教師40餘人,教師學歷合格率為99%,本科以上學歷90%。

回首過去,學校已歷經三次輝煌: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明道中學時期,為新中國的誕生和建設培養了不少棟樑之材;上世紀八十至九十年代,學校創造了高考全縣第二、中考連續六連冠的優異成績;本世紀初,高考取得歷史性突破而位居同類學校第一。2004年考出全縣文科狀元,上線人數突破300大關,2005、2006年重點、本科均突破200人,上線均超過400人;2007年總上線628人,僅次於省重點,本科上線368人。

我校教科研成績顯著,近3年教師發表文章300多篇,參與編書12本,獨自編書3本,在市縣級賽課活動中獲等級獎的有30多位教師。已經或即將結題的市、縣級課題有五個,英語組《利用敏特英語網路資源輔助農村高完中英語閱讀教學》正在申報中央電教館子課題。

學校先後被評為:“教育工作優秀學校”、“教育科研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綜合考核優秀學校”“縣最佳文明單位”、“市教育技術裝備工作先進集體”、“市教育科研實驗基地”“重慶市中國小教研組建設先進單位”和“市校園安全文明先進集體”,現正全力爭創市級重點高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