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重

雲重

武狀元雲重,雲澄之子,雲蕾之兄,董岳之徒,受于謙之命前往瓦剌進行和談,迎回了英宗祁鎮。其性格有點固執,很有風骨,有點傲氣,很有風度。有點死板,非常體貼。武功不錯,韜略也佳。看似強硬,心地很軟。思維也算敏捷,口才更佳。其實胸懷也是頗為寬廣。

人物簡介

萍蹤俠影錄》中女主角雲蕾的哥哥,是大明武狀元。不慕高官厚祿,隱居山野。喜歡的女子:澹臺鏡明
鏡明是滅明的堂妹,生活在太湖里的洞庭山上,和其它的忠誠死士之後,一起守護著張士誠當年留下的寶藏,後來在奪寶大戰中與雲重走到了一起!與張丹楓、雲蕾/烏蒙夫林仙韻等兩對,並稱為三大俠侶!後烏蒙夫死於與喬北溟大戰的油盡燈枯,而後雲重也與喬北溟以九成大力金剛掌對弈!(雲重乃玄機逸士大弟子大力金剛手董岳的弟子,武功純剛猛一路)

人物資料

出處:梁羽生小說《萍蹤俠影錄》、《散花女俠》、《聯劍風雲錄
身份:大明武狀元、御林軍統領
父親:雲澄
母親:安芝.羅密雲
祖父:雲靖
師父:董岳
師祖:玄機逸士
師叔:潮音和尚謝天華葉盈盈、雲澄
妹妹:雲蕾
妹夫:張丹楓
妻子:澹臺鏡
岳父:澹臺仲元
岳母:澹臺大娘
小姨子:澹臺玉明
同門:史定山、張丹楓、雲蕾
師侄:於承珠葉成林張玉虎陳石星霍天都沐燕沐璘孟華
兒子:雲浩
孫女:雲瑚
孫女婿:陳石星
後人:雲召、雲瓊雲璧
武功:(大力)金剛掌(手)、(大力)鷹爪功、五虎斷門刀法、羅漢神刀、金剛指力、大摔碑手、護體神功

出場描寫

忽見屋頂上白影一閃,雲蕾吃了一驚,扭頭看時,微風颯然,人影己掠身而過。那人蒙著黑色面中,穿的卻是白長衣,在黑夜之中,特別刺目。雲蕾想起當日張丹楓夜人黑石莊也是這般打扮,心頭鹿跳,急忙打了個手勢,那蒙面人轉過身來,雙手一揮,指指外面,示意叫她快走!
——《萍蹤俠影錄》第十一回 半夜襲番王 奇情疊見 中途來怪客 異事難猜

謝幕描寫

薩力雄恃著力大,手舞雙錘,碰到有人攔截便是一錘,打死了幾個義軍頭目,忽聽得一聲喝道:“站著!”薩力雄一錘打去,被那人一手抓住錘頭,竟似碰到了銅牆鐵壁一般,打不下去,薩力雄大吃一驚,使盡氣力,往前一撞,那人冷笑說道:“還要掙扎么?”雙手齊出,抓著他的手腕,將他那巨無霸般的身軀舉了起來,一個施風急舞,便摔了出去。摔下來時,剛好碰著一個軍官的大刀,兩人同時斃命。這個力服薩力雄的人正是雲重。薩力雄雖是天生神力,卻怎及得雲重大力金剛手的絕頂神功。
——《聯劍風雲錄》第四十回 驚見劍光寒 元兇授首 愁看人影杳 一鳳凌雲

人物點評

以拙勝巧直雲重
紅花還要綠葉配,只有足夠奪目的綠葉才能顯出紅花的璀璨;反之,紅花的光芒也能襯出綠葉的風采,踏實、沉靜而剛毅。《萍蹤》一書出彩的綠葉不少,雲重算得很重要的一個。我懷疑,沒有雲重所謂的直,張丹楓的變通會不會顯出瀟灑?沒有雲重所謂的固執己見,哪來張丹楓的胸襟豪邁?當鏡明用小手指點著雲重說笑:虧你還是男子漢?還沒有我們女兒家有擔待。不知道低頭只顧扯開羊腿吃肉的雲狀元,有幾分服氣?是啊,澹臺一家世守寶藏,代代相傳,最終一舉取出交與仇視的大明天子,是需要氣量。可是,在鏡明姊妹的心裡,對於昔日的仇恨到底了解多少?又領悟多少?只怕是一出世就注定的一份責任,視作理所當然的職責而已。比之雲重一記事就被送去習武,遠離親人,目的只是復仇的明確教育,其沉重感固然相似,其切身之痛畢竟差了幾分吧?他是固執,卻固執的真實,他是粗魯,卻粗魯的憨直。更何況,自審時的霎時低語:難道我真的比張丹楓器量狹窄么?叫人心中一酸,難道張家的作為真的不該給雲家一個交代?三代人的命運,的確都受到了張宗周的操縱,留分芥蒂本就是人之常情。所以,飛騎馳救,揚鞭大叫時的雲重,不顧生死,只為了救仇人之子,這一瞬,張丹楓的心中會不會感觸良深?對於雲重來說,這份本能就是對他的友情認可,彌足珍貴。
——節選自 羽靈 《劍膽琴心笑東風,男兒自當傲蒼穹》
最令人心動的戀情:雲重與澹臺鏡明
《萍蹤》中,雲重可說是僅次於張丹楓的男二號角色,平心而論,他的整體素質雖不及張丹楓,形象的也不似張一般光彩照人,但毋庸置疑,他也是一名錚錚硬漢,鐵血男兒,一位真正的少年豪傑,他的身上充滿了陽剛之氣,這一點足以使他具有對女子的吸引力,甚至在他第一次出場,白衣飄飄,為綠林豪傑暗送訊息時,我竟也有了幾分心動的感覺。只可惜在他之前我們看到的是偶像級的魅力人物張丹楓,以致於他的光芒被壓住了大半,他本人更因為粗暴干涉妹妹戀愛而背上了惡名。我開始也不大諒解他,但看到隨著情節的展開,他對張逐步消除了敵意與偏見,最終為救張丹楓力抗金牌,違抗聖旨,更在也先大炮燃放的瞬間不顧個人安危,策馬沖入張家,我不由得便對他另眼相看了。其實縱觀全書,他也是一個很優秀正直的男子,他與曠達英爽的澹臺鏡明因患難相扶而漸生情愫,最終走到一起,也是再自然不過的結果。我就很喜歡二人石室遇險,相互扶持,暗生情意的一段情節。澹臺鏡明也是全書比較可愛的人物之一,她純潔脫俗,率真明朗,毫不做作,對感情也是拿得起放得下,即便將她放在張丹楓身邊也不算遜色,但梁老既有意讓她與雲重走在一起,卻也不算委屈,而且二人的情感雖不似張雲一波三折,重重磨難,卻也別有真摯動人之處。
——節選自 練霓裳《論《萍蹤》配角們的戀情》
雲重比不上張丹楓,這是事實。但也不是一無可取。張丹楓對張風府的評價是:“尚有江湖本色在,將軍亦是可人兒。”作者借張風府的話說——“他(雲重)到御林軍中未滿一月……相處時日雖淺,卻是意氣相投”、“千里(重)兄樣樣都好,就是對張丹楓卻固執成見,切齒恨他”。由於國讎家恨的原因,雲重對張丹楓有種種成見和誤解。但他的所作所為,仍不失江湖好漢的本色。所以,他同樣是名滿天下的大俠、為人所敬重。這一點,在續集中更突出。。
作為忠臣名門之後,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為國家盡忠報國,這是雲家世代思想的一貫性。雲靖代表大明出使卻被張宗周扣留在冰天雪地牧馬。在雲重看來,這不僅僅是家仇,更是國恥。所以,雲重立志要做一個將軍,好領兵去滅瓦剌,為國家雪恥,為祖父報仇。所以,雲重絕對不是單純地以復仇的面孔出現的。如果僅僅是報仇,他只要勤苦練功,等待機會剌殺張宗周就可以了。這比起滅瓦剌、捉張宗周報仇,要簡單、容易得多。
張丹楓為國家利益放下了一切,不再向大明尋仇,並且獻出了作為復國資本的寶藏和地圖。他的寬廣心胸和氣度比之那位見李世民就“推枰斂首”的真漢子虬髯客的境界更高一籌(註:引自《俠中之俠》)。使張丹楓這樣做的前提是為了國家利益,這點是張和雲家思想的同一性,由此張和雲重走在同一戰線上。當然,對雲蕾來說當然不僅僅是如此,但對雲重來說卻是如此。
在洞庭山莊,固然為張丹楓獻寶獻圖而深深感動,但同樣為雲重那一句“蕾妹,你和他同去。我知你們雙劍合璧,多強的敵人也可應付,你去我可以放心”而拍案叫好!!!!這是雲重對張丹楓改變態度的開始。為營救祁鎮回國,又允許雲蕾和張丹楓同赴瓦剌。而到雲重出使瓦剌,途中遭遇也先伏擊被張丹楓所救,“經過了這一場災難之後,雲重對張丹楓的憎恨又減了幾分,甚至可以說,他已經根本不將張丹楓當作仇人看待了。只是對兩家的仇恨,還有點看不開,不願雲蕾和他結合。”在這些章節里,雲重不失好漢本色,不過有點小氣——不願意妹妹嫁他,這是他比不上張丹楓的地方。雲重不同於雲蕾。雲蕾理解張丹楓,從始至終,她對張丹楓都是信任的,這是張丹楓認她為知己的重要原因。而雲重,則必須允許他有個認識的過程。作者很細緻地描寫了雲重對張丹楓前後態度的轉變。個人認為是可以相信的。
前面引用的幾節是站在為國家利益的前提下,使雲重慢慢接受了、認同了張丹楓,而第三十、三十一回“力抗金牌,捨生救良友”就不僅僅為國家利益了。出使的成功,讓雲重自然想到大半是靠了張丹楓的力量。在離開瓦剌的前夕,“歡欣、憂慮、恩怨、愁煩,種種情緒,使他對這不久之前還視為仇人的張丹楓,卻有了一種捨不得分開的感情了。”在這兩回里,讀者基本上把視線集中在脫不花嬌軀填炮口,拚死護檀郎上了。其實,“力抗金牌,捨生救良友;身填炮口,拚死護檀郎”回目一筆並寫,寫脫不花和雲重,一為救情郎,一為救良友,一死一生,同樣可貴,同樣感人。看看:“張丹楓與雲重都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個仍馬不停蹄,一個在大聲呼叫,就在這一瞬間,忽聽得“嗚”的一聲,白煙四散,炮彈打出來了。……雲重尖叫一聲,心頭像被一座大山突然壓下,一切絕望!忽聽得炮聲暗啞,完全不像那在戰場上聽慣的大炮之聲,張目一看,只見那炮彈冒著白煙,只打到距離炮口的三丈之地,在地上滾了幾滾,滾下水溝,竟然沒有爆炸。……雲重大喜如狂,立刻飛身下馬,趕緊拍門,十八名隨從也跟著魚貫而入。額吉多這時縱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再放第二炮!……張丹楓跳下牆頭,打開大門,兩人緊緊相擁,淚眼相對,一切恩恩怨怨都拋在雲外。”每每讀到這段,就掩卷長嘆,感動莫名。張府得以保全,一半是脫不花救的,另一半是雲重救的。最終,雲重在看破自己的政治抱負後,棄官不為,隨妹夫闖蕩江湖,其中的原因,受張丹楓的影響絕對不小。
作者對雲重整個心路歷程的描寫,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從最初痛恨張丹楓,到最後“力抗金牌,捨身救良友”,梁羽生很用心地在篇章中描寫了雲重的轉變。最後兩三回,雲蕾幾乎不再現身。作者把筆墨一轉,轉向雲重。不寫雲蕾,卻寫雲重,實際上是為張雲的結合起了至關重要的鋪墊作用。以雲重心結的開解做鋪墊,張雲結合的可能性就自然多了。
——節選自 蘭若閒趣 《說說萍蹤的結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