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峰寺[廣西桂林市象山區雲峰寺]

雲峰寺[廣西桂林市象山區雲峰寺]
雲峰寺[廣西桂林市象山區雲峰寺]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在我國,被稱為雲峰寺的寺廟有6處,分別為四川省滎經縣雲峰寺、福建浦城雲峰寺、廣東省潮州市雲峰寺、安徽省六安市雲峰寺、山西省介休市雲峰寺以及北京市平谷區雲峰寺。本詞條介紹了四川省滎經縣雲峰寺。

歷史

1.在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長江北岸10公里許的方山南麓.方山四周,群峰環繞,層巒疊嶂,靜謐清幽.峰巔林嵐飄忽,畫意盎然,故又名雲峰山.
2.雲峰寺,位於廣東潮州饒平縣大埕鎮的一片田野上,背依雲峰山的公雞峰,面朝南海的大埕灣,與南澳島遙遙相對。東西兩側,有龍山、虎山拱衛,可謂獨占山川靈秀,氣勢非凡。明崇禎十七年(1644)由大埕人名臣黃錦捐創,1996年2月獲登記開放。

3.雲峰寺—渾源天賜山風景旅遊區。 渾源天賜山風景旅遊景區,距馳名中外的恆山風景區 10 公里,景區面積約 20 平方公里。
天賜山人文景觀,歷史悠久,其雲峰寺廟群區素有“先有雲峰寺,後有懸空寺”之說,從公元 404 年北魏道武帝賜建並賜名“天賜禪林”‘至今已有 1600 多年的歷史。廟群現存殿宇 12 處,佛尊神像 200 多尊。其內雲峰寺北崖鄰谷,分上、中、下三層,以棧道相連,有“二懸空”之稱,明代相國荊藩葛曾為寺題匾“天賜禪林”。甘露寺建在聖水崖轉世池旁,峭壁下,整個景區“儒、釋、道”三教融為一體,博大精深,耐人尋味,歷史香火鼎盛。
天賜山氣勢雄偉,草茂林密,種類繁多,懸泉飛瀑,水流淙淙,山體險峻,怪石林立,尤以佛形、駝形、人形、蝸牛形、柱形、豎琴形等形態各異,獨特的岩形令人稱絕。沿峽有魏曹操戍邊軍窟,楊家將抗遼故址、將軍墓、趙國古長城等古代軍事遺址。
據旅遊景區負責人范居介紹,大同市天賜山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自 2005 年進行開發以來,投入四百多萬元,先後完成景區內基礎設施的開發建設,如:停車場、鑿井、修公路、建畜水池、水、電配送等大項工程,同時有人文景觀區,在棧道安全護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完成鐵欄桿和石胸牆防護工程。

天賜山雲峰寺天賜山雲峰寺

景點

 寺院建高出綠疇約一丈,面積約十畝的平台上,前面有潔白圍牆加橙黃色雕欄環繞。院子北面正中是內山門,上有石刻匾額“雲峰院”三字是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天童寺方丈釋明暘法師親題。寺院的結構是三時模式,中間二層是主體,分前廳、中廳、藏經樓,地面上全鋪磨光花崗岩石板,美觀大方。兩側各有四廳八房朝拱,其間各有伙巷並開有旁門通往前院。整座寺院面積3102平方米,布局嚴密、對稱。中廳設大雄寶殿,是宮殿式結構,高約3丈,寬敞堂皇。廳眷塑有“雙龍乾火寶”,殿頂橫匾“大雄寶殿”,殿中供奉釋迦牟尼等三佛,兩邊羅列十八羅漢,全是名家重塑金身,俱用玻璃龕護。佛像高大莊嚴,光彩照人。藏經樓上的中廳,供奉著周邊地帶唯一的木雕千手千眼觀音,高約2米 ,用以精緻木雕作框架的玻璃龕密罩,金光輝燦,慈祥端莊,給人一種慈悲為懷的感覺。其餘各廳,或作客堂齋廳,或供奉佛門其它菩薩。縱觀全院,樓台殿堂重疊,花木禪房相襯,經聲佛號嘹亮,香菸祥雲繚繞,堪稱佛門勝地,修持佳境。
雲峰院歷經三百餘年的滄桑變化,幾經廢興。至民國末期只剩兩間小平房,一作佛廳、一作僧房。解放後,廳房傾倒,整座院基闢為田園。改革開放以後,黨落實宗教政策,僧人釋光興和善信陳廣青等於1987年募資修建小佛堂僧舍,後由釋耀蓮尼師任住持,與釋耀葉等駐錫。廣結善緣,募捐資金,歷經七載,終於建成結構緊密,寬敞壯觀的梵宇,經政府宗教部門批准為開放的寺院。
雲峰院,以其獨占山川靈秀的地理形勢,以其悠久而耐人尋味的歷史背景,以其既清幽又壯觀的修持環境,吸引著眾多的“三胞”及閩粵邊區的遊人香客來此禮佛參憚、游賞觀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