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金平

雲南金平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轄縣,位於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西接綠春縣,北連元陽縣並隔紅河與箇舊市、蒙自市為鄰,東隔紅河與河口瑤族自治縣相望,南與越南老街省及萊州省接壤,縣城距邊境直線距離7.5公里,擁有金水河國家一類口岸和十里村熱水塘、馬鞍底地西北、金水河隔界3個邊民互市點,屬熱帶季風氣候。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面積3677平方公里,轄13個鄉鎮、 93個村委會4個社區、1151個村民小組及1個農場(轄13個生產隊、4個民族隊),總人口37.13萬人,世居著苗族、瑤族、傣族、哈尼族、彝族、漢族、壯族、拉祜族、布朗族等9個民族。境內風景名勝有金平勐拉溫泉、西隆山自然保護區等,曾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中國最美生態旅遊目的地”等稱號。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公元前111年以前,今金平縣境為 傣族古國“勐達光”(漢譯“ 哀牢國”)屬地。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南夷為牂柯郡”,將勢力伸入“勐達光”(哀牢國)屬地設西隨縣; 今金平縣境屬牂柯郡西隨縣。

公元225年, 蜀漢將西隨縣劃屬 興古郡; 今金平縣境屬興古郡西隨縣。

公元420年, 東晉滅亡,之後的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等中國內地王朝逐步退出雲南高原,陳(南朝)代梁(南朝)後,中國內地王朝徹底放棄雲南高原; 今金平縣境成為傣族土目自治領地。

南詔國時屬通海都督府轄地。

大理國時屬秀山郡大甸地。

元屬臨安廣西元江宣慰司和泥路大甸地,明清屬臨安府建水州(縣)江外十五勐十八土司地之一。改土歸流以前,為建水勐拉刀土司、者米王土司、茨通壩李土司及勐丁張土司地。清雍正八年(1730)7月,臨安府屬迤東道;乾隆三十一年(1766)10月,臨安府屬迤南道;光緒十三年(1887)10月,臨安府屬臨安開廣道。

民國六年(1917)改土歸流,設金河行政區,轄刀、王、李三土司地;設勐丁行政區,轄勐丁張土司地,屬蒙自道。民國十八年(1929)廢道,金河行政區及勐丁行政區直屬於省。民國二十一年(1932)改為金河設治局及平河設治局。民國二十三年(1934)9月1日(1936年7月批准),將兩設治局合併設立金平縣,各取首字故名金平,縣治設於金河。民國三十一年(1942),屬第三行政督察區(駐建水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建水縣)。

1950年屬蒙自專區。1954年1月,設立紅河哈尼族自治區(地級),金平縣劃入紅河哈尼族自治區。1957年11月18日,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正式成立,金平縣劃入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85年6月11日,撤銷金平縣,成立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12月7日自治縣正式成立。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東隔紅河與 箇舊市、 蒙自市、 河口瑤族自治縣相望,西接 綠春縣,北連 元陽縣,南與越南接壤。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面積3677平方公里,縣城距省會昆明477公里,距 紅河州府蒙自135公里。國家級開放口岸金水河距越南封土縣城18公里,距萊州省會三塘市56公里,距越南北部歷史文化名城奠邊府市195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內580公里,距寮國豐沙里省孟買縣城231公里,可直抵越南萊州省會三塘市、奠邊府市,向東南可達越南首都河內,向西經越南西莊口岸可連線寮國豐沙里省。邊境線長達502公里,居雲南第二。擁有馬鞍底地西北、十里村熱水塘和金水河那發3個邊民互市點及66個通道。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

地形地貌

金平縣境內最高海拔3074米,最低海拔105米。

氣候特徵

金平地處滇南低緯高原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帶,雨量充沛,乾濕分明。由於海拔高差殊異,地形複雜,形成十里不同天的特殊氣候。雲嶺山脈呈西南走向,分成哀牢山和無量山,以藤條江為界分為分水嶺和西隆山,形成“二山二谷三面坡”的地貌特徵。多年平均降雨量2330毫米,年均氣溫18°C。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森林面積106.7萬畝,森林覆蓋率為19.7%。植被垂直分布明顯,從海拔105-3074米的垂直帶上,依次分布著熱性闊葉林、暖熱性闊葉林、暖性闊葉林。金平縣人工種植面積較大的有三葉橡膠、大葉茶和杉木。速生珍貴樹種多達50餘種(全省75種),東京龍腦香、被譽為“奇蹟樹”的團花、 桫欏、 長蕊木蘭、 雞毛松等38種珍貴樹種屬國家一、二、三級保護植物。竹子數量及品種繁多,從河谷到高山均有大量分布。此外,香菌、凍菌、木耳、靈芝菌、藥材等特產也較多。

動物資源

截止到2012年,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境內有無脊椎動物43種,脊椎動物291種。其中,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懶猴、蟒等13種,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穿山甲、 水獺等20種。此外,還有觀賞鳥 畫眉、候鳥 灰翅鶇(移雀)、 斑鶇(花移雀),擬態昆蟲--金平巨樹修(加蟲旁)、 褐雲瑪瑙螺等珍貴動物。

水能資源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縣內有藤條江、紅河兩大水系,截止到2010年,水能理論蘊藏量207.4萬千瓦,可開發利用70萬千瓦。

礦產資源

截止到2010年,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已探明的礦藏有鎳、金、銅、鐵、錫等7大類38個礦種。金平黃金儲量豐富,已探明的儲量達25.1噸。金平黃金開採歷史悠久,在清末就開始採金。所產黃金成色好,有“滇金之王”的美稱。

人口民族

2010年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總人口為35.62萬人,少數民族人口為30.42萬人,占總人口的85.54%。其中,苗族人口為8.90萬人,占總人口的24.99%;瑤族人口為4.59萬人,占總人口的12.89%;傣族人口為1.96萬人,占總人口的5.50%。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世居著苗族、瑤族、傣族、哈尼族、彝族、漢族、壯族、拉祜族、布朗族等9個民族。

行政區劃

截止2016年,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轄4個鎮、9個鄉:金河鎮、金水河鎮、勐拉鎮、者米拉祜族鄉、銅廠鄉、營盤鄉、老勐鎮、老集寨鄉、阿得博鄉、沙依坡鄉、大寨鄉、勐橋鄉、馬鞍底鄉。

經濟發展

概況

2011年,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實現生產總值(GDP)234501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0年同期增長1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9505萬元,比2010年增長6.8%;第二產業增加值108606萬元,比2010年增長11.22%,(其中工業增加值77738萬元,比2010年增長10.56%);第三產業增加值66390萬元,比2010年增長14.4%。三次產業的比重為25.4:46.3:28.3,分別拉動經濟成長1.7、5.29、4.01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11年,金平縣農業產值47239萬元,林業產值15216萬元,牧業產值30440萬元,漁業產值2735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220萬元。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10926.5萬元,比2010年增長16.79%,完成糧豆播種面積457849畝,產量達123016噸,完成蔬菜產量35342噸;完成水果產量348004噸,完成肉豬出欄282113頭,肉牛出欄8715頭,肉羊出欄4756頭,完成家禽出欄234.54萬隻,完成肉類總產量24646噸,其中:豬肉比2010年增長6.49%,禽肉比2010年增長5.03%。完成期末大牲畜存欄數為71810頭,期末生豬存欄數為254506頭,家禽存欄14.39萬隻。

截止2011年,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土地資源36.22萬公頃,尚有可開發的土地6.38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7.6%,紅河南岸有極具開發潛力集中連片的熱區土地資源。海拔 800米以下的熱帶地區可種植各種熱帶經濟林果,如橡膠、柚木、龍眼、荔枝、腰果、芒果、柚子、香蕉、甘蔗、咖啡等;海拔800米以上地區可種植茶葉、草果、八角、花椒、核桃、杉木等。海拔1600米以上地區為苔蘚常綠雨林,盛產草果和多種藥材。

金平名特產品眾多,截止2010年,金平縣有草果面積6.8萬畝,也是草果產量最多的縣。金平香蕉種植歷史久遠,無公害香蕉也成為金平香蕉品牌。橡膠也是金平的一大產業,單株產量全國第一。金平民族醫藥獨樹一幟,僅常用藥物就達二三百種。民間醫藥因族而異,以瑤族草醫藥最為豐富,該瑤浴藥已在金平縣開發成功,並經衛生部門批准上市銷售。

第二產業

2011年,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實現工業總產值184808萬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183710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56932萬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36468萬元,實現利稅總額23637萬元,實現利潤總額14736萬元。

2011年,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60279萬元,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89347萬元,比2010年增長8.56%;農村投資59674萬元,比2010年增長217.45%;房地產開發投資11258萬元,比2010年增長59.15%。

第三產業

2011年,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52462.2萬元,比2010年同期增長17.83%。分城鄉看,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39445.1萬元,同比2010年增長18.89%;鄉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3017.1萬元,同比2010年增長14.74%。分行業看,批發業實現2450.8萬元,同比2010年增長11.83;零售業實現44345.9萬元,同比2010年增長18.46;住宿業實現1637.7萬元,同比2010年增長12.58;餐飲業實現4027.8萬元,同比2010年增長17.1。

2011年,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完成邊境貿易總額70210.6萬元,同期增長5.72%。其中:進口2423.3萬元,同比2010年增長17.44%;出口94.6萬元,同比2010年下降92.49%;邊民互市67787萬元,同比2010年增長7.45%。

2011年12月末,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為285692萬元,比2011年年初增長24.72%。其中:儲蓄存款153510萬元,比2011年年初增長24.16%。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金融機構貸款餘額118772萬元,比201年年初增長13.54%。

2011年,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農民期內人均現金收入為2776元,同比2010年增26.18%;2011年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556元,同比2010年增長20.11;人均有糧320公斤,與2010年持平。金平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459元,同比2010年增長18.93%;家庭人均總支出7936元,同比2010年增長27.1%。金平縣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2756元,同比2010年增長12.9%;年平均工資33067元,同比2010年增長12.88%。

社會事業

文化藝術

2008年,金平縣舉辦迎春晚會演出、村級文藝匯演、“昂瑪窩”活動、全縣流行歌曲選拔賽。文藝工作者深入鄉村輔導文藝隊40支850人,演出16場次;參加新農村文藝匯演節目47個,觀眾8萬人次。舉辦金平首屆《水之戀》攝影比賽,徵集到縣內及箇舊、蒙自、石屏等25名攝影愛好者作品85幅,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5月中旬,金河鎮老年藝術團參加第八屆香港國際“金紫荊花獎”音樂、舞蹈、服飾、風采、藝術大賽,其中參賽節目《敬酒歌》獲金獎、《撮泥鰍》獲最高獎和集體組織金獎等三項。

2008年年末,金平縣圖書館有圖書49586冊,全年圖書借閱15136人次。建立圖書室3個,鞏固圖書室8個。開展圖書活動1次,贈圖書443冊。組織電影放映小分隊12個,深入村寨放映,同時組織互助電影放映隊7個,完成電影放映831場次,放映覆蓋率100%,觀眾37.4萬人次。

社會保障

2008年,金平縣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新增城鎮就業人員520人,下崗職工再就業37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7%。轉移農村勞動力7027人。全年參加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人數比比2009年大幅度增加,全面建立城鄉低保制度,城市低保對象1.7萬戶5.04萬人,農村低保對象3.2萬戶7.3萬人,2008年發放城鎮低保金729.81萬元,農村低保金3551.8萬元,發放城鎮困難居民臨時救助金3800萬元。為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加大清欠農民工工資追繳工作力度,2008年內清欠追繳歷年農民工工資229.11萬元。

體育衛生

2008年,金平縣成立全民健身指導協調委員會、全民健身領導小組等機構。同時建立足球協會、羽毛球協會、信鴿協會、釣魚協會、民族特色體育協會等各類社會體育團體、單項協會。年內定期舉辦綜合運動會、行業運動會、年度全民健身活動周系列活動等,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由6%升至12%。

2008年年末,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有醫療衛生機構17個,其中:縣屬醫療機構4個,鄉級醫療機構13個。有在職醫療衛生工作者333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97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9人。有病床392張,平均每千人擁有病床1.19張。有村衛生所85個,鄉村醫生197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83.48%。

民族風情

民俗風情

金平縣各個民族有各自的節日:苗族的花山節,瑤族的盤王節、目蓮節、乾巴節,傣族的男人節、潑水節、金邦節、偏米節,哈尼族的乾拖拖、昂瑪窩、苦扎扎節,彝族的火把節、阿背節(姑娘節)等。在眾多的民族節日裡,者米鄉傣族“男人節”是最為熱鬧的。傳說很久以前,一個蠻族部落在過春節期間,發動一場部落間的兼併戰爭,這時寨子裡成年男人全部參加征戰,等到戰敗蠻族部落軍隊凱鏇返鄉時已錯過了“過年”機會,婦女們為感謝男人們驍勇善戰,保衛寨人的安寧作出的貢獻,即在正月二十九日那天備辦豐盛食品,慰勞勇士們而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從此,此慶祝活動作為傳統一直傳承至今。

名優特產

截止2010年,金平縣有草果,無公害香蕉,橡膠,金平民族醫藥,瑤族草醫藥,民族服飾等名特產。

交通運輸

至2013年12月底,金平縣擁有公路里程4776.87公里,其中,省道206.37公里,縣道594.878公里,鄉道704.5公里,村道3091.65公里,專用道179.48公里。行政村通路率達100%;1130個村民小組已通公路1107個,村民小組通公路(毛路)率達98%,縣、鄉公路硬化率100%。全縣共有824戶貨運業戶,4家客運企業。鄉鎮客車通達率為100%,省道、縣道、鄉道沿線53個行政村通了客運班車。

旅遊景點

金平勐拉溫泉

雲南南部金平勐拉溫泉,溫泉從石洞中湧出,最盡頭大約水深1米多,水汽蒸騰,水溫在50℃至60℃之間,有桑拿的效果。傣族是一個喜愛水的民族。在這裡,男女赤身裸體共浴一池無須設防,中間沒有任何障礙物相隔。在這裡泡溫泉是不需要香皂、洗滌劑的,水中有機礦物質有天然的清潔作用,對於身患疾病的人則起到了良好的治療作用。

西隆山自然保護區

西隆山自然保護區 位於金平縣城南者米鄉南沿,與越南萊州西北部相連,是一處以山樑界碑為界的跨國林區。保護區面積12平方公里,海拔3074米,年平均氣溫15左右。西隆山自然保護區植物有青楓樹、雙扇蕨、黃心樹、藤條、灰竹等珍稀樹種和其他樹種等1000多種;動物有金絲猴、懶猴、長臂猿、棕熊、黑熊、穿山甲、蟒蛇、野象(五十年前曾出沒於林間)等珍稀動物。還有野三七、杜仲、重樓、砂仁、山烏龜、香菌、木耳等林特山珍和南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