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農業大學外語學院

雲南農業大學外語學院

雲南農業大學外語學院,原系雲南農業大學外語教研室,1995年發展成為外語部,2001年成立外語學院。並於同年9月開始招收第一屆英語專業學生。教研組,後為基礎部外語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員工72人,其中專任教師55人(英語教師52人,日語教師1人、法語教師1人,越南語教師1人),教輔及專職管理人員5人,外聘教師10人,外籍教師2人。開設了英語、日語、法語及越南語等四個語種。課程主要面向英語專業及全校其他專業學生。

基本信息

概述

多年來,在學校領導的關心、幫助和支持下,在學院領導的帶領下,通過全體教職員工的不懈努力和艱苦奮鬥,目前學院已取得長足的發展,並正在不斷地發展壯大。

學院下設大學外語部、英語系、小語種教研室、教學評估辦公室、督導辦公室、外語培訓中心、語言實驗教學中心、教學辦公室、綜合辦公室、黨群辦、工會、團委、學生會等部門。外語學院還擁有供教學、科研和管理使用的計算機20餘台;學院的語言實驗教學中心,隸屬學校實驗教學中心,1998年被評為“雲南省高等學校合格實驗室”。到現在為止,已擁有9間語言實驗室,可容納646人。其中多媒體網路教室二間(128座);數位化多媒體教室四間(300座);模擬型語音教室三間(214座)。每年為在校本專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提供優越的外語學習條件和環境。另有調頻發射系統等先進的教學設備。

外語學院負責全校英語專業、非英語專業本科生、專科生大學外語和碩士、博士研究生外語及其後續課程和選修課的教學和統考,還承擔教師外語的提高和職稱外語的考前培訓等教學任務。學院英語系現招有英語專業英語、商務英語等方向學生364人。現已培養了三屆畢業生,總計193人,分別在國際組織、教師、翻譯、公務員、旅遊等行業工作。年終就業率一直在90%以上。學院積極組織參與各項活動,為學生學習和生活提供良好的氛圍。在2003年12月CCTV全國口語比賽中獲雲南省賽區三等獎;2004年3月在全國CCTV暨外研社杯英語專業辯論賽西南賽區三等獎;在2005年7月CCTV全國口語比賽中獲雲南省賽區二等獎;2006年還承辦了“CCTV杯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雲南賽區的複賽並榮獲校“世紀潮”辯論賽冠軍;2007年承辦了雲南省外語學會年會及學校第十一屆“世紀潮”辯論賽。此外,在各種省、校級的科技論文比賽和文體比賽中均獲得了良好的成績。

教師在完成繁重的教學任務之餘,積極開展科研。幾年來,在語言文化研究、大學外語教學與實踐、大學外語教學與測試、翻譯理論與實踐、文學作品賞析等方面公開發表論文78篇,主編、副主編和參編正式出版書籍9部,包括專著1部。目前,完成及在研的省、校級課題18項,參加教育部和農業部課題共3項。近年來,該院3位教師受到省教委獎勵,15人受到學校的獎勵,3項教學成果獲校二等獎,本、專科生參加全國和全省大學英語競賽均獲得較好成績。

外語學院簡介及專業介紹外語學院成立於2001年4月,始建於1958年昆明農林學院外語教研室。學院現有教職員工53人,其中副教授6人、中級職稱18人。長期聘有來自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的外籍教師多名。學院設有大學外語部、英語系、教學測試與研究室、外語培訓中心、語言實驗室和綜合辦公室等部門。外語學院還擁有供教學、科研和網路管理使用的計算機16台;現代化語言實驗室7間,共470座;其中兩間為多媒體網路實驗室;錄音製作室1間;期刊資料室1間;音像資料室1間;多媒體教室2間,共104座。另有調頻發射系統等先進的教學設備。

學院負責全校英語專業、非英語專業本科生、專科生大學外語和碩士、博士研究生外語及其後續課程和選修課的教學和統考,還承擔教師外語的提高和職稱外語的考前培訓等教學任務。學院英語系現招有英語專業英語、商務英語等方向學生256人,學生學習氣氛濃厚,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在2003年12月CCTV全國口語比賽中獲雲南省賽區三等獎;2004年3月在全國CCTV暨外研社杯英語專業辯論賽西南賽區三等獎;在2005年7月CCTV全國口語比賽中獲雲南省賽區二等獎以及在各種省、校級的科技論文比賽和文體比賽中均獲得了良好的成績。

教師在完成繁重的教學任務之餘,積極開展科研。幾年來,在語言文化研究、大學外語教學與實踐、大學外語教學與測試、翻譯理論與實踐、文學作品賞析等方面公開發表論文40餘篇,主編、副主編和參編正式出版書籍10餘本,出版專著1部。目前,在研的省、校級課題10項,參加國家級課題1項,教育部重大課題1項,教育部課題2項。2年來,3位教師受到省教委獎勵,15人受到學校的獎勵,3項教學成果獲校二等獎,本、專科生參加全國和全省大學英語競賽均獲得好成績。

英語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紮實的語言基礎和比較廣泛的科學文化知識的英語高級專門人才。學雲南農業大學外語學院院旗(1張)生主要學習英語語言、文學、歷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英語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良好的技巧訓練,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從事翻譯、研究、教學、管理、商務等工作的業務水平及較好的素質和較強的能力。主要開設綜合英語、高級英語、報刊選讀、視聽、聽力、口語、英語寫作、高級視聽說、翻譯理論與實踐、英美文學選讀、日語/法語等課程。畢業生適宜在外事、經貿、文化、新聞出版、教育、科研、旅遊等部門從事翻譯、研究、教學、管理工作。修業年限四年,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學院領導

院長:資谷生,院長,教授,1965年9月出生,1989年1月畢業於昆明工學院外語系(英語)套用語言學研究生班,隨後即到雲南農大任教,講授過(英語專業和非英語專業)本、專科和(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等層次的英語課程。

主要研究領域:套用語言學、社會語言學、心理語言學、跨文化交際、英漢互譯、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

黨總支書記:楊亮宇,男,白族,1969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雲南劍川人;1993年7月畢業於雲南農業大學獸醫專業,獲農學學士學位;2008年12月畢業於雲南農業大學獸醫專業,獲獸醫碩士學位;2004年晉升為副教授。曾擔任動科院團委書記、尋甸縣金源鄉人民政府科技副鄉長、動科院黨總支副書記、校黨委組織部副部長,現任雲南農業大學外語學院黨總支書記,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獸醫內科學分會理事,雲南省奶業協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

教學上主要承擔研究生的《現代營養代謝病學》、《臨床獸醫專業SEMINAR》以及動物科學、動物醫學本科生《畜牧獸醫行政法學》、《動物檢疫法規》和《動物營養代謝》等課程的主講任務,共指導8名碩士研究生。

副院長:黃雁鴻,副院長(分管教學工作),副教授,英語語言文學學士(上海師範大學,1990),英語教育學碩士(美國南達科他州立大學,2001),西南大學英語教學與課程論在讀博士研究生。從事英語本科生與研究生的英語教學研究工作18年,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英語教學、英語教師發展等。主持校青年基金課題和校教改項目各一個,主持雲南農業大學非英語專業博士生英語課程建設;主研校一類課程建設一項,參加雲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課題一個。參編農業部《大學英語閱讀教程》(第二冊),在各種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篇,其中核心刊物2篇。

黨總支副書記:張吟松,女,白族,1974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雲南保山人,講師。1995年7月畢業於雲南民族大學英語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2002年10月-2003年10月、2004年7-10月、2005年7-10月先後三次作為訪問學者到日本鹿兒島大學進修;2007年獲雲南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學位。曾擔任雲南農業大學國際合作交流處外事科科長、國際教育交流科科長職務,現任雲南農業大學外語學院黨總支副書記。

下屬機構

雲南農業大學外語學院培訓中心

雲南農業大學外語學院培訓中心創建於2001年,是農大外語學院直屬的七個部們之一。培訓中心歷年來一直負責農大外語學院大外部和外語系學生的外語強化培訓,同時還接受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的外語培訓。

中心學生來源主要有兩類:本校的大學生和校外生。近年來,雲南農業大學外語學院培訓中心開設了各種第二課堂的英語學習班,如大學英語四、六級培訓班,英語專業四、八級培訓班,雅思提高班,全國導遊培訓中、英文班,全國商務英語翻譯資格證書口、筆譯班,外台英語聽力突破班,口語班,寫作班,英文電影賞析班,日語班和面向廣大教師及周圍社區居民的少兒英語班等。

教學特點主要課程

培訓部的教學特點是伴隨著全日制學生上課的特點和每周末加每天晚上的外語強化培訓,主要採取小班授課形式和以“學生為中心”的交際教學法,著重幫助學員提高語言交際能力。培訓中心設有英、日、法和越南語四個語種,學制基本以一學期為主(結束後可繼續報讀上一級程度的班)。每周約4-8課時,每學期為18-19周。另可根據學生及委託單位的不同要求靈活設定班級。培訓中心開設了不同程度和多種類型的班,供不同程度和不同要求的學生選擇。主要課程:技能、聽力、口語、閱讀、寫作等。另外,還開設英美文化講座、語法講座、英語角、電影、錄象、外語活動周等教學輔助活動。各語種課程旨在幫助學生提高聽說讀寫技能和語言的交際能力。培訓中心有一支固定的師資隊伍和完整的教學管理體系,師資力量雄厚,絕大多數的教師都曾由國家教育部派遣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日本和泰國等國培訓中心的中外教師和管理人員長期從事大學英語外語強化教學和管理工作,具有豐富的教學和管理經驗。其良好的教學效果和管理水平得到了廣大學生的充分培訓中心使用的外語教材絕大部分是原版教材,另外還有結合中國學生特點自編和選擇的教材。培訓中心教學設備齊全,教學條件優越。有能容納一百餘人的報告廳、八個語言實驗室和一個面向外語學院師生的圖書資料。培訓中心還設有全國商務英語翻譯資格證書(口筆譯)的考點以及全國非學歷旅遊培訓機構的諮詢和培訓點。

專業培養

英語專業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語言基礎和比較廣泛科學文化知識,能在外事、經貿文化、新聞出版、教育、科研、旅遊等部門從事翻譯、研究、教學、管理工作的英語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英語語言、文學、歷史、政治、經濟、外交、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英語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良好的技巧訓練。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從事翻譯、研究、教學、管理工作的業務水平及較好的素質和較強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了解我過有關的方針、政策、法規。

2.掌握語言學、文學及相關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礎知識。

3.具有紮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較熟練的聽、說、地、寫、譯能力。

4.了解我國國情和英語國家的社會和文化。

5.具有較好的英語表達能力和基本調研能力。

6.具有第二外國語的一定的實際套用能力。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閱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的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學科及主要課程:

·主幹學科:外國語言文學

·主要課程:基礎英語、高級英語、報刊選讀、視聽、口語、英語寫作、翻譯理論與實踐、語言理論、語言學概論、主要英語國家文學史、文學作品選讀、主要英語國家國情。

·學制及授予學位名稱:學制四年;文學學士。

·課程設定及畢業學分要求:課內總學時2952學時,184.5學分。其中必修課2040學時,127.5學分,占69.1%;選修課912學時,57學分,占30.89%(專業選修課544學時,34學分;公共選修課368學時,23學分)。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及要求:包括教學實習和畢業論文等內容。

·文化素質與身心素質的培養:實漢語言基礎,強化英語聽、說、讀、寫、譯全面訓練,拓寬知識面,增強鑑賞力,更好地以語言為工具,為我過的改革開放及其發展服務。

·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和競爭能力的培養:在具備英漢語眼基本功的基礎上勇於探索,研究語言學習和習得的有效方法,大膽創新和實踐,具有獨到的見解和想法並藉助所學語言知識及其技能,結合自身的特長,針對社會的需求,創辦和協辦形式多樣的英語培訓、英漢翻譯業務、外事服務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