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自助游

雲南自助游

以最省錢的方法背著包去旅行。自己設計路線,自己安排旅途中的一切,自由、主動、深刻、充滿艱辛和詩意,利用現代文明帶來的便捷,卻又不受商業的蒙蔽和束縛的旅行。自助旅遊不是年輕人的專利,也不是省錢旅遊的代名詞,而成為重要的旅遊趨勢,無論老少,希望享受自由、深入、有特色旅遊的人都會加入自助旅遊的行列。

基本信息

定義

自助游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旅遊方式,就比如自選商場,所有產品(服務)都明碼標價,由遊人根據自身條件(包括時間、預算、身體狀況等等)自由選擇服務組合的旅遊類型。旅遊中所涉及的吃、住、行、游、購、娛,所有事情全由自己搞定,操作起來比較繁瑣,但卻擺脫了從前旅行社預先安排好的行程模式,更加隨心所欲,自由自在,充滿了多元化的個性元素。

發展

自助游是以最省錢的方法背著包去旅行。自己設計路線,自己安排旅途中的一切,自由、主動、深刻、充滿艱 辛和詩意,利用現代文明帶來的便捷,卻又不受商業的蒙蔽和束縛的旅行。自助游是對自己負責的旅行方式,任何事情都要自己承擔,這也就是自助游。最早的自助游是年輕人走出了第一步。他們渴望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享受旅行的快樂,但又付不起昂貴的費用,於是自己背起高過頭頂的背包。為了多玩些的地方,他們絕不輕意花錢,甚至會尋求在機場或車站過夜的可能性。他們通過自助游手冊,知道了如何在旅途中省錢的途徑和方法,對各地的住宿、交通、值得一去的地方也有所了解。他們搭順風車,住便宜旅店,跟人討價還價。從此自助游的概念開始興起。自助旅遊的定義並非限定於一個人的旅行才可名為自助,即使三兩個好友同行彼此照應也可以說是自助旅遊。

旅行特性

仍有很多人對自助旅遊有錯誤的認識,很多人認為自助旅遊是一種省錢的旅遊方式,旅遊內容粗糙,可能會有很多危險,旅館沒有預定會有不安全的感覺。其實,如果深入了解自助旅遊特性,會發現自助旅遊是一種相當精緻有特色的旅遊形態。自助旅遊使所有的花費都可依自己的喜好來支配,行程可彈性調整,又可深入了解當地民情風俗。自助旅遊絕非玩得多、花得少的旅遊方式,而是一種在同一地方花上較多的時間深入了解該地的特色,接觸當地的人與事,看自己想看的東西,走自己想走的路。以下就不同層面來分析自助旅遊的特性:

旅遊方式.

一般旅行團受到團體的限制與成本考慮,因此旅遊方式大多不變,每到一個地方領隊會給旅客一段時間參觀照相,然後就到下一站,儘可能讓旅客看多一點地方。這樣能符合大多數的人對於旅遊的要求,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看最多的東西。其實,這種旅行團的形式本身並沒有問題,只是參加者必須與團體配合,所以讓旅客覺得行動有處處受縛的感覺。此外,領隊為團體行動的統一性與安全性、為避免有任何一個人個別行動造成團體的不便或延誤,往往不願意讓團員單獨行動。

自助旅遊最大的特色就是旅遊內容自主性很強,每個人都有充分的時間來享受旅遊中的趣味,即使是行程安排得恰當的半自助旅遊,都可享受到自由自在的活動與旅遊內容。旅遊內容與行程大多由自助旅行者自行主導是自助旅遊最大的特色,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喜歡山的人可以安排到西藏的喜馬拉雅山或張家界,喜歡海的可以去海南島、青島等地著名的海灘,對於藝術情有獨鐘的人會到北京各大美術館,自助旅遊者可各取所需,笄出不同的行程。

經費控制

很多人認為自助游是一種省錢的旅遊方式,這種說法只說對一半,應該說自助旅遊者可以把旅遊費用完全自我操控,花的每一分錢都在自己的掌握中。一般全包式的旅行團最大方便處是繳了一筆旅費後,就跟著領隊走,不必操心太多食宿問題,相對的對於食宿條件與旅遊內容就不可能自行掌控。因此與其說自助旅遊是一種省錢的旅遊形式,不如說自助旅遊是一種把錢花在自己最想花的地方,事實上自助旅遊的國外購物旅遊的消費絕不比一般觀光團少,省錢的地方在於食宿的安排。

計畫性旅遊

計畫性的旅遊是自助旅遊另一特色。打從開始有自助旅遊的意念起,自助旅遊者就開始做計畫,從衡量自己的時間與財力,自己的興趣與想去的省份,計畫行程,請教去過的人等,這些都是最初步的計畫。到確定初步的行程,開始找尋資訊、安排更詳細的行程等,出發以後,每天還得張羅生活事宜以及安排參觀活動,這都是必要的工作,也都要有計畫才能一一完成。但這並不是就表示,自助旅遊不能隨意而走,如果自助旅遊經驗豐富,應變能力強,只要時間允許,自助旅遊者依然能隨著自己的喜好隨時出發。

相對優勢

自助游是一種更自由、方便的旅遊方式,時間安排可以隨意調整,行程上的遊覽也任你改變主意。由於沒有購物和自費項目,遊客的錢在自由行中可以花在“刀刃”上,最值得看的景點是哪兒,就到哪兒玩,都是自由活動時間。

地理位置

雲南地處低緯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複雜,所以氣候也很複雜。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壓氣流影響形成的高原季風氣候,全省大部分地區冬暖夏涼,四季如春的氣候特徵。

氣候

全省氣候類型豐富多樣,有北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中溫帶和高原氣候區共7個氣候類型。

雲南氣候兼具低緯氣候、季風氣候、山原氣候的特點。其主要表現為:

一是氣候的區域差異和垂直變化十分明顯。這一現象與雲南的緯度和海拔這兩個因素密切相關。從緯度看,其位置只相當於從雷州半島到閩、贛、湘、黔一帶的地理緯度,但由於地勢北高南低,南北之間高差懸殊達6663.6m,大大加劇了全省範圍內因緯度因素而造成的溫差。這種高緯度與高海拔相結合、低緯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緯度增加與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狀況。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溫度,除金沙江河谷和元江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遞增,平均溫度在5~24℃左右,南北氣溫相差達19℃左右。

由於受地形的影響和天氣系統的不同,全省氣溫緯向分布規律中常會出現特殊的情況,這種情況反映了氣候的區域差異和垂直變化。出現了“北邊炎熱南邊涼”的現象。特別是在垂直分布上,因境內多山,河床受侵蝕不斷加深,形成山高谷深,由河谷到山頂,都存在著因高度上升而產生的氣候類型差異,一般高原每上升100m,溫度即降低0.6℃左右。“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表明了“立體氣候”的特點。

二是年溫差小,日溫差大。由於地處低緯高原,空氣乾燥而比較稀溥,各地所得太陽光熱的多少除隨太陽高度角的變化而增減外,也受雲雨的影響。夏季,最熱天平均溫度在19~2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溫度在6~8℃以上。年溫差一般為10~15℃,但陰雨天氣溫較低。一天的溫度變化是早涼,午熱,尤其是冬、春兩季,日溫差可達12~20℃。

三是降水充沛,乾濕分明,分布不均。全省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1100mm,南部部分地區可達1600mm以上。但由於冬夏兩季受不同大氣環流的控制和影響,降水量在季節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極不均勻的。冬季位於“昆明準靜止鋒”的西側,受單一暖氣團控制,降水稀少。夏季受西南季風影響,潮濕悶熱,降水充沛。降水量最多是6~8三個月,約占全年降水量的60%。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節為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20%,甚至更少。不僅如此,在小範圍內,由於海拔高度的變化,降水的分布也不均勻。雲南無霜期長。南部邊境全年無霜;偏南的文山、蒙自、思茅,以及臨滄、德宏等地無霜期為300~330天;中部昆明、玉溪、楚雄等地約250天;較寒冷的昭通和迪慶達210~220天。雲南光照條件也好,每年每平方厘米為90~150千卡,僅次於西藏、青海、內蒙古等省、自治區。

河流水系

雲南省地跨六大水系,具體如下:

太平洋水系:

長江水系金沙江、龍川江、螳螂川(普渡河)、小江、以禮河、牛欄江、橫江、程海、瀘沽湖、滇池等注入東海。

珠江水系南盤江、曲江、可渡河、黃泥河、馱娘江、撫仙湖、星雲湖、杞麓湖、陽宗海、異龍湖等注入南海。

元江(紅河)水系禮社江、綠汁江、把邊江、阿墨江、李仙江、南溪河、盤龍江等注入北部灣。

瀾滄江(湄公河)水系漾濞江、威遠江、曼老江、南臘河、南覽河、流沙河、洱海等注入南海。

印度洋水系:

怒江(薩爾溫江)水系老窩河、枯柯河、南汀河、南滾河、南卡江等注入安達曼海。

伊洛瓦底江水系獨龍江、檳榔江、大盈江、瑞麗江等注入安達曼海。

湖泊

滇池滇池

⑴滇池位於昆明市區南部,被譽為“高原明珠”,是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湖泊、中國第六大淡水湖。湖泊面積311.388k㎡,流域面積2920k㎡,平均水深5.12m,最深處為11.3m,蓄水量為15.931億㎡。蓄水量15.7億㎥,海拔1887m,湖岸線長約200km,屬水資源缺少地區,且年際變化大,存在連續豐水、連續枯水長周期變化的特點。

⑵洱海是雲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位於大理市區北部,湖泊面積252.91k㎡,流域面積2565k㎡,平均水深10.8m,最大水深21.5m,湖面海拔1966m,蓄水量28.8億㎥,多年平均水資源量8.25億㎥,湖岸線長約200km,大小入湖河流117條。洱海流域主要包括大理市及洱源縣的18個鄉鎮。

⑶撫仙湖是我國第二深水湖泊,是雲南省蓄水量最大的湖泊,位於玉溪市澂江縣、江川縣、華寧縣三縣交界處。湖面海拔1722.5m,面積216.6k㎡,流域面積674.69k㎡,最大水深158.9m,平均水深92.5m,蓄水量189.3億立方米,其中大的河道有27條,湖水經海口河流入南盤江。撫仙湖流域包括玉溪市的澂江縣、江川縣、華寧縣三縣的7個鄉鎮。

異龍湖異龍湖

⑷異龍湖位於石屏縣東南部,湖泊面積92k㎡,流域面積360.4k㎡,平均水深約5m,最大水深6.55m,蓄水量1.145億㎥。異龍湖流域主要包括石屏縣的5個鄉鎮。

⑸程海是一個內陸封閉型高原深水湖泊,沒有出流,位於永勝縣西南部,流域面積318.3k㎡,湖泊面積77.2k㎡,平均水深25.9m,最大水深36.7m,蓄水量19.87億㎥,湖岸線長45.1km。地處金沙江乾熱地帶,湖面蒸發量大約是流域降水量的3倍,水量長期入不敷出,導致湖泊水位持續下降,直至九十年代中期“引水補海”工程完工後,湖泊水位趨於穩定。

⑹瀘沽湖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和四川省西南部的兩省交界處,是我國第三大深水湖泊。湖面面積50.8k㎡,其中雲南境內30.3k㎡。流域面積247.6k㎡,雲南部分107k㎡。最大水深93.5m,平均水深40.3m,蓄水量22.52億㎥,海拔2688m,是雲南九個高原湖泊中海拔最高的。瀘沽湖雲南部分屬麗江地區寧蒗縣永寧鄉落水行政村,主要居住著摩梭人、彝族和普米族等少數民族。

雲南省幾大高原湖泊分布在滇中、滇南、滇西和滇西北,分屬昆明市、玉溪市、大理州、麗江市和紅河州;其中滇池、程海和瀘沽湖屬長江水系,撫仙湖、杞麓湖、異龍湖、星雲湖和陽宗海屬珠江水系,洱海屬瀾滄江水系。

高原湖泊從整體上看具有四大功能①支持大都市發展;②支持農業,特別是現代農業的發展;③支持旅遊業的發展;④支持特色產品的開發。

自然資源

雲南省素有“動物王國”“植物王國”和“有色金屬王國”的美譽。全國162種自然礦產中雲南就有148種,其中銅礦、錫礦等有色金屬礦產產量居全國前列。

礦產資源

雲南被稱為“有色金屬王國”。雲南已發現各類礦產150多種,探明儲量的礦產92種,其中25種礦產儲量位居全國前三名,54種礦產儲量居前十位,居全國首位的礦種有鋅、石墨、錫、鎘、銦、鉈和青石棉。雲南礦產資源共有9大類:黑色金屬礦產、能源礦產、有色金屬及貴金屬礦產、化工非金屬礦產、稀有及稀土礦產、特種非金屬礦產、冶金輔助原料礦產、建材非金屬礦產及彩石礦產等。雲南礦產具有種類多、品種全、分布相對集中、富礦優質礦儲量所占比重較大、共生伴生組份多等特點。

水資源

雲南省人均水資源超過10000㎥,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倍。由於地形緣故,雲南的河流落差都很大,蘊藏有巨大的水能資源。雲南省參與的“西電東送”工程大部分的電能都來自環保的水能發電。雲南省降雨充沛,河流眾多,年徑流量達到200k㎥,三倍於黃河。不過,雲南水資源雖然量很大,但在時間上分布嚴重不均,5~10月的雨季水資源充足,旱季則顯得比較匱乏,尤其是雨季開始前的2~4月是雲南水最少的時候,春旱或者初夏乾旱是雲南最頻發的自然災害之一。

動植物王國

雲南幾乎集中了從熱帶、亞熱帶至溫帶甚至寒帶的植物品種。在全國約3萬種高等植物中,雲南已經發現了274科,2076屬,1.7萬種。主要特色物種:望天樹、跳舞草、麗江雲杉、橡膠樹、油棕、三七、馬尾松、雲南松等。

雲南獨特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形成了寒溫熱帶動物交匯的奇特現象。有脊椎動物1737種,脊椎動物中,獸類有300種,鳥類有793種,爬行類143種,兩棲類102種,淡水魚類366種,昆蟲1萬多種。魚類中有5科40屬250種為雲南特有。鳥獸類中有46種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54種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特色物種有:滇金絲猴、綠孔雀、小熊貓、蟒、亞洲象、抗浪魚等。

歷史沿革

遠古時期

雲南、四川、貴州地區的土著居民開始相互遷徙,西南民族共同體“夷”出現了,它主要指今彝語支民族(公元前900~公元前109年),古彝族在雲南地區相繼建立了古滇國、哀牢國等國。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雲南等地區。

封建社會時期

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在雲南東北部設立郡縣,並開五尺道自今曲靖聯繫內地。

前109年,漢武帝派將軍郭昌入滇征服西南夷,設立益州郡和24個縣,郡治滇池縣(今晉寧),開闢通往緬甸和印度的商道,又派唐蒙修復擴建五尺道,更名為“西南夷道”。郡縣制度的推行,推動了雲南各族的社會發展,帶來了中國內地一些先進的生產技術、文化和生產關係。從中國東漢開始雲南全部和今緬甸北部、東部是中國領土。

漢朝征服西南夷時,發現當地有來自“身毒”的商人(今日巴基斯坦的信德省在梵語中稱為“Sindhu”)。

三國時期,雲南地區稱為“南中”,225年,蜀國丞相諸葛亮率大軍降服“南中”大王孟獲。

320年代,爨氏在昆川(今晉寧)稱王,爨(cuàn)氏(見爨族;六詔)統治維持400年。公元七世紀,大約在大唐帝國興起的同時,洱海地區出現了六個類似部落聯盟的民族政權,稱為“六詔”。分別是蒙舍詔、越析詔、鄧賧詔、施浪詔、浪穹詔、蒙嶲(gui 方言念sui)詔,“詔”為夷語, 有“王”或“首領”之意。

唐宋時期,738年,巍山的蒙舍詔部落首領皮羅閣兼併其他五詔,建立南詔國,779年又遷都羊苴咩城。後其子閣邏鳳統一西南及東南亞部分地區,雲南省政權的第一次統一。公元739年,南詔遷都太和城,即今大理市。南詔建立後,不斷向四面擴張,其鼎盛時期曾控制了東至雲南曲靖地區,東南達越南北部,西南直達今緬甸曼德勒,北以大渡河為界,東北抵達今貴州省遵義市一帶的廣大區域。

738年,巍山的蒙舍詔部落首領皮羅閣建立南詔國,後其子閣邏鳳統一雲南及東南亞部分地區。

902年,南詔國權臣鄭買嗣奪位自立,改國號大長和。

930年,東川節度使楊乾貞滅大天興國,改國號大義寧。

937年,段思平滅大義寧,建立大理國,都城大理。疆域包括現在的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緬甸北部地區,以及寮國與越南的少數地區。

元明清時期,1253年,忽必烈派蒙古軍隊統一大理國,並多次派軍深入緬甸中部北部西部東部,1276年建立雲南行省,出現雲南省之名,管轄範圍包括現在的雲南省,貴州省西部,緬甸北部東部中部地區,以及寮國與越南的少數地區,元朝中期後管理雲南省的元朝宗室梁王大力開拓,雲南省管轄範圍包括以上範圍還擴大到泰國北部,是歷史上最大的雲南。元庭遂平定雲南,建立19個萬戶府,下設千戶、百戶,實行蒙古貴族的軍事統治,為後來建立雲南行省奠定了基礎。1280年忽必烈調其子納速剌丁為雲南行中書省右丞。1284年納速剌丁升任平章政事後,進一步集中行省軍政權力,完善行政、軍事和司法,同時“開雲南驛路”,“馳道路之禁,通民往來”,實行軍民屯田,發展經濟文化,是為雲南全省驛傳系統完備和雲南驛現存驛站之始,而雲南驛地處緬甸和中國內地交通要衝,成為了一個較大規模的驛站,派駐有蒙古和色目軍隊保護。至此,“雲南”正式成為我國中央直轄、行省一級的行政區劃名稱和地理名詞,歷經元明清三朝,直到今天,元朝管理雲南為後世的管理雲南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明朝繼承了元朝雲南省的大部分轄地。直到清朝,雲南是中國白銀的主要產區。大批色目人及少量蒙古人移居雲南,形成今天的雲南回族和蒙古族。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大將傅友德、沐英率軍隊在奢香夫人的幫助下攻占雲南,滅元朝梁王。明朝末年,南明永曆皇帝逃亡到雲南。清世祖順治十六年(1659年),派平西王吳三桂追捕永曆。1662年,吳三桂從緬甸抓回永曆皇帝,在昆明絞死。吳三桂駐守雲南。1730年,雲貴總督鄂爾泰在雲南推行改土歸流,為雲南邊境穩定做出巨大貢獻。1732年,雲貴總督鄂爾泰私寶貢茶正式列入《清宮貢茶案冊》,開創雲南進貢茶葉歷史,為雲南著名的茶馬古道、茶馬互市的興起、繁榮、以及雲南普洱茶風靡歐美皇室起到了奠基人的作用。1856~1873年,雲南杜文秀和李文學起義,幾乎占領昆明城以外的雲南全境。晚清時期,英國征服中國清朝藩屬國緬甸,法國征服中國清朝藩屬國越南,清朝無力援助緬甸越南,兩國分彆強迫清朝再次割讓不少雲南土地給緬甸和越南。邊境地區開放了幾處通商口岸:騰衝、蒙自、思茅。1910年,法國投資的滇越鐵路(中國境內部分今名昆河鐵路)通車。1909年,清朝實行新政,雲南編立新軍,成立陸軍講武堂。

清朝以後,1911年10月30日(重陽節),蔡鍔、唐繼堯率新軍發動重九起義,脫離清朝。1915年12月25日,蔡鍔、唐繼堯又在此發動反對袁世凱的護國運動。

民國時期

滇軍在雲南形成割據局面,以龍雲(1928~1945年)為主席的雲南政府統治雲南。

抗日戰爭期間

1938年,付出極大代價的滇緬公路修通,成為中國與境外聯繫唯一的交通線。1942年有10多萬中國遠征軍從雲南進入緬甸配合英軍與日軍作戰,日軍擊敗英軍,沿滇緬公路進至惠通橋,隔怒江與中國軍隊對峙2年。1938~1946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在昆明聯合辦學,稱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1950年2月24日是雲南解放日,這是一個雲南各族人民應該永遠銘記的日子。

編輯推薦

《雲南自助游》:中國最早、最具權威的旅遊指南,堅持出版前由作者親自踩線更新。藏羚羊旅行指南,旅遊·文化·歷史·藝術·思考。

雲南是我國西南邊陲的寶地,境內有千姿百態的地質地貌和美麗無限的自然風光:石林、土林、沙林,地貌奇特;邱北的普者黑可與桂林山水相媲美;劍川、黎明的丹霞地貌,號稱“石頭會開花”;中旬的異彩、卡瓦格博的日照金山,會令人情不自禁地屏住呼吸;而藏在深山中的雨崩村,則讓人流連忘返。除此之外,雲南還有著種類繁多的天然植物和野生動物,堪稱天然植物園和野生動物園。

雲南的美變化莫測,無論哪個季節來到這裡,你都能發現它的迷人之處。

雲南,遊人夢中的香格里拉。

文摘

插圖:

祿豐恐龍化石遺址

大窪恐龍山位於祿豐縣城東北4公里處。在該地晚三疊紀至早侏羅紀(18億年前)的地層中,1936年由卞美年、楊鍾建教授首次發現了恐龍化石,到20世紀末60餘年間,已出土一百多具世界最原始最古老的原蜥腳類恐龍——祿豐龍及中國雙翼龍化石。經研究鑑定,以祿豐龍和卞氏獸為代表,還有大量的鱷類、假鱷類、龜鱉類、獸形類、蜥蜴類和最早期的哺乳類古脊椎動物化石,種類達24屬34種,是世界上最完整最豐富的古動物群之一。

這裡是中國最大的“侏羅紀公園”,山上至今仍能找到零星的恐龍化石碎片,山坡上還有兩隻永遠不再行走的“恐龍”。這兩條完整的恐龍化石,是人工剝離出來的。

既然來到恐龍的老巢,就一定要看一看這些已經永遠凝固了的生命,面對它們,你也許會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受。

祿豐恐龍博物館在縣城的金山南路,距汽車站不遠,這裡展出有當令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恐龍骨架標本,這是有著1.8億萬年的古生物化石。

圖書目錄

話說雲南

精彩雲南

歷史

地理

雲南自助游雲南自助游

氣候

政區

民族

語言

宗教

餐飲

特產

雲南自助游雲南自助游

名人

戲劇和民歌

地圖和書籍

雲南十八怪

旅行計畫

時間預算

費用預算

最佳旅行季節

雲南自助游雲南自助游

交通

住宿

環保

安全

邊境證和邊防檢查

其他實用信息

滇中地區

滇中地區必游

解讀滇中地區

歷史

地理

氣候

雲南自助游雲南自助游

民族

語言

信仰

食品

昆明

交通

住宿

餐飲

其他實用信息

翠湖公園紅嘴鷗

金馬碧雞坊

陸軍講武堂

大觀樓

雲南民族村

世界園藝博覽園

金殿風景區

西山森林公園

筇竹寺

石林

宜良九鄉

東川紅土地

祿勸轎子雪山

玉溪

交通

住宿

撫仙湖

帽天山古生物化石

楚雄

交通

住宿

餐飲

其他實用信息

祿豐恐龍化石遺址

元謀猿人陳列館和元謀猿人化石遺址

土林風景區

黑井鎮

曲靖

羅平油菜花

九龍瀑布

多依河風景區

陸良彩色沙林

大理地區

大理地區必游

解讀大理地區

歷史

地理

氣候

民族

語言

禮儀和禁忌

節慶

最佳旅行季節

交通

住宿

餐飲

其他實用信息

太和城遺址

大理古城

崇聖寺三塔公園

蒼山

洱海

天龍八部影視城

蝴蝶泉公園

將軍洞

喜洲白族民居

周城

花甸壩

巍山縣

洱源縣

劍川縣

賓川縣

麗江地區

麗江地區必游

解讀麗江地區

歷史

地理

氣候

民族

節慶

語言

環保

交通

住宿

餐飲

其他實用信息

麗江古城

束河古鎮

雪嵩村

玉水寨

玉龍雪山

白沙村

拉市海

指雲寺

石鼓鎮長江第一灣

虎跳峽

寶山石城

老君山風景區

九十九龍潭

瀘沽湖

永寧溫泉

扎美寺

滇西地區

滇西地區必游

解讀滇西地區

歷史

地理

氣候

民族

節慶

騰衝

交通

住宿

餐飲

其他實用信息

和順鄉

火山群國家

地質公園

熱海

櫻花谷

北海濕地

國殤墓園

瑞麗

交通

住宿

餐飲

其他實用信息

姐勒大金塔

喊薩奘寺

大等喊民族村

姐告

畹町

熱帶雨林景區——莫里(扎朵景區)

德昂山寨

滄源

交通

住宿

餐飲

其他實用信息

廣允緬寺

滄源崖畫

南滾河自然保護區

翁丁佤族原始村寨

怒江地區

怒江地區必游

解讀怒江地區

歷史

地理

氣候

民族

節慶

宗教

怒江的橋

旅行計畫

交通

住宿

餐飲

其他實用信息

六庫

怒江大峽谷

廢城(知子羅)

僳僳村寨

片馬和駝峰航線飛機殘骸

聽命湖

飛來石

石月亮

徒步獨龍江

丙中洛

香格里拉地區

香格里拉地區必游

解讀香格里拉地區

歷史

地理

氣候

民族

宗教

交通

住宿

餐飲

其他實用信息

香格里拉(中甸)古城

中心鎮公堂

納帕海自然保護區

普達措國家公園

噶丹·松贊林寺

白水台

尼汝

德欽縣

香格里拉大峽谷

千湖山

十二欄桿

雨崩村

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必游

解讀西雙版納

地理

氣候

人文

民族

節慶

最佳旅行季節

交通

住宿

餐飲

其他實用信息

景洪

曼聽公園

民族風情園

橄欖壩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

熱帶植物園

羅梭江竹排漂流

打洛

景真八角亭

曼飛龍佛塔

野象谷

望天樹

基諾山寨

紅河地區

紅河地區必游

解讀紅河地區

地理

氣候

民族

語言

交通

住宿

餐飲

其他實用信息

建水

建水古城

朝陽樓

建水文廟

朱家花園

建水古井

雙龍橋

團山古村

燕子洞

蒙自

住宿

碧色寨

元陽

交通

住宿

餐飲

元陽梯田

新街鎮

箐口

勝村鄉多依樹景區

龍樹壩

攀枝花勐品景區

哈播景區

河口

交通

住宿

瀘西縣阿廬古洞

文山地區

文山地區必游

解讀文山地區

地理

氣候

民族

節慶

交通

住宿

餐飲

其他實用信息

丘北

普者黑風景區

廣南

蜂岩洞村

壩美

雲南印象9

雲南美食23

特色雲南29

路線推薦35

話說雲南42

精彩雲南44

歷史46

地理49

氣候51

政區52

民族53

語言54

宗教55

餐飲55

特產55

名人56

戲劇和民歌59

地圖和書籍60

雲南十八怪60 旅行計畫64

時間預算66

費用預算67

最佳旅行季節67

交通71

住宿75

環保75

安全76

邊境證和邊防檢查76

其他實用信息76

滇中地區78

滇中地區必游80

解讀滇中地區82

歷史84

地理85

氣候85

民族86

滇中民俗和節日87

語言90

信仰90

食品90

昆明91

交通92

住宿94

餐飲95

其他實用信息97

翠湖公園紅嘴鷗100

金馬碧雞坊101

陸軍講武堂102

大觀樓103

雲南民族村104

世界園藝博覽園105

金殿風景區106

西山森林公園107

筇竹寺108

石林108

宜良九鄉110

東川紅土地111

祿勸轎子雪山112

玉溪115

交通116

住宿116

撫仙湖117

帽天山古生物化石118

楚雄119

交通120

住宿120

餐飲121

其他實用信息121

祿豐恐龍化石遺址122

元謀猿人陳列館和元謀猿人化石遺址122

土林風景區123

黑井鎮126

曲靖129

130

九龍瀑布131

多依河風景區132

陸良彩色沙林133

大理地區134

大理地區必游136

解讀大理地區138

歷史140

地理141

氣候141

民族141

語言142

禮儀和禁忌143

節慶143

最佳旅行季節144

交通146

住宿148

餐飲149

其他實用信息150

太和城遺址152

大理古城152

崇聖寺三塔公園155

蒼山156

洱海158

天龍八部影視城159

蝴蝶泉公園159

將軍洞160

喜洲白族民居160

周城162

花甸壩162

巍山縣163

洱源縣164

劍川縣166

賓川縣170

麗江地區172

麗江地區必游174

解讀麗江地區178

歷史180

地理180

氣候181

民族181

節慶184

語言185

環保185

交通186

住宿188

餐飲189

其他實用信息192

麗江古城194

束河古鎮198

雪嵩村199

玉水寨199

玉龍雪山200

白沙村203

拉市海203

指雲寺205

石鼓鎮長江第一灣206

虎跳峽208

寶山石城213

老君山風景區216

九十九龍潭220

瀘沽湖220

永寧溫泉230

扎美寺231

滇西地區232

滇西地區必游234

解讀滇西地區238

歷史240

地理240

氣候240

民族241

節慶243

騰衝245

交通246

住宿247

餐飲248

其他實用信息249

和順鄉250

火山群國家

地質公園253

熱海254

櫻花谷255

北海濕地255

國殤墓園256

瑞麗257

交通258

住宿258

餐飲259

其他實用信息259

姐勒大金塔261

喊薩奘寺261

雲南自助游雲南自助游

大等喊民族村262

姐告263

畹町265

熱帶雨林景區——莫里(扎朵景區)265

德昂山寨266

滄源267

交通268

住宿268

餐飲269

其他實用信息269

廣允緬寺271

滄源崖畫272

南滾河自然保護區272

翁丁佤族原始村寨273

怒江地區274

怒江地區必游276

作者簡介

藏羚羊旅行指南編輯部。2000年底,一群自助旅行者聚集在星巴克,他們分享旅途中捕捉到的陌生與新鮮,交換彼此珍貴的自助旅行經驗。2001年5月,他們將自己親身採集來的信息和真實的旅行感悟集結成書 ,成就了第一批《藏羚羊自助游系列》。該系列保持“作者踩線”的經典傳統,包含自助旅行者所需的完整資訊(旅行示意圖/預算建議/裝備列表/交通說明/住宿餐飲介紹/健康準備/安全問題/實用信息/旅行投訴機構等)。藏羚羊旅行指南編輯部目前有固定作者團隊42人,隸屬於城邦集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