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元江監獄

雲南省元江監獄

雲南省元江監獄(雲南省元江農場)始建於1954年,地處具有“哀牢明珠”、“天然溫室”之美譽的元江縣,年平均氣溫23.8℃。經過幾代人的開拓,現占地面積18000餘畝,可耕地面積9600畝。共有警察工人近千人。機關設有政治處、辦公室、工會、獄政科等近三十個科室,所轄基層單位10個。建獄以來,一直擔負著執行刑罰、維護社會穩定等重大任務,為促進社會發展穩定和地方經濟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基本信息

監獄歷史

雲南省元江監獄雲南省元江監獄
1978年改革開放30年以來,歷屆監獄黨委勵精圖治,認真執行黨的監獄工作方針,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的要求,不斷進行產業產品結構調整,發揮區位自然優勢,大力新修水利設施,先後建成中小型水庫三個,還翻山越嶺參與修建了總長23.6公里的南大溝和18.7公里的東大溝灌溉渠道,各單位都建有抽水站,極大改善了水利灌溉條件,為農業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時不斷尋找新的經濟成長點,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市場需求,調整產業結構。1995年建成銅礦,有償有期使用銅礦資源;1997年建成電站;1999年參與大理至中甸有線寬頻綜合信息幹線網的建設工程;2001年建成茉莉花茶廠。

2004年以來,按照重樹元江監獄新形象的要求,監獄黨委審時度勢,順應市場經濟要求,調整產業結構,加大土地資源的管理和盤活力度,發展花卉栽培產業。元江監獄形成了以室內加工為主,以土地出租、水果種植、花卉栽培、水電、花茶加工等為輔的多元化經濟格局。監獄經濟連年盈利,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辦公、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省廳局黨委的領導下,元江監獄認真履行刑罰執行機關的職能,堅持“懲罰與改造相結合、以改造人為宗旨”的監獄工作方針,切實做到了嚴格、公正、科學、文明執法,為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做出了積極貢獻。

新發展

2012年4月5日元江監獄中心監管區正式通過省局關押驗收,按照省監獄管理局馬局長在會上作出的“元江監獄通過關押驗收後,必須設定為期三個月的高戒備期,同時紮實開展規範化管理活動,縮小軟硬體之間的差距”。的重要指示,元江監獄在5月9日順利搬遷、新監獄投入使用後,就立即採取有力措施、精心組織、周密部署,迅速落實局長的重要指示精神。經過212天的奮戰,2012年12月7日,雲南省監獄規範化管理工作推進會在元江監獄召開,會上,省監獄管理局黨委書記、馬局長作了題為《看齊標桿爭創一流推動全省監獄規範化管理邁上新台階》的重要講話,馬局長在講話中高度讚揚了元江監獄規範化管理工作的突出成就,並號召全省各監獄向元江監獄學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