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民族藥志

雲南民族藥志

《雲南民族藥志》,共收載雲南民族藥物208種,每種藥物均收載了民族藥名、民族藥用經驗,民族藥用部分共收錄各民族驗方1000餘首。

本書簡介

雲南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並素有“職務王國”、“藥材之鄉”的美稱,是我國中藥資源和民族藥資源的重要寶庫。雲南省藥物研究所經過多年的調查研究,編撰出版了《雲南民族藥志》一書,該書共六卷,現已出版發行第二卷。匯集了雲南各個民族的認藥知識和用藥經驗,是一部民族傳統醫藥學的集成之作和比較醫學,也是民族醫學繼承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工程。該書對科研、生產、教學均有較好的實用價值和參考價值,深受醫藥工作者的喜愛和廣大讀者的歡迎。

“苦參,阿昌族稱之為苗那,白族叫它枯角,德昂族叫玉角布熱。白族用根,解毒消腫,彝族用全株、根,清熱利濕,袪風殺蟲,活血化瘀……日前,由雲南省藥物研究所、雲南省民族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編著,匯集雲南各民族認藥知識和用藥經驗的民族傳統醫藥學的集成之作《雲南民族藥志》第一卷出版發行。
《雲南民族藥志》第一卷共收載雲南民族藥物208種,每種藥物均收載了民族藥名、民族藥用經驗,民族藥用部分共收錄各民族驗方1000餘首。每種藥物還附有鮮活植物圖片、植物形態的描述、分布生境和現代研究成果。詳盡的內容,準確的描述,精美的裝禎,這本具有獨特內容和民族風格的民族藥志一出版,就引起了醫藥界人士的高度關注。
雲南是我國中藥資源和民族藥資源的重要寶庫。雲南各民族在與疾病長期的鬥爭中,創造了各自的醫藥學,原生態沿用至今。通過1984年—1989年近5年全省中藥資源大調查,共查明有植物藥6157種、動物藥372種、礦物藥30種,總計6559種,其中民族藥占1000多種。如此多的民族,如此多的民族醫生,如此多的民族醫藥,在全國各省區絕無僅有。在省科技廳等有關部門支持下,省藥物所集多年調查的資料和彩照,匯集眾多專家學者,傾力編著《雲南民族藥志》,分卷出版發行,不但為民族醫藥扶植保護、開發利用打下了良好基礎,同時也為全國各民族地區發掘整理民族醫藥提供了工作榜樣和新鮮經驗。

作者

書籍作者:中國民族醫藥學會會長 諸國本 撰序

雲南藥物研究所 等編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