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文山州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0年設文山專區,專署駐文山縣。轄麻栗坡市及文山、硯山(駐江那鎮)、丘北、廣南、富寧、西疇(駐西灑鎮)、馬關等7縣。

1955年麻栗坡市改設麻栗坡縣。文山專區轄8縣。

1958年4月1日文山專區改設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員會駐文山縣。原文山專區所屬文山、硯山、丘北、廣南、富寧、西疇、馬關、麻栗坡8縣由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領導。撤銷硯山縣,併入文山縣;撤銷麻栗坡縣,併入西疇縣。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轄6縣。

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實行軍事管制,州軍事管制委員會取代州人民委員會。

1961年恢復硯山、麻栗坡2縣。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轄8縣。

1965年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改為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自治州仍駐文山縣,轄文山、廣南、西疇(駐西灑公社)、麻栗坡(駐麻栗坡鎮)、馬關(駐馬白公社)、丘北、硯山(駐江那鎮)、富寧等8縣。

1980年11月25日,將自治州革命委員會改為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各縣也先後恢復縣人民政府。

轄區概況

截至2013年,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轄1個縣級市(文山市)、7個縣(硯山縣、西疇縣、麻栗坡縣、馬關縣、丘北縣、廣南縣、富寧縣)。102個鄉鎮(其中16個民族鄉),947個村(居)委會,15341個村民小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