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暮駐馬林邊

這是誰的林子我想我知道。 望著他的林子灌滿了雪。 林子真可愛,黑暗而深邃。

詩歌原文

這是誰的林子我想我知道。
不過他的房屋遠在村那截;
他不會看見我停在這兒
望著他的林子灌滿了雪。
我的小馬一定覺得很奇怪
附近沒有人家怎么就停歇,
停在林子和冰凍湖面之間
而且是一年最黑暗的一夜。
它搖了搖挽具上的鈴
想問我是不是出了錯。
另外唯一音響是輕風
和茸毛雪片席卷而過。
林子真可愛,黑暗而深邃。
但我有約在先不可悔,
還得走好幾里才能睡,
還得走好幾里才能睡。

詩歌鑑賞

雪暮駐馬林邊》是弗羅斯特最著名的也是他本人最喜愛的一首短詩。全詩用平淡質樸的語言、輕快的節奏描繪了詩人在新英格蘭冬日傍晚雪花繽紛、神秘幽暗的樹林旁駐足觀望、流連忘返的情景,傳達了詩人在生命歷程中小憩時的感受:人生總會面臨一種兩難選擇,是快馬加鞭,投身於那未知的世界,還是沉湎於現狀之中,享受短暫的快樂?詩人對人生的態度是嚴肅的,在完成其人生的使命之前,他是不能投宿安眠的――“但我有約在先不可悔/還得走好幾里才能睡”。
弗羅斯特曾說:“詩歌始於喜悅,而終於智慧。”這首詩從怡人的自然風光開始,又以輕快的節奏和質樸的遣詞漸漸把詩歌推向高潮――“林子真可愛,黑暗而深邃/但我有約在先不可悔”,最後以充滿哲理的句子收尾――“還得走好幾里才能睡”。詩體短小精悍卻包含著完整的敘事要素:“這是誰的林子我想我知道/不過他的房屋遠在村那截”――人物,“停在林子和冰凍湖面之間/而且是一年最黑暗的一夜”――地點、時間,“我的小馬一定覺得很奇怪/附近沒有人家怎么就停歇”――起因,“它搖了搖挽具上的鈴/想問我是不是出了錯”,―一經過,“但我有約在先不可悔/還得走好幾里才能睡”――結果。敘事中同樣含有懸疑:“林子真可愛,黑暗而深邃”,是要下還是離去?在這樣一個雪花紛飛、微風徐徐的傍晚,離開美麗的樹林而奔向艱險未知的前路是需要莫大的勇氣的。而“林子”這一意象是催生兩難選擇的關鍵要素。有評論認為,“樹林”象徵可使人脫離世事紛爭的大自然,對於社會的人來說,它本身既有挑戰性,又充滿原始的自然風情。在美國文史上,“從《捕鹿人》到《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再到《下去,摩西》,‘樹林’在不同時代的作品中頻繁出現,構成了美國文學中的‘荒野’傳統,反映了美國人希望逃離文明、回歸自然的傳統傾向”(翅1J守蘭編著《英美名詩解讀》)。羅斯特秉承了這一傳統。“我”無法忘記林子的主人和“他的房屋”,“我的、馬,,(‘搖了搖挽具上的鈴”提醒“我”不能盡情欣賞“黑暗而深邃”的樹林,而要關注現實生活中尚未兌現的承諾、未盡的義務。儘管前程漫漫、世世事難,“我”也不能永遠徘徊。末尾疊句突出了作者的責任感,也折射了樹林的無窮誘惑力。
這是一首四音步抑揚格短詩,押運格式為aaba bbcb ccdc dcldd,之,節奏輕快,遣詞也非常質樸。弗羅斯特就是靠《雪暮駐馬林邊》這樣的抒情詩為自己贏得了聲譽。可以說,他對詩歌創新的貢獻不僅在於他拓展了抒情詩的主題,而且也更有見地、更成熟地加強了詩歌的樂感。他重視“聲音的意義”,認為在人們讀懂詩歌的語義之前,詩首先;是通過聲音傳達給讀者的。對於他來說,寫詩並非是將語詞填入既有的格律、結構之中,而是在遵循格律的節拍基礎之上,利用聲調的不規則變化,最終達到傳達聲音的意義這一目的。弗羅斯特始終保持他獨創的現代牧歌風格,用詞清新,吸收口語,形式上也樸實無華,“它搖了搖挽具上的鈴/想問我是不是出了錯”,這樣質樸輕快的語言在龐德等人的詩作中很難找到。他嘲笑龐德、艾略特、威廉斯、卡明斯等人的現代主義詩歌實驗,恪守詩歌應該帶來聽覺上的享受並引起想像,而不僅僅是在詩中羅列事物的原則;“他為羅賓遜那種‘滿足於以舊翻新’的創作方式辯護,而且不無諷刺地指出那些‘以新派求新’的詩歌,採取的是‘取消’的辦法:取消標點,取消大寫字母,取消格律、聽覺形象、戲劇性語調、內容、短語、警句、緊湊、邏輯性、連貫性――直到取消才能”;他諷刺當代詩人作詩時“又把減法變成了加法”,將意識形態的理念加於詩歌之上(弗羅斯特著《一條未走的路》)。雖然他對龐德等人的評價有失偏頗,但直到今天,有增無減的讀者群正是被這種清風吹過似的自然風格深深吸引。

作者簡介

羅伯特・弗羅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是20世紀美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和艾略特、龐德、威廉斯、史蒂文斯一起被譽為20世紀美國詩壇五巨擘。與同代詩人相比,弗羅斯特並不多產,更沒有直接描繪現代美國社會,但他贏得的榮譽超過同時代任何一位美國作家:先後四次獲普利茲獎詩歌獎,榮獲包括牛津、劍橋在內的多所大學授予的44個榮譽學銜。在他75歲生日之際,美國參議院通過決議向他祝壽,尊其為民族詩人。1957年,他被艾略特推崇為英美詩人中在世的最傑出的詩人。1961年,在甘迺迪總統的就職典禮上,他應邀朗誦了他的愛國主義詩作《徹底奉獻》。弗羅斯特晚年被美國公眾譽為“聖哲”,並於1958―1959年出任國會圖書館詩歌顧問,此職後正式更名為桂冠詩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