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余柳色圖

雨余柳色圖

明諸生,甲申後為僧,號漸江,一號無智,人稱梅花古衲,俗姓江,名韜,字六奇,後改名舫,字鷗盟,安徽歙縣人。 《雨余柳色圖》奧境奇辟,緬邈幽深,峰巒俊逸,水渚錯落,林木蕭疏,江水遼闊,遠山浮動。 此畫筆墨蒼勁整潔,以細筆為主,兼用側鋒,並用乾筆皴擦,有秀逸清幽之氣。

《雨余柳色圖》是中國清代僧侶畫家弘仁的國畫作品。該畫為立軸,紙本墨筆,縱84.4厘米,橫45.3厘米,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弘仁(1610--1664)[清]僧。明諸生,甲申後為僧,號漸江,一號無智,人稱梅花古衲,俗姓江,名韜,字六奇,後改名舫,字鷗盟,安徽歙縣人。少孤貧,性癖,以鉛槧養母。一日負米行三十里,不逮期,欲赴練江死。母殯後不婚不宦。明亡後清兵進逼徽州時,曾參加反清復明鬥爭,後於武夷山落髮為僧,法名弘仁,字無智,號浙江,又號梅花古衲,數年後重返故里,一心研習畫學。游武夷之幔亭,皈依報親寺古航師為圓頂焉。
《雨余柳色圖》奧境奇辟,緬邈幽深,峰巒俊逸,水渚錯落,林木蕭疏,江水遼闊,遠山浮動。全幅以山、坡為主,圖右綴有幾株垂柳,一座小小木橋;圖左設有幾棟屋宇,遠處畫一道流水。此畫筆墨蒼勁整潔,以細筆為主,兼用側鋒,並用乾筆皴擦,有秀逸清幽之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