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飛溫泉

雞飛溫泉

大自然給予雞飛以特別的恩寵,以其鬼斧神工之筆,把雞飛雕飾得象一座瑰麗迷人的宮殿。這裡奇峰千疊,萬山崢嶸;泉自石罅中出,清光碧溜,沸如春溫。大小泉華狀如石塔、石筍、石桌、石凳、石牛、石矽、石獅、石虎,無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明《順寧府志》曾這樣描繪雞飛:“青峰高聳若擎拳,古來紛披如線織,燠氣熏蒸接太虛,淨質微瑩透石隙。”雞飛溫泉,已成了昌寧縣著名的風景遊覽區。1983年後,黨和政府先後投資200餘萬元,使之樓房幢幢。同時,修築了雞飛河堤850米,溢洪堰10道,對其進行了徹底根治,河水乖順地沿著新河床靜靜流淌。縣衛生局還特地設立了一座雞飛溫泉治療所,修建了有一定規模的沐浴治療室,先後接納和治療了各種病患者數百人。

基本信息

景點簡介

雞飛溫泉雞飛溫泉
雞飛溫泉雞飛溫泉

大自然給予雞飛以特別的恩寵,以其鬼斧神工之筆,把雞飛雕飾得象一座瑰麗迷人的宮殿。這裡奇峰千疊,萬山 崢嶸;泉自石罅中出,清光碧溜,沸如春溫。大小泉華狀如石塔、石筍、石桌、石凳、石牛、石矽、石獅、石虎,無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明《順寧府志》曾這樣描繪雞飛:“青峰高聳若擎拳,古來紛披如線織,燠氣熏蒸接太虛,淨質微瑩透石隙。”

更為令人心馳神往的是,這“宮殿”中的一草一物,一山一石,無不充滿了神奇動人的傳說。據說,很久很久前,在右甸壩雞蛋山下遍布毒泉啞水,土著居民深受其害。為拯求眾生,上天派下兩名大仙點石成塔,指水為泉。這水既可食用,又可治病癒疾。可惜寨內一些紈絝子弟公然在熱水溝屠牛宰狗,洗穢潑污。由此觸怒了天庭,兩大仙趁著雨夜拎起石塔,提起熱泉向南飄然而去。行至甸南90里山間,驚起一對金雞展翅高唱,留下石窩而去。二仙,以為天明在即,石塔和熱泉失手落地。他們一氣之下,把熱泉潑灑於岩縫間,把石塔捏成一男一女,罰其永遠站立,彼此遙望。又向母塔頭上潑了一把髒水,使其變得十分醜陋。只要有不善之一攀附,即會招來暴雨狂風,雞飛溫泉的這個神話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

現實中,拔地而起的公母塔卻是雞飛奇景中的瑰中之寶。雄塔由兩塊巨石相疊而成,高約數丈,上石稍大,橢圓形,如豎立之印章;與下塔相接處由三卵石支墊,風來時則振振有聲,然屹立千載,卻安然無恙。塔頂有一株小樹,高約尺許,葉大如掌,僅四、五片,此樹古已有之,既不生長也不調零,據說,系仙人所植。雌塔玲瓏俊秀,頂端平緩,塔身有泉華凝結的絲紋路,宛若浴後披髮婦女,或如一般披黑褐紗巾的少婦,因不能與郎君團聚,而長期暗自飲泣。傳說中,雌塔小洞中藏有金制煙鍋一支,許多人為得此物,登頂打撈,然而均徒勞而歸。

雙塔身後的山麓,遍布嶙峋怪石,如物似獸,或蹲或伏,光怪陸離。其名稱也特别致,如大、小岩房、飛來石連珠泡、三桿炮、石鐘、石鼓、仙人洞、仙牛廄等。就在這些參差不齊的石罅中,噴出汩汩熱泉,間有迴環百轉的曲折小徑。大石鍋,置於高數丈的岩石頂端台上,有螺鏇台階可至,鍋內水池如湯,即使大旱之午也永不乾涸。小石鍋之水則高達86℃,置雞蛋於其中,稍傾即熟。仙人洞在大石鍋後七、八丈,可游於其中,但需備照明設備。洞口漸下漸寬,至底水分為二,一是熱泉發沸,一是寒泉冷洌,中界小提,僅如掌寬,實乃寄觀。《順寧府志》說,唐宋時就有仙人長浴於此,留有仙家床凳。深鑽洞內,可

雞飛溫泉景區地圖
抵右甸城賣豬場下面。觀音閣內曾有碑文一塊,記述雞飛湯泉之事。雞飛澡塘,一泓熱海,水綠如藍,僅知名的就有雞音閣、青樹塘、蒸塘、魯家澡塘、楊家澡塘等。這些澡塘形狀各異,別具秀色。然而它“絕無砒硫氣,可以愈瘋疾”。每年春天,四鄉八寨、外縣外地來雞飛澡塘治病的人絡繹不絕,雞飛峽谷,猶如趕集赴會熱鬧非凡。溫泉之療效有口皆碑。有一中年年風濕病患者,長期臥床,由擔架抬至雞飛,經一個月沐泉治療、病痛痊癒,能步行歸家,且能參與農活。許多患者,愁眉苦臉而來,滿面春風而歸。據科學鑑定,因泉水中溶解著大量礦物質,如鐵、鈣、錳、鈦、鉬、銅和放射性元素等,利用溫泉的藥物化學作用和泉水的物理作用,對風濕、皮膚等疾病療效顯著。古人做詩讚道:“令人澡沐在塵疴,何異抵園入功德。”

雞飛溫泉,已成了昌寧縣著名的風景遊覽區。1983年後,黨和政府先後投資200餘萬元,使之樓房幢幢。同時,修築了雞飛河堤850米,溢洪堰10道,對其進行了徹底根治,河水乖順地沿著新河床靜靜流淌。縣衛生局還特地設立了一座雞飛溫泉治療所,修建了有一定規模的沐浴治療室,先後接納和治療了各種病患者數百人。

景區特色

大自然給予雞飛以特別的恩寵,以其鬼斧神工之筆,把雞飛雕飾得象一座瑰麗迷人的宮殿。這裡奇峰千疊,萬山崢嶸;泉自石罅中出,清光碧溜,沸如春溫。大小泉華狀如石塔、石筍、石桌、石凳、石牛、石矽、石獅、石虎,無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明《順寧府志》曾這樣描繪雞飛:“青峰高聳若擎拳,古來紛披如線織,燠氣熏蒸接太虛,淨質微瑩透石隙。”

旅遊信息

景區美食

雞飛溫泉餌絲
騰衝餌絲系由洞山鄉胡家灣村人發明,採用當地特產漿米加工製作而成,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了,為騰衝本地和外來客人所普遍喜愛的一種方便小吃。

餌絲一般有煮吃和炒吃兩種吃法。煮吃法是將餌絲切成細絲,用滾水燙熟,加上鮮肉絲或火腿絲、肉湯或雞湯,佐以醬油、蔥花、芫荽及少許酸菜即成。炒吃法是將餌塊卷切成片,雜以鮮肉片、雞蛋、香蕈、西紅柿、豌豆尖或小白菜及其它調料、熱油炒熟而成。這種炒吃法,叫做“炒餌塊”,騰衝人又稱之為“大救駕”。相傳明末清初,南明永曆皇帝奔逃至騰,在疲憊不堪、饑寒交迫之時,得吃騰衝炒餌塊,竟如同吃山珍海味一般,不覺脫口說道:“真乃大救駕也!”“大救駕”之名便由此而來。

如今,騰衝餌絲除鮮餌絲外,還被加工製作成碗裝、袋裝的乾餌絲、快餐餌絲,遠銷各地和東南亞國家,其攜帶和食用都極為方便,成為來騰旅遊觀光者和騰人饋贈賓客的佳品。

景區購物

雞飛溫泉尼諾茶

尼諾茶,因產於保山地區的昌寧縣尼諾山而得名。1987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安東尼奧迪到昌寧考察時,飲此茶後讚不絕口。1988年,斯里蘭卡茶葉專家戈林到昌寧,品嘗後稱之為"茶中精品"。尼諾茶"外形條索緊卷,毫鋒顯露,色綠油潤,湯色清澈明亮,清香鮮爽,葉底嫩勻明亮。"

相傳早在明代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昌寧縣境碧雲寺的僧尼就種植茶葉,品質良好,人稱"碧雲仙茶"。明、清時期又有發展,現存尼諾山附近溫泉鄉有株古茶樹,其栽培年代距今有200餘年。到本世紀二、三十年代,農民開始成片種茶,但由於交通不便,工藝落後,發展緩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發揮全縣70%地區的宜茶優勢,大力發展茶葉生產,至1990年全縣茶園面積達11餘萬畝,1983年昌寧縣被推薦加入全國七省、市茶葉技術推廣網路,1985年被列為與浙江富陽、福建安溪、安徽岳西齊名的全國四個優質茶葉基地縣之一。

尼諾山地處低緯高原山地,空氣清新,日光充足,山巒重疊,雲霧多,霧期長,每當秋末春初雨水稀少季節,尼諾山周圍壩區河谷地帶多被白霧籠罩;這裡土地肥沃,沙質黃壤,結構鬆散,通風透水,從而形成尼諾茶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尼諾茶就是以尼諾山一帶出產的大葉種茶為原料製成的。

尼諾茶是精選春茶"一芽二葉"的鮮葉,經過殺青、揉捻、乾燥、分篩、揀剔、等各道工序精工製成。據鑑定,尼諾茶的胺基酸含量382.9毫克/克,比同等大葉茶含量高40%左右,水浸出物48.41%,兒茶素為145.8毫克/克。飲用尼諾茶能生津止渴,興奮提神,調節血壓,能促進脂肪消化,防止亞硝酸在人體內合成;能消食健胃,明目清心,被人們譽為"健身美容茶"。

特別提示

四季溫暖如春,全年溫差較小,市區年平均氣溫在15℃左右,最熱時月平均氣溫19℃,最冷時月平均氣溫7.5℃。但但一日之間有四季。尤其是春、冬兩季,早晚氣溫一般比較低,所以旅行者最好能準備幾套保暖的衣服,以備不時之需。

景區交通

可乘計程車,在保山城內3元,在騰衝城內5元(晚10點以後10元),出城費用另計。

附近景點

姚關恤忠祠

雞飛溫泉姚關恤忠祠

滇西施甸縣姚關鎮外的龜山,林木蔥茂,風景秀麗,其西麓有著名的恤忠祠,習稱“鄧將軍柯”或“忠烈祠”。又有一亭翹然而立,其中護存著名碑《恤忠祠記碑》。碑高2.60米,寬0.95米,恭楷直書,33行,行98字,全文2500字左右。


昌寧小橋溫泉

小橋溫泉距昌寧縣城16公里,途經龜山白塔、蝙蝠洞、深山峽谷—一線天景區,田園相連,山村秀麗;岩峰迭起,蔥蘢俊秀。小橋、流水、煙村、溪山,宛若一卷瑰麗的中國畫。小橋溫泉以清澈透明的一泓熱泉和豐富的物產吸引著南來北往的客人。古道從小橋穿過,自古以來向賈不絕於途。

天保口岸

麻栗坡縣東南面與越南河江省5個縣接壤,國境線長277千米。天保口岸為國家級一類口岸,天保(船頭)距縣城40千米,至越南河江省會23千米,至越南首都河內340千米。

保山龍潭寺

雞飛溫泉龍潭寺

龍潭寺,距昌寧縣城5公里,原稱龍王廟,由“龍潭古剎”“龍潭碧池”和“望山聽泉亭’,等3個景點組成。景色絕佳,空氣清爽,是一處富有山野情趣的遊覽勝地。 龍潭寺建在龍潭山腰上,周圍林木蓊鬱,山下一股清泉從崖縫裡湧出,匯集成龍潭。


李根源故居

李根源故居位於縣城西部大盈江畔疊水河村中的“疊園”,系國民黨元老、著名愛國人士李根源先生在騰衝的故居,1946年興建,1947年落成,為土木結構庭院式建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