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籠[衡南縣下轄鎮]

雞籠[衡南縣下轄鎮]
雞籠[衡南縣下轄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雞籠 雞籠鎮位於衡南縣西部,距衡陽市區39公里。原名馬橋,古時有個號稱“陶十萬”的人,在離馬橋1華里的交通要道口,開設一商店,專做雞生意,又編織雞籠,遂成集市,故名雞籠街。湘桂鐵路築成後,在此設站,名“雞籠街”車站,從而代替了“馬橋”的稱呼。 西與祁東縣交界,總面積107。68

雞籠鎮位於衡南縣西部,距衡陽市區39公里。原名馬橋,古時有個號稱“陶十萬”的人,在離馬橋1華里的交通要道口,開設一商店,專做雞生意,又編織雞籠,遂成集市,故名雞籠街。湘桂鐵路築成後,在此設站,名“雞籠街”車站,從而代替了“馬橋”的稱呼。

西與祁東縣交界,總面積107。68

平方公里。雞籠人傑地靈,曾擔任20餘年縣令,精於金石鑑賞,工於詩、書、畫,著有《摘吏臆說》、《金石考》的符翁,中共第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左崇義等一批傑出人才就生於斯,長於斯。

雞籠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景色十分迷人。境內南嶽七十二峰之一的歧山,遠看山巒婉蜒曲折,群峰突兀,象條青黛色的帶子橫系衡南西部,近看,怪石嶙峋,修竹挺拔,古樹參天。山上有眾多名勝古蹟。遠近聞名的古剎——萬壽仁瑞寺,廟宇重疊,曲徑通幽,氣勢雄偉壯觀。寺內有清慈禧欽賜匾額一塊,古碑刻10餘塊,寺外有古墓家30餘座,其中普同塔內完整保存五、六百僧老的骨灰罈,故有普同塔內藏千僧之說。更有那極具傳奇色彩的 尖咀鰓、蛤喚岩、高普和尚塔、仙人跡、仙人船、仙人棋、仙人定、千人鍋等古蹟,常使文人墨客駐足,遷客騷人感懷賦詩。整個歧山,春天鳥語花香,煙霧繞繞,夏日涼風習習,清爽可人,秋天綠里耀紅,霜酒醉秋,冬天珠堆玉砌,山舞銀蛇,令人流連忘返。

曾以“皮鞋之鄉”聞名的雞籠鎮,形成了以米機及其配件、系列工業布及其製品、水泥和建築為主的支柱產業。雞籠鎮交通十分便利,國道322線穿境而過,湘桂鐵路橫貫其中,鎮內村村通公路。郵電通訊設施完善,全鎮於1994年開通了程控電話,可足不出戶與世界各地取得聯繫,收集信息。電力資源豐富,1999年建成3.5伏變電站、電力資源豐富。物產豐富,盛產山大豆、花生、油茶、茶葉、無花果、柰李、柑桔、桃子、香柚等。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花崗岩、石灰石、石煤。林業以出產楠竹、馬尾 松、國外松為主。

雞籠街自古就是衡陽市西部商品集散地,商業繁榮,祁東、衡陽、廣西等地商賈多會於此。雞籠鎮的諸多優勢,為經濟騰飛插上了翅膀,為迎接更大範圍的開放和更大規模的建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是經商辦廠的黃金寶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