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眼膏

雞眼膏

雞眼膏是由沙參、丹參、半夏、冰片、烏梅等組成的膏劑(外用);主治:治療雞眼,跖疣,尋常疣,瘊子。用法用量:將本膏劑取適當塗抹患處,紗布包紮,每5日一次。

基本信息

雞眼膏簡介

【名 稱】雞眼膏 
【組 成】沙參、丹參、半夏、冰片、烏梅
【性 狀】 膏 劑(外用)
【功能主治】治療雞眼,跖疣,尋常疣,瘊子
【用法用量】將本膏劑取適當塗抹患處,紗布包紮,每5日一次。
【方 解】本方劑中薑黃破血行氣,用於風濕肩臂疼痛,跌扑腫痛;大黃涼血解毒,逐瘀通經;黃柏治療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蒼朮治療腳氣痿躄;厚朴有抗潰瘍的作用;甘草治療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等症;天南星能祛風定驚、消腫散結;白芷、天花粉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消腫排膿之功效。
【方 源】武漢盧氏腳病修治所
【臨床套用】雞眼,是由於局部皮膚長期抗體受到擠壓摩擦而造成增生的角質層,形如圓錐體嵌入皮內,尖頂突入真皮中壓迫神經末梢,局部一旦受壓或受擠就會引起明顯的疼痛。圓錐的底在皮膚表面為一圓形或橢圓形,淡黃色質硬的斑境界清楚,一般如黃豆大小。
【療 效】本研究所通過對56例使用淘寶上“盧氏雞眼膏”,治療和跟蹤,經過15天治療,48例全愈,4例顯效,2例有效,2例無效,總有效率96.4%。
【注意事項】  
1.勿口服,存放兒童觸及不到地方。
2.忌食辛辣食物。
3.本品適用於雞眼,跖疣,尋常疣,瘊子。
4.注意使用期間儘量不要見水,並保證包紮的膠布不要脫落。
【藥方整理】盧氏腳病研究所雞眼症狀
雞眼(corn;clavus) 雞眼
一般長於腳上,也有長在手、胳膊上等。主要因摩擦擠壓而形成的小圓硬塊,形態像雞的眼睛,按壓有疼痛!又稱“肉疔”。常生長於足趾及足底前端。本病多因穿過緊的鞋子或足骨原來就有畸形,致使足部皮膚長期受刺激而引起。雞眼為圓椎形角質增生硬結,數目不定,根部深陷、皮膚增厚、頂端凸突,常因疼痛而影響行走。
雞眼就是局部皮膚角質層增生,常常發生在足底、趾間、趾背和小趾外側等。長期受摩擦和壓迫的部位。鞋子不合腳或過緊是引起雞眼的常見原因。雞眼一般只有黃豆大小,稍高於皮膚,中央呈淺黃色,周圍顏色深一些,因為它長得像雞的眼睛,而得名為雞眼。雞眼的主要症狀是疼痛,特別在走路時更加明顯。雞眼治療比較困難,不易根治。目前最好的辦法是西藏紫草露治療。

雞眼病因

病因雞眼是由長期摩擦和受壓引起的圓錐形角質層增厚,有角質中心核,尖端深入皮內,基底露於外面。多見於青年人或小孩,好發於足底及足趾,患者站立或行走時,雞眼可壓迫局部的感覺神經,而引起劇烈的疼痛,致使病人走路艱難,當去除局部壓迫或摩擦的病因後,多數雞眼可逐漸變軟,恢復為正常皮膚。

雞眼診斷

診斷 根據發生在掌跖,呈角質增生性損害,不難診斷。雞眼與胼胝的主要鑑別點是:雞眼為呈倒圓錐形角質 雞眼
增生,行走時疼痛明顯;而胼胝為扁平片狀角質增厚,範圍較廣,一般不痛。雞眼與胼胝需與跖疣鑑別:跖疣可散發於足跖各處,不限於受壓部位,可多發,損害如黃豆大小,表面角質增厚,用刀削去表面角質層,可見自真皮乳頭血管滲出血細胞凝成的小黑點的角質軟芯。
雞眼臨床特點:
1.好發於足跖前中部、跖側緣或足跟;
2.皮損為針頭至蠶豆大小、邊界清楚的淡黃色角質性丘疹,可見圓錐形角質栓;
3.疼痛劇烈。

雞眼膏中藥成分

沙參

沙參,別名南沙參、泡參、泡沙參,為桔梗科沙參屬植物四葉沙參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 Fisch.A. berticillata (Pall.) Fisch.、杏葉沙參A. axilliflora Borb A. stricta Miq.或其同屬植物,以根入藥。秋季刨采,除去地上部分及鬚根,颳去粗皮,即時曬乾。清熱養陰,潤肺止咳。主治氣管炎,百日咳,肺熱咳嗽,咯痰黃稠。

半夏

葉出自塊莖頂端,葉柄長6~23厘米,在葉柄下部內側生一白色珠芽;一年生的葉為單葉,卵狀心形;2~3年後,葉為3小葉的複葉,小葉橢圓形至披針形,中間小葉較大,長5~8厘米,寬3~4厘米,兩側的較小,先端銳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光滑無毛。
肉穗花序頂生,花序梗常較葉柄長;佛焰苞綠色,長6~7厘米;花單性,無花被,雌雄同株;雄花著生在花序上部,白色,雄蕊密集成圓筒形,雌花著生於雄花的下部,綠色,兩者相距5~8毫米;花序中軸先端附屬物延伸呈鼠尾狀,通常長7~10厘米,直立,伸出在佛焰苞外

冰片

冰片,又名片腦、桔片、龍腦香、梅花冰片、羯布羅香、梅花腦、冰片腦、梅冰等,是龍腦香科植物龍腦香的樹脂和揮髮油加工品提取獲得的結晶,是近乎於純粹的右鏇龍腦。亦有用化學方法合成。其可用於用於閉證神昏、用於目赤腫痛,喉痹口瘡、用於瘡瘍腫痛,潰後不斂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