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油菌狀靈芝

雞油菌狀靈芝分布在中國貴州,它表面最初黃褐色,後呈紅褐色或紫褐色,菌蓋小,呈雞油菌狀。

基本信息

概述

中文學名 雞油菌狀靈芝
拉丁學名 Ganoderma
定 名 人 M.H.Liu

形態描述

擔子果一年生,有柄,近木栓質。菌蓋近雞油菌狀,中部稍下四,直徑2.5-4.3cm,厚0.3-0.8cm,表面最初黃褐色,後呈紅褐色或紫褐色,有似漆樣光澤,有時為鐵鏽色的擔孢子所覆蓋,有不明顯的同心環溝和縱皺,邊緣波浪狀,較薄,稍內卷,下邊有狹窄的白色不孕帶;菌肉幼時呈均勻白色,近菌管層淡褐色,2-5mm厚,趨向邊緣漸漸變薄;菌管長1-2mm,褐色,沿菌柄下延;管口近圓形;孔面白色到灰白色,每毫米3-4個。菌柄9-12cm長,4-9mm粗,紫褐色到紫黑色,有強的似漆樣光澤,中生或偏生,近圓柱形,粗細不均勻或有些扁,有時扭曲。<bR> 皮殼構造擬子實層型。<br> 菌絲系統三體型:生殖菌絲透明,薄壁,3-4μm粗;骨架菌絲褐色,厚壁,分枝,4.6-5.9μm粗;纏繞菌絲淡褐色,厚壁到實心,分枝,1.3-2.9μm粗。<br> 擔孢子卵圓形,雙壁,外壁透明,平滑,內壁有清楚的可相互連線的小刺,具油滴,11-14.3×7.2-9.1μm。

分布

中國分布 貴州安順(54110)模式。
世界分布 中國
模式產地 中國(貴州)。

討論

以上描述系按原始描述翻譯而成。此種的特點是菌蓋小,呈雞油菌狀,菌柄中生或偏生,菌管下延,擔孢子較大,內孢有明顯的相互連線的小刺。作者承認此種,認為其擔孢子較大並有相互連線的近似網紋的紋飾,容易與同屬其他種類相區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