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毛信[信件]

雞毛信[信件]

雞毛信源於“羽檄”,“羽檄”:這是古時徵調軍隊的文書,上插鳥羽表示緊急,必須速遞。

雞毛信

jīmáoxìn
〖amessagewithafeatherattachedasasignofurgency〗舊指需要迅速傳送的公文、信件,上面插上雞毛

相關知識

雞毛信源於“羽檄”。
“羽檄”: 這是古時徵調軍隊的文書,上插鳥羽表示緊急,必須速遞。《漢書•高帝紀下》:“吾以羽檄征天下兵。”顏師古註:“檄者,以木簡為書,長尺二寸,用徵召也。其有急事,則加以鳥羽插之,示速疾也。”
“羽檄”又叫做“羽書”:
虞羲《詠霍將軍北伐》詩:“羽書時斷絕。”杜甫《秋興》詩:“直北關山金鼓振,征西車馬羽書馳。”
到後來有其名而無其實:
沈括《夢溪筆談》:“ 驛傳舊有三等:曰步遞、馬遞、急腳遞。急腳遞最遽,日行四百里,惟軍興則用之。熙寧中,又有金字牌急腳遞,如古之羽檄也。”可知此時已不真用羽毛,而且名字也已不用“羽檄”了,“羽檄”只是“古”時候的名字。
到清朝,“羽檄”這個名詞又大量使用了:
“袁簡齋六十三歲乃生子。時有族弟某觀察,在蘇州勾當公事,接江寧方伯陶公羽檄,意頗驚駭。發之,但有紅簽十字曰:‘令兄隨園先生已得子矣。’”但是,不知這個“羽檄”插了羽毛沒有。
到太平天國時期,確確實實是插了羽毛,而且就是雞毛!清人陳其元庸閒齋筆記》說:
“曾文正公碩德重望,傳烈豐功,震於一時;顧性畏雞毛,遇有插羽之文,皆不敢手拆。辛未十月,到上海閱兵,余供張已備,從者先至,見座後有雞毛帚,囑去之,謂公惡見此物。不解其故。公姻家郭慕徐觀察階告余云:‘公舊第中有古樹,樹神乃巨蟒。相傳公即此神蟒再世,遍體癬文,有若鱗甲。每日臥起,床中必有癬屑一堆,若蛇蛻然。然喜食雞肉,而乃畏其毛,為不解耳。’後閱《隨園隨筆》,言:‘焚雞毛,修蛇巨虺聞氣即死,蛟蜃之類亦畏此氣。’乃悟公是神蟒轉世,故畏雞毛也。”
抗日戰爭時期,共產黨的抗日武裝用雞毛信傳送緊急信息,這在電影《雞毛信》(不是《小兵張嘎》)中已經藝術化地表現了。但是,電影的表現反而使人們誤因為是作者虛構的,有些人以為雞毛信就是起源於電影!其實前段時間中央電視台的《鑒寶》節目,有位來賓出示了一件抗戰時期雞毛信的實寄封!
這是中國郵政史上唯一的一件雞毛信的實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