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尿草

雞尿草,學名蜀漆,別名雞屎草、鴨屎草、鴨尿草、七葉,功效除痰;截瘧,主治症瘕積聚,瘧疾,氣味辛、平、有毒。根據現代的臨床實踐,蜀漆的抗瘧作有比常山強。

植物形態

灌木,高1-2m。小枝綠色,常帶紫色,無毛,或稀被微柔毛。葉對生;葉柄長1.5-2cm;葉形變化大,通常橢圓形、長圓形、倒卵狀橢圓形,稀為披針形,長5-10cm,寬3-6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密的鋸齒或細鋸齒;中脈上面凹陷,側脈彎拱向上。傘房花序圓錐形;頂生,有梗;花藍色或青紫色;花萼倒圓錐狀,萼齒4-7;花瓣4-7,近肉質,花時反卷;雄蕊10-20,半數與花瓣對生,花絲扁平;子房下位,花柱5(4-6),初時基部合生。漿果藍色,有多數種子。花期6-7月,果期8-10月。

考證

1.《吳普本草》:蜀漆如漆葉,藍青相似,五月采。

2.《別錄》:蜀漆,生江林山川谷及蜀漢中,常山苗也。五月采葉,陰乾。

3.《唐本草》:蜀漆,日微萎,則把束暴使燥,色青白湛用,若陰乾,便黑爛郁壞矣。

4.《本草衍義》:蜀漆,常山苗也,治瘧多吐人,其他亦未見所長。

5,柯韻伯《傷寒來蘇集》: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中提到“蜀漆不見本草,未詳何物,諸雲常山苗則謬。”

《神農本草經》之蜀漆

味辛平。
主瘧及咳逆,寒熱,腹中症堅,痞結,積聚邪氣,蠱毒,鬼注(舊作,御覽作蛀)。生川谷。
吳普曰:蜀漆葉,一名恆山,神農岐伯雷公辛有毒,黃帝辛,一經酸,如漆葉藍青相似,五月采(御覽)。
名醫曰:生江陵山,及蜀漢中常山,苗也,五月采葉,陰乾。
案廣雅云:恆山蜀漆也。范子計然云:蜀漆出蜀郡。

主治

截瘧

截瘧諸湯:用常山三兩、漿水三升,泡一夜,煎取一升。發病前一次服完,能吐為好。

又方:用常山一兩秫米一百粒,加水六升,煮成三升,分三次服(先一夜、未發時、臨發時各一次)。

又方:常山(酒煮後曬乾)、知母、貝母草果各一錢半,加水一杯,煎半熟,五更時熱服。藥渣泡酒,發病前取飲。

截瘧諸酒:用常山一兩,酒一升,泡二、三日後,分三次服完:清早一服,過一會再服,發病前第三次服。

又方:治間日瘧:常山一錢二分、大黃二錢半、炙甘草一錢二分,加水一碗半,煎至五成,叫做“醇”,發病日蝗五更溫服;原藥再加水一碗,煎至五成,叫做“”,未發病之日溫服。此方名“醇湯”,甚驗。

又方:治久瘧不止:常山一錢半、檳榔一錢、丁香五分、烏梅一個,酒一盞,泡藥一夜,五更時飲下。一服便止,永不發病。

截瘧諸丸

截瘧諸丸:常山三兩,研為末。加雞蛋白和成丸子,如梧子在。瓦器內煮熟,取出曬乾收存。每服二十丸,竹葉湯送上,五更一服,天明後一服,發病前一服,此方名“恆山丸”。數年不愈的瘧疾,服兩劑即愈;一月左右者,只須一劑。

雞尿草 雞尿草

又方;常山搗成末,取三兩,黃丹一兩,加白蜜共搗勻,做成丸子,如梧子大。病發前服三丸,過一會再服三丸,臨歸病時又服三丸,酒送下。此方名“丹砂丸”。

又方:常山二兩、黃丹半兩、烏梅(連核瓦焙)一兩,共研為末,加糯米粉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涼酒送下。先一夜一服,天明時一服,午後才進食,此方名“黃丹丸”。

又方:用常山三兩、知母一兩、甘劃昱兩,共研為末,加蜜和丸,如梧子大。發病前服十丸,稍後服七丸,再後服五、六丸。

又方:治一切瘧,用常山四兩,炒存性,草果二兩,炒存性,共研為末,加薄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臥時服五十丸,冷酒送下。五更時再服一次。忌鵝羊熱物。此方名“瞻仰丸”。

又方:常山八兩,酒浸後先蒸後焙,加要檳榔二兩,生研末,攔糊作丸,如梧子大。如上方服法服丸子,此方名“勝金丸”。

又方:常山、檳榔各一兩,生研,加穿山甲的甲片(煨焦)一兩半,共三工業區末。以糯米粉和末做成丸子,如綠豆大,黃丹為衣。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服法同上此方名“二聖丸”。

牝瘧(只寒不熱)

雞尿草 雞尿草

用蜀漆(洗去腥) 雲母(燒二日夜) 龍骨(等分),共研為末。每服半

錢,臨發病之昌早晨

一服,發病前再一服,漿水調下。如系溫瘧(熱多於寒)又加蜀漆一錢,此方名“蜀漆散”。

牡瘧(只熱不寒)

用蟓漆一錢半、甘草一錢、麻黃二錢、牡蠣粉二錢,先以水二杯,煎麻黃、蜀漆,去沫,再將其餘各藥倒入同煎至一杯,未發病前溫服,得吐則瘧止。

妊娠瘧疾

用常山(酒蒸)、石膏(煅)各殘,烏梅(炒)五分,甘草四分,加水一碗、酒一碗泡一夜,天明時溫服。

小兒驚風暴死

用蜀漆(炒)二錢、牡蠣一錢二分,漿米煎服。吐出痰涎即愈。此方名“千金湯”。

附方:根據現代的臨床實踐,蜀漆的抗瘧作有比常山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