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副傷寒

雞副傷寒

雞副傷寒是由雞傷寒沙門氏菌引起的一種急性或敗血性傳染病。各種日齡的雞均可發病,以產蛋雞最易感。雞副傷寒是由多種能運動的沙門氏菌所引起的雞的一種傳染病。本病主要經卵傳遞,消化道、呼吸道和損傷的皮膚或黏膜亦可感染,鼠、鳥、昆蟲類動物常成為本病的重要帶菌者和傳播媒介,雛禽感染後發病率最高。

基本信息

疾病簡介

病雞盲腸內有灰白色的乾酪樣栓子病雞盲腸內有灰白色的乾酪樣栓子

雞副傷寒(paratyphoid Infections)是由帶鞭毛能運動的沙門氏菌引起的疾病,各種家禽和野禽均易感,家禽中以雞和火雞最為常見。本病不僅在各種類型的幼齡家禽造成大批死亡,而且由於其慢性性質和難於根除,往往在養禽業引起嚴重經濟損失。研究資料表明75%的雞群在其生命的某個階段都感染一種或多種血清型的副傷寒沙門氏菌。

病原學

病雞盲腸腫大變粗,呈蚯蚓狀病雞盲腸腫大變粗,呈蚯蚓狀

引起雞副傷寒的沙門氏菌是血清學上相關的革蘭氏陰性桿菌,不產生芽胞。大小通常為0.4~0.6µm×1~3µm,它們偶爾可形成短絲。禽副傷寒沙門氏菌正常帶有周鞭毛,能運動,但在自然條件下也可碰到帶或不帶鞭毛的不運動的變種。本病原體為兼性厭氧菌,易於在普通肉湯或瓊脂上生長,最佳培養溫度為37℃。在密封玻璃安瓿半固體瓊脂中的副傷寒沙門氏菌,在室溫下保存40年仍有活力。在瓊脂培養基上的典型菌落為圓形、稍隆起、閃光而邊緣光滑。菌落大小為1~2mm,依分散的程度而定。有時可看到粗糙菌落。

流行病學

沙門氏菌感染雞的關節炎和下痢。左足關節腫脹,肛門周圍羽毛被糞便沾污沙門氏菌感染雞的關節炎和下痢。左足關節腫脹,肛門周圍羽毛被糞便沾污

雞副傷寒沙門氏菌可感染大多數溫血動物和冷血動物。本病原體的廣泛分布使它們可以迅速傳播。大多數禽群在其生命的某些階段均可感染沙門氏菌。本病的傳播途徑有多種,經卵傳播是其中之一,包括經卵巢直接傳播和穿入蛋殼的間接經卵傳播。

易感宿主

禽副傷寒沙門氏菌感染在家禽中以火雞和雞最為常見,幼齡鵝和鴨也很易感,鴿也可發生本病。在其他禽類以及所有家養和野生的哺乳動物都很常見。

傳播途徑

禽副傷寒可通過多種途徑傳播。種禽感染時可經卵傳播,此外飼料、齧齒動物、野鳥和其他媒介也可造成家禽感染。

傷寒沙門氏菌感染雞的卵巢。可見像振子狀的異常卵泡傷寒沙門氏菌感染雞的卵巢。可見像振子狀的異常卵泡

經卵傳播:可分為經卵巢的直接蛋內傳播和蛋殼污染並穿入蛋殼引起的經卵傳播。經卵巢的直接蛋內傳播可偶見於火雞,但蛋感染率低;雞則很少見。據認為至少有些副傷寒沙門氏菌可產生卵巢和腹膜局部感染,因此在蛋殼形成前污染蛋內容物。雖然這樣的蛋內感染率低,研究結果表明,有時可發生真正的蛋傳播。腸炎沙門氏菌偶爾可以經卵傳播,但不同菌株之間有差異。

環境傳播:污染的蛋殼、羽絨毛、灰塵和其他孵化的碎屑都是孵化器內感染的來源。通過氣流的作用,孵化器中的沙門氏菌散布到整個孵化室中,並存活幾周到幾個月的時間,感染隨後孵化的一批雞。在育雛器中禽副傷寒可通過吸入、糞便污染飼料和飲水或直接吃進病雛的糞便而迅速傳播。本病可從較大的無症狀腸道帶菌雞直接傳播到幼齡雞,或通過靴鞋、飼料袋、運輸板條箱或育雛設定等污染物而傳播。

傷寒沙門氏菌感染所引起的失明症傷寒沙門氏菌感染所引起的失明症

飼料傳播:飼料是禽副傷寒沙門氏菌很常見和很重要的來源。污染水平通常不高,但是污染量達1個細菌11~159飼料就可引起感染。飼料成分中的魚粉污染最為常見。從飼料中分離到的沙門氏菌的血清型與從墊料和加工過的家禽胴體中分離到的存在顯著相關。顯然,減少飼料污染可以減少胴體污染。

水平傳播:鼠類常帶菌,其排泄物可污染飼料和飲水。野禽也可傳播感染。家畜也可成為家禽的感染源。人類接觸造成感染與飼養員和人類排泄物有關。

垂直傳播:感染禽的糞便是成年禽中直接感染最常見的來源。墊料是幼齡雞直接傳播的主要來源,不僅可造成同一批雞的傳播,而且可傳給下一批雞。

寄生蟲傳播:昆蟲和外寄生物,如蠅、、申殼蟲和蟑螂等,也可傳播本病。

臨床症狀

雞副傷寒的症狀類似於雞白痢、雞傷寒和其他一些疾病。幼齡雞是全身感染,症狀和病變與由大腸桿菌等多種細菌引起的敗血症相同。
雛雞

幼雞副傷寒 基本上是幼齡雞的一種疾病,環境條件、暴露程度和是否存在並發感染對其嚴重程度有很大影響。急性暴發時在孵化器就出現死亡,或出殼後最初幾天發生死亡,可不顯症狀。這種情況通常是蛋傳播或早期孵化器感染所致。有很大一部分啄開或未啄開的蛋中含有死胚。各種幼雛的副傷寒在症狀上很相似,主要表現為:嗜眠呆立,垂頭閉眼,兩翼下垂,羽毛松亂,顯著厭食,飲水增加,水泄樣下痢,肛門粘有糞便,在靠近熱源處擁擠在一起。雛雞常有眼盲和結膜炎症狀。
成年雞

一般不顯外部症狀。成年雞或半成年雞的急性暴發在自然條件下很少見。注射或口服人工感染時,成年雞和火雞出現短期的急性疾病。症狀為食欲不振、飲水增加、下痢、脫水和精神倦怠。大多數病例恢復迅速,死亡率不超過10%。偶爾也可見到自然感染的急性暴發。

病理變化

幼齡雞的最急性暴發可能完全沒有病變。病程稍長的以消瘦、脫水、卵黃凝固、肝和脾充血並有出血條紋或點狀壞死灶、腎充血、心包炎並伴有粘連等病變為最常見。心和肺的病變不像雞白痢那樣常見。

急性感染的成年雞表現為肝、脾和腎的充血腫大,出血性或壞死性腸炎,心包炎和腹膜炎。接近成熟的後備母雞或成年母雞以輸卵管的壞死性和增生性病變、卵巢的化膿性和壞死性病變為特徵,常發展為廣泛的腹膜炎。成年禽的關節炎也很常見。

成年雞的副傷寒慢性帶菌者剖檢時的主要變化是消瘦,腸道壞死潰瘍,肝、脾和腎腫大,心臟有結節。卵巢病變不如在雞白痢那樣常見。慢性感染的成年雞常無病變,腸道帶菌者尤其是這樣。

診斷鑑別

根據臨診症狀、剖檢變化,結合病史分析可作出大致診斷,作為制定早期治療或控制措施的基礎。最後確診取決於分離和鑑定病原體,整個過程需幾天時間。盲腸內容物和盲腸扁桃體是最好的取樣部位,嗉囊是所有年齡持續感染的可能貯存所。經卵傳播的幾乎只有在空腸可分離到病原體。墊料樣品可用來檢查雞群的沙門氏菌感染。因為從糞便排菌是間歇性的,所以泄殖腔拭子培養的診斷意義不大。母雞泄殖腔分離到病原體或從死於蛋殼內的胚中分離到病原體表明後代存在副傷寒臨診疾病。環境樣品以產蛋箱墊料的分離率最高。用於病原體分離的其他樣品有新鮮糞便、灰塵、孵化室內的羽絨毛、19~21日齡死亡胚的卵黃、1日齡雛的泄殖腔拭子、蛋殼和殼膜以及飼料。幼禽急性病例可直接取肝、脾、心血和肺等進行培養。

防制措施

雞副傷寒由於病原體血清型很多,有多種傳染來源和傳播途徑,目前尚無理想的血清學檢測方法,所以防制比禽白痢和禽傷寒困難得多。藥物治療雖可減少發病和死亡,但治癒後家禽仍可長期帶菌。本病國內尚無疫苗,由於病原體的多血清型性質,疫苗在本病的防制中的作用受到限制。所以本病的防制依賴於控制進口、控制種蛋、孵化室和育雛室感染,建立育種中心,進行血清學監測和嚴格控制動物感染等綜合性防制措施。

治療措施

化學治療有磺胺類、抗生素和呋喃類藥物。在感染前用藥可減少泄殖腔棉拭的陽性分離率。萘啶酮酸鈉是最有效的藥物,其次是慶大黴素、磺胺二甲基嘧啶和氯黴素。有些藥物實際上可增加沙門氏菌的排出量。

預防措施

與家畜感染或污染副傷寒沙門氏菌有三個主要因素:種雞群一孵化場;雞場的環境;飼料。綜合性防制措施主要針對這3個環節。

1.種雞群和孵化場:種雞群和孵化場的主要預防措施包括:無副傷寒種雞、飼料消毒、種蛋消毒、將清潔群的種蛋和感染群的種蛋分開,以及一般衛生措施。

2.雞場環境:在育雛期使雛雞與感染源隔離是防止副傷寒的重要措施。用不含沙門氏菌的舊墊料有利於本病的控制。應防止與大齡雞和其他動物接觸的人員把感染帶進育雛區。選擇好飼料槽和飲水器的位置不使糞便污染,並便於經常清洗和消毒。

3.飼料:飼料成分中的沙門氏菌污染情況近20年來無實質性改變,大多數飼料廠的粉末料都有沙門氏菌污染。種雞群應使用不含動物副產品或含已知無沙門氏菌副產品的顆粒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