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毛藍鐘花

雜毛藍鐘花

雜毛藍鐘花葉互生,自莖下部向上顯著增大,花下數枚聚集呈輪生狀,有短柄或幾無柄,全緣或有波狀齒,上面綠色,生於海拔4400-5000米的高山草甸和灌叢下。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雜毛藍鐘花毛藍鐘花
多年生小草本。莖基粗壯,近木質,頂部密被宿存的矩圓狀披針形鱗片,鱗片長達1厘米,寬約2.5毫米。莖多條叢生,纖細,暗褐色,圓柱狀,長5-15厘米,疏被蛛絲狀柔毛。葉片長橢圓形,長4-5毫米,寬約2毫米,花下數枚長9-12毫米,寬約3毫米,全緣或有波狀齒,上面綠色,中脈生少數蛛絲狀長柔毛,逐漸脫落,背面銀白色,被長短不等的絹毛。花單生於較長的莖的頂端,花梗長5-8毫米;花萼筒狀,底部平截,長約1.2厘米,寬約7毫米,密被蒼白色和棕黑色兩種剛毛,裂片三角狀披針形,稍短於筒部,兩面被毛;花冠藍色或灰藍色,筒狀鐘形,長約2.5厘米,外面無毛,內面喉部生長柔毛,裂片長圓形,頂端束生數根棕色柔毛;雄蕊聚藥於子房頂端;子房圓錐狀,花期約與花萼等長,花柱長達花冠喉部,柱頭5裂。花期7-8月。

產地分布

產我國西藏(朗縣、米林)。不丹、錫金、尼泊爾也有。生海拔4400-5000米的高山草甸和灌叢下。模式標本采自西藏南部。

特點

此種近小葉藍鐘花C.microphyllus和心葉藍鐘花C.cordifolius,但莖基頂部的鱗片大得多(長可達1厘米,寬約2.5毫米),莖疏生蛛絲狀柔毛,花大,花萼密被蒼白色和棕黑色兩種剛毛,而區別於前者;葉片長橢圓形,全緣或僅有波狀齒,而易於同後者區別。

桔梗科植物

桔梗科包括70屬大約2000種,一般為多年生草本或灌木,也有一些種是小喬木,一般莖葉折斷後都會流出無毒的白色乳汁。 桔梗科植物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但在南部非洲也有許多種類。中國有17屬約150種,以西南地區最多。 2003年的APG II 分類法將半邊蓮科建議和其合併。 桔梗科植物單葉互生,也有少數種為對生,無托葉。花兩性,花冠鍾狀或筒狀,常為藍色或白色;果實為蒴果或漿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