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效應

藤原效應

雙颱風效應(又稱藤原效應)是指二個颱風靠近時,它們將繞著相連的軸線成環狀,且互相作反時針方向鏇轉,鏇轉中心與位置依兩個颱風相對質量及颱風環流之強度來決定。鏇轉時正常一個走得快些,另一個走得慢些,有時也可能合二為一。這個現象,是由日本氣象學家藤原博士於1923年在水流實驗中首先觀測到的,所以也稱藤原現象。

基本信息

簡介

雙颱風 雙颱風

藤原效應是指當兩個熱帶氣鏇的中心距離在少於1200公里內時,由於熱帶氣鏇本身的渦鏇流場的相互影響,使得兩個熱帶氣鏇的中心路徑出現相互反時針方向鏇轉和相互接近的趨勢(北半球的情況)。又稱藤原現象、雙台效應。

藤原效應最早是由當時的日本中央氣象台(今日本氣象廳)台長、日本氣象學家藤原咲平在1921至31年間所進行的一系列水工實驗及研究發表,主要解釋當兩個颱風同時形成並互相靠近時所產生的互動作用,因而得名。藤原咲平發現,兩個接近的水鏇渦,它們的運動軌跡會以兩者連線的中心為圓心,繞著圓心互相鏇轉。而大氣鏇渦亦出現類似情況。

定義

在2006年太平洋颱風季時,颱風瑪莉亞(右上)、颱風桑美(左)及強烈熱帶風暴寶霞(右下)之間發生了藤原效應。 在2006年太平洋颱風季時,颱風瑪莉亞(右上)、颱風桑美(左)及強烈熱帶風暴寶霞(右下)之間發生了藤原效應。

雖然藤原效應的定義是兩股熱帶氣鏇繞著共同中心鏇轉,但是,藤原效應卻可以是千變萬化,並不一定是兩股熱帶氣鏇繞著共同中心鏇轉:它可以是其中一股熱帶氣鏇完全支配另一股的移動方向,或兩股熱帶氣鏇互相排開,或一個跟隨一個移動,甚至它們之間不發生藤原效應。因此,每當兩股熱帶氣鏇互相靠近時,預測熱帶氣鏇的路徑往往會變得十分困難。

藤原效應這個名詞是亞洲區域對熱帶氣鏇相互作用獨有的稱謂,在北大西洋,熱帶氣鏇的相互作用則被稱為齒輪氣鏇(pinwheel cyclone)。

限制

藤原效應的發生有距離的限制,兩個距離太遠的氣鏇是不會發生藤原效應的。一般來說,兩個颱風通常慢慢靠近,直到相距約1000至1200公里(亦有說1000至1500公里之間的其他數值)時,開始受彼此影響,呈氣鏇式螺鏇軌跡接近,開始產生藤原效應。但到800公里左右時,有兩種情形可能發生:合併或者分離。又過程中亦可能隨颱風登入而造成強度的減弱、消散,改變了兩個颱風的互動作用。

分類

分類 分類

分類一,兩個颱風的相互影響為依據:

單向影響型,當一般較強與一般較弱的熱帶氣鏇互相接近時,較強的那般熱帶氣鏇會支配著較弱的熱帶氣鏇的路徑,令那股較弱的熱帶氣鏇繞著它作反時針方向鏇轉。例如1994年的颱風添姆(Tim)對熱帶風暴雲妮莎(Vanessa)的影響。

相互影響型,當兩股熱帶氣鏇的強度相當時,那么,兩者便會互相圍繞一個共同中心鏇轉,直至兩者受到其它天氣系統影響其移動,或其中一方減弱,才會脫離互相影響的局面。例如1986年的颱風韋恩和颱風維娜。

合併型,又稱互相靠近型,比較強勁的那股熱帶氣鏇可能會把小的熱帶氣鏇吸收,令它成為自己環流的一部份。情況就如1999年初的瑪吉把南海的低壓區吸收一樣(但要距離夠接近,及那股弱的熱帶氣鏇不受其它天氣系統影響其移動才行)。

 分類二,以兩個颱風的具體路徑為標準:

指向型(指向型):一個較弱的熱帶氣鏇因另一個較強的熱帶氣鏇的運動方向被而受影響。

追從型(追従型):一個熱帶氣鏇首先移動,而另一個熱帶氣鏇從後跟隨。如2002年颱風鳳凰,繞完一圈後,最後受到北方高壓駛流場,跟隨風神的步伐。

時間等待型(時間待ち型):東邊的熱帶氣鏇(甲)首先北移,待甲離開後,在西邊的熱帶氣鏇(乙)亦開始北移。

同行型(同行型):兩個熱帶氣鏇同時移動。

離反型(離反型):東邊的熱帶氣鏇加速向東北移動,而西邊的熱帶氣鏇一邊減速一邊西移。

分類三,以熱帶氣鏇之間的強弱程度為依據:

主導體牽引較弱者移動:如果兩個熱帶氣鏇一個較強(甲)而另一個較弱(乙)的情況下,甲會影響乙的運動方向,而使乙繞著甲的外圍環流作逆時針鏇轉移動,直到影響力減小至有效距離以外而分離,或直到兩者合併為止。以上描述是以北半球而言,若是發生在南半球的話,則是以順時針方向鏇轉。

兩者互鏇:如果兩個熱帶氣鏇的強弱差不多,則以兩者連線的中心為圓心,共同繞著這個圓心鏇轉,直到有其他的天氣系統影響,或其中之一減弱為止。

分布情況

藤原效應 藤原效應

藤原效應較多出現於西北太平洋,主要原因是由於在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熱帶氣鏇較多,且出現次數較頻密,同一時間可能有兩個熱帶氣鏇活躍於西北太平洋,較容易造就藤原效應的發生。 發生最多藤原效應的年份是1995年。當中颶風Humberto和颶風Iris在當年發生了藤原效應,並互相影響其運動方向,後來熱帶風暴Jerry亦因是次藤原效應,被颶風Iris以互相靠近型方式拉近並影響之。1994年,熱帶氣鏇Pat與熱帶氣鏇Ruth發生了藤原效應,互相影響其運動方向。2004年,一熱帶氣鏇被颶風Lisa吸收之事亦是一個例子。在東北太平洋,藤原效應的發生次數不多。在該地發生藤原效應的其中一個例子,是2005年9月18日熱帶風暴Lidia被颶風Max拉近並吸收。

在東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南印度洋及南太平洋區偶爾會見到藤原效應。

北印度洋較少熱帶氣鏇,而且觀測史較短,至今沒有藤原效應的文獻記載。南大西洋因幾乎沒有熱帶氣鏇生成,所以至今沒有藤原效應在該處發生。

案例

藤原效應藤原效應

互鏇

1994派特VS露絲

二個氣鏇範圍強度都要相當,繞著一中心互鏇,直到一方減弱或離開(二個若都為大型氣鏇就會自相殘殺,若為中小型或許能維持強度)。不過一般來說,西北太平洋颱風互鏇時間持續不長,很容易演變成下面大吞小或小跟大的情形。

大吞小

2000桑美吞寶霞

範圍廣大的巨型颱風,其西面的風場環流會破壞小型氣鏇的結構,令其減弱而逐漸把它吃掉。

小跟大

2002鳳凰跟風神

併吞不成就變成這種結果。小的氣鏇繞完一圈後,最後還是受到北方高壓駛流場,跟隨大的步伐。

互斥

1986韋恩VS薇拉

此例特色都是左方較小的氣鏇路徑變化多端,走的也慢,而位於右方主導的大型氣鏇,最後都因為副高減弱而偏北移出而造成互斥。藤原結束後,原來位於左邊的小氣鏇又開始受到華中的中或低層系統主宰,走自己的路。

拉伸

1994提姆拉伸范妮莎

增強中的大型擾動本身的風場邊緣,又有發展旺盛的雲系獨立鏇轉出來,但仍與較強颱風有一空檔間隔。隨著較強擾動的增強,較弱小的擾動環流被拉長,只維持短時間後即被併入環流雲帶。不過瑞伯與亞力士位置算是比較特殊的一例。

影響

在2007年太平洋颱風季時,颱風米娜(右)與颱風海貝思(左)之間發生了藤原效應。 在2007年太平洋颱風季時,颱風米娜(右)與颱風海貝思(左)之間發生了藤原效應。

雙颱風的危害並不等同於兩倍的颱風危害,具體數值要依據颱風路徑及走向等情況,多數會帶來雷雨大風,大暴雨等天氣。因為雙颱風的具體路徑和影響難觀測,所喲也給防禦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2011年9月26日,原來在南海活動的熱帶低壓加強為第18號熱帶風暴,命名為“海棠”,第17號強熱帶風暴“納沙”27日進入南海。雙颱風相互影響,珠海接連降雨、機場周邊大霧,導致離港和到港航班大面積延誤。
2011年10月4日,受“納沙”和“尼格”雙颱風影響,海南全省所有水庫處於高位運行,大部分水庫蓄水量超過庫容的80%,海南全省水庫蓄水量超過66億立方米,有21座水庫超過汛限水位,轉移人數增至13萬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