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鉤球蛛

雙鉤球蛛

雌蛛體長3~4毫米。背甲暗褐色,梨形,前端窄,後端寬,中窩倒三角形,在頸溝與放射溝間嵌有黑色網狀花紋。此蛛在丘陵山區,農作物、果園枝葉間張不規則網,捕食小型昆蟲。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雙鉤球蛛

雙鉤球蛛雙鉤球蛛

拉丁學名:TheridionpinastriL.Koch,1872

綱:蛛形綱

目:蛛形目

科:球蛛科

屬:球蛛屬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寄主昆蟲:0

寄主危害作物:果樹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3~4毫米。背甲暗褐色,梨形,前端窄,後端寬,中窩倒三角形,在頸溝與放射溝間嵌有黑色網狀花紋。8眼2列,各眼等大,前眼列微後曲,後眼列微前曲,各眼間距約相等,中眼區長大於寬,前、後側眼靠近。螯肢赤褐色,前齒堤1齒;後齒堤無齒。顎葉長圓形,棕色,前端靠近。下唇黑褐色,長大於寬。胸板暗褐色,前端橫直,後端狹窄並插入第Ⅳ步足基節之問。步足黃褐色,有黑褐色輪紋及長毛。第Ⅳ對步足基節分離。腹部圓球形,黃褐色,腹背正中央有一灰黃色的寬縱帶,其邊緣鑲嵌白色波狀鱗紋,腹部兩側有黃褐色鱗狀斑,其中間隔網狀紋。腹面中央黑褐色,兩側黃褐色,布滿白色鱗紋。紡器褐色,周圍暗褐色。

生物學特性

此蛛在丘陵山區,農作物、果園枝葉間張不規則網,捕食小型昆蟲。

地理分布

四川、吉林、甘肅陝西、山東、湖北、湖南。

相關文獻

[1]莊肅學,王昌貴,陳冬,閆豐軍,崔發良.雙鉤球蛛生物學特性觀察[J].動物學雜誌,2005,(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