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足蜥屬

雙足蜥屬

全長120~222mm,徑粗3.2~5mm,尾長占頭體長的42%~48%。 全長120~222mm,徑粗3.2~5mm,尾長占頭體長的42%~48%。 mm,占頭體長的2.6%。

白尾雙足蜥

dd

中 文 名: 白尾雙足蜥
俗名別名:
英 文 名: Bourrets dibame
拉丁學名: Dibamus bourreti
地理分布 我國分布於廣西(金秀、龍勝)與湖南(宜章、江永)。國外分布於越南。
瀕危狀態

繁殖方式 卵生,產卵於腐殖質層中。
食性 以昆蟲年均食

白尾雙足蜥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全長120~222mm,徑粗3.2~5mm,尾長占頭體長的42%~48%。通身粗細相似,形似蚯蚓,但被覆大小相近的圓鱗,中段一周有鱗片20~24枚,尾下鱗82~99枚,尾斷後再生者尾較短而尾下鱗數亦較少。沒有四肢,僅雄性泄殖肛孔兩側有呈扁平鰭狀的後肢一對位於淺凹內,後肢長2~3mm,占頭體長的2%左右。通身紫褐色,腹面稍淺,尾末端白色,其長度變異甚大。無耳孔,眼隱於眼鱗下方,上唇鱗4枚,第一枚下唇鱗後緣與2枚小鱗相切。我國分布於廣西(金秀、龍勝)與湖南(宜章、江永)。國外分布於越南。生活于海拔450~900 m亞熱帶闊葉林中,多見於朽木或石下,有時也到地面。白色尾部有吸引敵害注意力的作用,當地棲鳥類翻動石塊覓食時,雙足蜥立即將白尾豎起搖動,以引起捕食者注意而去啄食,雙足蜥則將尾自截而逃遁。食性及繁殖習性不詳。

體形尺寸 全長120~222mm,徑粗3.2~5mm,尾長占頭體長的42%~48%。

習性 生活于海拔450~900 m亞熱帶闊葉林中,多見於朽木或石下,有時也到地面。

鮑氏雙足蜥

dd

中 文 名: 鮑氏雙足蜥
俗名別名: 香港雙足蜥
英 文 名: Hongkong blind skink
拉丁學名: Dibamus bogadeki
地理分布 香港喜靈洲島、周公島和石鼓洲島

瀕危狀態 “三有”名錄
繁殖方式 可能為卵胎生。
食性 肉食性。以昆蟲等為食。

鮑氏雙足蜥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頭體長177 mm,徑粗6 mm,再生尾長40 mm。通身粗細相似,形似蚯蚓,但被覆大小相近的圓鱗,中段一周有鱗片23枚,再生尾尾下鱗51枚,無四肢,僅雄性泄殖肛孔兩側有呈扁平鰭狀的後肢一對,後肢長4.7 mm,占頭體長的2.6%。無耳孔,眼隱於眼鱗下方。與白尾雙足蜥很相近,二者的區別是本種的鼻鱗溝不完整,體形較大,薦前脊椎數較多(136,白尾雙足蜥為115-129)。生活時淡紫色或淡紫灰色,不規則地散以深、淺斑點;尾灰白色,頭部亦略有灰白色斑點。
體形尺寸 體長17—18cm,尾長4—5cm.
習性 棲息於島嶼上的泥土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