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翅目癭蚊科

雙翅目癭蚊科

雙翅目癭蚊科,雙翅目,雄蟲觸角具環毛,翅上顯著的縱脈不超過5條的蚊類昆蟲。

基本信息

簡介

雙翅目癭蚊科雙翅目癭蚊科

雙翅目癭蚊科觸角具環上顯著的縱脈不超過5條的昆蟲。由於許多種類的幼蟲植物上形成蟲,故通稱為癭蚊世界性分布,全世界已知約4000種。若干種類為林業的重要害蟲,是一個經濟上重要的大科。

形態特徵

成蟲微小,纖細、外形似蚊。復發達,通常左右癒合成1個。觸角念珠狀,10一36節,每節有環生放射狀細毛。或長或短,有下顎須1—4節。翅較寬,有毛或鱗毛,翅脈極少,縱脈僅3—5條,無明顯的橫脈,有的種類僅在前翅基部有1個基室。足細長,基節短,脛節無距,爪簡單或有齒,具中墊和爪墊。腹部8節,偽產卵器極長或短,能伸縮。

幼蟲體紡錘形,白、黃、桔紅或紅色。頭部退化。中板上通常有一突出的劍骨片,有齒或分成兩瓣,為彈跳器官,是鑑別種的特徵之一。

生活習性

成蟲早晚活動,產卵於未開花的穎殼內或花蕾及葉片上。幼蟲捕食性、腐食性或植食性。捕食性幼蟲捕食蚜蟲、介殼蟲和蝸牛類等;腐食性幼蟲主要生活於皮下、腐敗植物和真菌中,有的專食小麥葉鏽病孢子;植食性幼蟲為害植物的花、果實等,很多能造成蟲瘦。如黃吸漿蟲、麥紅吸漿蟲。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