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烹粽球

雙烹粽球是我國五月節期間為紀念古代先賢屈原而烹製的民間小食,潮州的粽球有自己獨到之處,每一個粽球中,都同時有鹹、甜兩種餡,甜餡為紅豆沙,鹹餡為鹹蛋仁。

雙烹粽球

粽球是我國五月節期間為紀念古代先賢屈原而烹製的民間小食。在潮州同樣也有粽球這一民間小食,但它在製法上卻有自己獨到之處。

潮州粽球

稱為“雙烹粽球”,這是因為每一個粽球中,都同時有鹹、甜兩種餡,甜餡為紅豆沙,鹹餡為鹹蛋仁。

“雙烹粽球”的製作:

原料:糯米豬五花肉香菇蝦米鹹蛋紅豆沙
製法:先將糯米用水浸3小時,晾乾,放炒鍋中用蒜頭朥炒香,調入魚露,把竹葉折成三角斗形袋狀,先放人炒好糯米,再放入豬五花肉、香菇、蝦米、紅豆沙、鹹蛋仁等餡料,再放糯米,包好用鹹水草紮緊,用水煮半小時或上蒸籠蒸半小時。用蒸籠蒸效果較為乾爽。
注意:製作“雙烹粽球”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每個粽球約需15克的紅豆沙,搓成一小圓球,用豬膀網包好,再放入粽球中。這樣用豬膀網把紅豆沙和糯米隔開,避免糯米碰到甜的東西,難以煮熟。
潮州“雙烹粽球”和其它地區粽球不同之處,在於它更講究“色、香、味、形”。“雙烹粽球”用鹹水草把粽球扎得很緊,共有四個角,其中一個角最長,把這個角的竹葉打開,便露出黑的香菇,白的豬肉,紅的蛋仁、豆沙、蝦米,五彩繽紛,十分好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