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功能抗體

雙功能抗體

雙功能抗體的研究始於 20 世紀 80 年代單克隆抗體技術誕生後。最初的嘗試是將2 株表達不同單克隆抗體的雜交瘤融合,構建 4 倍體雜交瘤。但是,兩株異源抗體的輕重鏈隨機裝配,理論上體系中會有 10 多種不同組合的抗體存在,為抗體純化和質控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詞典釋義

1.【醫】bifunctional antibody

雙功能抗體就是雙特異性的抗體,是一種非天然抗體,其結合抗原的兩個臂具有不同的特異性。雙功能抗體的構建通常採用生物學方法和化學交聯法,隨著抗體工程及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最近幾年又發展了一類新的構建雙功能抗體的方法——基因工程法。採用基因工程法不僅能構建多種功能、多種用途的雙功能抗體,而且使人源化雙功能抗體的構建成為現實。雙功能抗體作為一種新的二次導向系統在臨床治療中具有潛在的套用價值。本文從生物學法、化學法以及基因工程法三個方面介紹了雙功能抗體構建技術的發展、現狀,並進行了展望。

一種製備雙功能抗體的方法

申請號/專利號: 200610050611

一種製備雙功能抗體的方法,其特徵是:將小分子藥物與病原或腫瘤特異性抗原進行化學偶聯,製成小分子藥物-特異蛋白的偶聯物,免疫動物後,取該動物脾細胞,與相應的骨髓瘤細胞進行融合,製備單克隆抗體,再經過ELISA篩選出抗小分子藥物的單克隆抗體,並從陽性雜交瘤中篩選出同時針對特異性載體蛋白的抗原也有良好反應的單克隆抗體。這種雙功能單克隆抗體與小分子藥物、特定病原的抗原都是通過非共價鍵的形式結合,且結合是可逆的,起到定向將小分子藥物帶到特定位置的作用,使病灶處藥物濃度高於機體的其他部位。

申請日: 2006年05月08日
公開日: 2007年11月14日
授權公告日:
申請人/專利權人: 陳正賢
申請人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江乾區景芳二區42幢2單元101室
發明設計人: 陳正賢
專利代理機構:
代理人:
專利類型: 發明專利
分類號: C07K16/18 一種製備雙功能抗體的方法 申請號/專利號: 200610050611 一種製備雙功能抗體的方法,其特徵是:將小分子藥物與病原或腫瘤特異性抗原進行化學偶聯,製成小分子藥物-特異蛋白的偶聯物,免疫動物後,取該動物脾細胞,與相應的骨髓瘤細胞進行融合,製備單克隆抗體,再經過ELISA篩選出抗小分子藥物的單克隆抗體,並從陽性雜交瘤中篩選出同時針對特異性載體蛋白的抗原也有良好反應的單克隆抗體。這種雙功能單克隆抗體與小分子藥物、特定病原的抗原都是通過非共價鍵的形式結合,且結合是可逆的,起到定向將小分子藥物帶到特定位置的作用,使病灶處藥物濃度高於機體的其他部位。 申請日: 2006年05月08日 公開日: 2007年11月14日 授權公告日: 申請人/專利權人:陳正賢 申請人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乾區景芳二區42幢2單元101室 發明設計人:陳正賢 專利代理機構: 代理人: 專利類型:發明專利 分類號: C07K16/1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