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員參與計畫

什麼是雇員參與計畫?

雇員參與計畫這一術語首次出現在1979年福特公司與汽車工人聯合會簽訂的一份協定中,標誌著管理思想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雇員參與計畫是指企業為提高組織效率,鼓勵雇員參與有關其工作的設計、組織和管理來的計畫。

近年來,雇員參與在企業管理實踐中的套用越來越普遍。 財富》前1000名企業中,70% 以上都實施了員工參與計畫.

雇員參與計畫的形式

雇員參與計畫可以採用多種形式,主要包括質量圈、勞資聯合委員會以及主要在歐洲國家實行的共同管理計畫。

質量圈:質量圈一般是由通過共同工作來生產某一特定部件或提供某一特定服務的工作人員自願組成的工作小組,每周在工作之前或之後會見面一次,討論生產問題並找出解決辦法。

質量圈是雇員參與計畫的一種形式,雇員參與計畫的指導思想是,如果勞資雙方不再是兩個對立的實體,那么工人的工作會更有效。因為如果雇員能夠進行一定程度的自我管理,那么,監督者與雇員之間的界限會變得模糊。這樣,雇員在工作中參與得越多,工作就完成得越好。

勞資聯合委員會採取一系列培訓,以培養雇員良好的參與意識、團隊精神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共同磋商:共同磋商是最常見的一種參與方式。所謂共同協商,是指資方為協調與員工的關係而在制定決策之前,先徵求員工的意見或態度,伹不需要徵得員工或其代表同意的決策程式。

共同協商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l.共同協商使雙方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尋求更大一致。

2.共同協商是一種合作的表現形式,也是衝突的一條轉化渠道。

3.共同協商能夠部分地協調勞動關係

4.共同協商具體作用的多樣性。

工人董事:工人董事是指由雇員民主選舉一定數量的員工代表進入公司董事會,代表員工參與決策、監督的制度。

工作理事會:企業的工作理事會與公司級別的磋商委員會的職能大致相同,只是名字不一樣。

建議方案:建議方案為雇員提供了一個參與到提高企業效益的努力中去的平台。

職工代表大會制度:職工代表大會,即企業民主管理制度,是我國國有企業實行企業民主的最基本形式,是員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它由民主選舉的員工代表組成。

雇員參與計畫的目的

1.增進員工的獨立創造性和思考能力,使所有雇員對企業及其成功有強烈的責任心。

2.提供員工自我訓練的機會。

3.協助管理者集思廣益,作出明智決策

4.促進勞資關係的溝通。

5.提高員工忠誠度,提高雇員對工作的滿意度。

雇員參與計畫成功的關鍵

雇員參與計畫的成功與否,一方面取決於計畫本身以及與員工個人有關的因素 但也取決於與企業環境、組織氣候等有關的因素。這些因素直接影響到員工對參與的感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