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縣文峰中學

隴西縣文峰中學

隴西縣文峰中學始建於1957年,位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的西北重鎮隴西縣文峰鎮,處於城鄉結合部。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是一所普通的縣屬農村鄉鎮中學,無論區位、生源、曾經的辦學條件都不具優勢。但就是這么一所普普通通的鄉鎮中學,近十多年卻教學質量連年提升,品牌特色日益凸顯,使學校從當年的一所普通的農村鄉鎮中學到今天的市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躋身定西市一流高中行列。文峰中學在隴中土地不斷崛起。建校以來,共畢業學生2萬多人。據不完全統計,現有7名學生已成為我國高科技領域的研究人才。

教學質量

從1997年以後,高考錄取人數直線上升,1999年突破百名大關,達到158人,2000年突破二百名大關,達到241人,拱旭升同學以662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自動化系錄取,名列全區理科第一名,全省理科第三名,成為本校培養的第一個清華學子。2002年以後高考連續進入全市前三名,2000年—2005年全市共有8名清華學子,文峰中學就有2名。近三年高中應屆生本科上線率07年為29%,08年27.3%,09年達到了25%,是全市除3所省級示範性高中以外,連續三年居9所市級示範性高中之首。重點上線人數07年為50人,08年為33人,09年為44人,位居9所市級示範性高中前列。高中會考始終保持在全市普通中學前列,近三年會考平均優良率、平均合格率居全市9所市級示範性高中之首學校實行“以教師的成長帶動學生的成長,以教師的發展推動學校的發展”的工作思路,以“德育為首、教學為主、五育並舉,面向全體”為辦學指導思想,以實現“全面提升教育品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辦學宗旨。堅持“弘毅、崇德、博學、慎思”的校訓,倡導“做人與成才並重、知識與能力並重”的學生髮展觀,著力打造“人文、書香、和諧”校園,形成“民主、奮進、求實、創新”的校風,“嚴謹治學、精心育人、熱愛學生、為人師表”的教風,“勤學好問、善思敏行、探索進取、全面發展”的學風。學校秉承傳統,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全面倡導“人本、和諧、創新”的辦學理念。幾年來,我們把辦學理念貫徹到學校的各項工作之中,形成“科學管理”、“教研興校”、“質量強校”的辦學特色,得到當地社會的廣泛認同。

同時,驕人的成績也為學校贏得了一系列驕人的榮譽———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甘肅省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集體、甘肅省“心理諮詢”先進學校,全市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市教學質量優異學校、全市高考先進學校、全市高考成績優異學校、市教科所中學理綜教研中心、定西市科普示範學校。2009年7月學校國中部分離辦學,單獨命名為隴西縣崇文中學,高中部正式成為縣屬獨立高級中學。目前有教職工150人,其中高級教師21人,占專任教師的15.9%,中級教師66人,占專任教師的50%。有教學班41個,學生3045人。

管理嚴謹、班子團結,是學校發展的不竭動力

文峰中學堅持“弘毅、崇德、博學、慎思”的校訓,“民主、奮進、求實、創新”的校風,“嚴謹治學、精心育人、熱愛學生、為人師表”的教風,“勤學好問、善思敏行、探索進取、全面發展”的學風,堅持“德育為首、教學為主、五育並舉,面向全體”的辦學指導思想,以實現“全面提升教育品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辦學宗旨。堅持尊重人,激勵人,發展人,以“人和”的人格力量、“心和”的寬容態度、“平和”的內心世界,構築了團結協作、樂於奉獻的團隊精神。

抓細抓嚴,以特色點子抓好高考、會考

文峰中學成功的秘訣只有一個字:細。常規管理工作實不實,關鍵在“細”字。這首先表現在學情分析細。每學年、每學期開學初都要花大量精力分析學情,學校分析一級學生與一級學生、一班學生與一班學生的學情,找基礎差異,定不同培養目標;科任老師分析每一位學生個性、智力、學科差異,因材施教。

在抓高考方面,學校有著自己的特色,有許多令人嘆服的“金點子”。首先以發展的眼光確定高考備考思路。其次是抓住了兩大管理(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加強了三大研究(研究《考試大綱》、研究近幾年各類高考試題、研究應試策略),加深兩個方面的溝通(領導、老師,老師、學生),以期形成總體備考的局面,提高育人能力。第三,切實注重學生生理、心理、知識三大板塊的調適融通工作。召開師生大會,召開“快樂高三、快樂高考”、“樹立自信心”專題報告會,讓學生卸下包袱,精神飽滿地衝刺高考。

如何處理會考與高考的關係,是許多學校共同面對的難題,一些學校在處理這一關係上總是顧此失彼,更多的則是因高考而沖淡會考。

文峰中學卻有一把破解這一難題的金鑰匙,就是“立足會考,面向高考,抓會考促高考,以高考帶會考”。高一、高二抓會考,為高考奠定了基礎,高三抓高考帶動了會考。近幾年,文峰中學的會考優秀率和合格率位居全市各完中前列,說明抓會考就是及早抓高考。

好的傳統就是一件鋒利的武器,引領教學研究向縱深發展

文峰中學有一個堅持了幾十年的優良傳統,就是教研氛圍濃郁,領導班子既是學校教研良好條件的創造者,又是積極進行教育科研的領頭羊。學校克服一切困難為教研工作創造良好條件,是兄弟學校中最早為教師安裝微機室的學校,是最早開通了校園網的學校,是派出教師到外地學習取經次數人數最多的學校。學校鼓勵教師積極撰寫教學論文,已有300多篇教師論文在國家及省市各類刊物上發表並有部分論文獲獎。

以學科競賽為抓手,豐富第二課堂,是文峰中學教研教改的又一風景。該校依靠第二課堂培養學科素養,加強學科輔導力度,鼓勵教師自覺承擔競賽輔導,以重獎促學科輔導,以輔導育拔尖人才。學校規定學生獲國家級競賽一、二、三等獎,獎給輔導教師1000元、800元、700元。

實施好“一三五十”培訓計畫,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文峰中學樹立“名校名師”意識,在隊伍建設中響亮提出“新教師一年成熟、三年合格、五年成骨幹、十年成名師”的“一三五十”培訓計畫。要求新教師發揮知識優勢,實現“以新促老”;中老年老師加強學習,更新觀念,發揮經驗優勢,做到“以老帶新”。鼓勵教師進行業務進修,絕大多數教師都在以不同形式進行業務進修,積極“充電”。領導對年輕教師不僅政治上關心,工作上關心,而且生活上無微不至地關愛,年輕教師結婚,領導不是主持就是“總理”。

文峰中學“一三五十”教師隊伍培訓計畫的實施,使一支朝氣蓬勃、品質高尚、素養深厚的一流教師隊伍撐起了學校優質品牌的教育大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