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忍術

隱忍術

《隱忍術》是2010年遠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敬,張易。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隱忍術隱忍術
萬千謀略,無非是為了謀名謀利。但所有的計謀背後都洋溢著強大的人性。運用熱鬧靈活的手段做道場,樹立誠信光明的品行修根本一一不起貪人之欲,莫有害人之心。牢牢把握計謀與人性之間的和諧平衡,才必能成大事而不損聲名,得大利而不害良知。

怎樣做到能把握住謀略和智慧?首先要了解中國的眾多文化學派,而在眾多學派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儒、道、法三家。只要把握住了這三家的思想精髓,也就了解了中國的智謀文化。這種文化的特徵就是管理,而管理就是管人,管人就講究方法,講究方法就是智謀。怎樣能做到運用智謀手段,達到管理的有效目的?也正是古今大眾一直苦苦追尋探討的課題之一。

只有融合貫通領悟了眾多謀文化的思維與案例,才能成為來去自如,德才兼備的謀略大家。本書正是應市場要求:為了使廣大讀者更加明白透徹地掌握運用智謀而編著出版的一部填補市場空白的、縱橫闡釋中華上下五千年智謀的指南之書。

圖書目錄

忍智第一

小事不忍,則亂大謀

富貴昌熾,得於隱忍

犯而不校,是為大德

養志之始,務在安己

處世安逸,與人無爭

上善若水,潤物不爭

傷人之言,深於矛戟

忍則無辱,退即是進

掩飾不滿,避禍保身

處於難關,冷靜沉著

忍人不能忍,容人不能容

百折不回,萬變無窮

盛德弘度,人有不及

死得其所,符合正道

智者遠見。避危無形

事卜第二

順旨甚易,忤情尤難

極權之害,天下之患

士忘身為忠,言逆耳為諫

當仁不讓,不為面從

挾難進之術,吐逆耳之言

文死諫,武死戰

禍患本源,上行下效

犯上難,攝下易

以義行事,君令不受

在上不驕,在下不諂

貧弱可變,愚笨能改

巧不如拙,偽不如誠

人主如龍,慎觸逆鱗

謀略不遠,流於輕率

直言鯁議,天下太平

畏危者安,畏亡者存

臨官莫如平,臨財莫如廉

忠信廉潔,立身之本

為官者,清慎勤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清廉公正,國治民安

貪蛇吞象,禍福難料

知足常泰,無求自高

進言第三

接受批評,虛心納諫

忠正愛國,犯顏相諫

天下大患,在不得言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

江河難斷,言論難止

諫之雙美,毀之兩傷

諂諛者賊,直言者福

誹謗不誅,良言敢進

揚其所長,掩其所短

說服之要,揣透其心

是非曲直,點到為止

設身處地,推己及人

不吹捧親熱,不奉承附和

進言上諫,不為自身

公心奉國,公心理家

人臣進諫,匡君於正

據理力爭,無跡消聲

勝人之口,服人之心

曲折委婉,言聽計從

實之與實,虛之與虛

養心第四

君子重義,小人重利

聰明一世,懵懂一時

避害求利,定志求名

積善加益,積惡毀身

君子樂道,小人樂欲

喜好奉承,為亂之象

少說多做,注重實幹

讒言甘美,忠言逆耳

蠅附驥尾,難辭其羞

以利相合,利盡交疏

平心靜氣,善氣迎人

趨炎附勢,難保長久

蓋棺定論,臨事見人

以私害公,天下大患

自私自利,人生大罪

私門成黨,公道不行

言而無實,是為罪也

身若失道,無以知惑

言輕招憂,行輕招辜

陰陽第五

禍患積於微,智勇困於溺

君子得時如水,小人得時如火

盡去小人,乃無後患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用賢則治,不肖則亂

急功近利,適得其反

口蜜腹劍,殺人無血

巧言令色,必少仁德

貧賤驕人,英雄欺世

離親亂朝,是為讒臣

迂迴進言,委曲保全

身無道德,不可輕信

不能治身,焉能治國

嗜利無厭,害必從之

以怨報德,不仁不義

廉者樂無求,貪者憂不足

逢時獨為貴,歷代非無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