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共和國騰飛

《隨共和國騰飛》共有六集,從1950年開始,講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的國家從一窮二白到建有現代化工業體系以及在某些領域具有前沿技術的現狀,展現了中國騰飛的歷史,是記錄中國人艱苦奮鬥、不畏艱難的紀實片。

第一集天路通途

1950年8月1日,國內的兩條航線正式開通,史稱“八一”開航。此後,新中國民航人克服重重困難,頑強地把航線伸向祖國大江南北、白山黑水、雪域高原、長城內外,遍布神州大地。目前,中國民航開闢的定期航線總數達1506條,其中國內航線1216條,國際航線290條。隨著航線的開通,機隊也在不斷更新,從最初的蘇制飛機,到引進英國的飛機,尼克森訪華以後,波音飛機加入到中國民航的序列當中,到目前我國已擁有1300多架各種型號的現代化飛機。

第二集騰飛之地

在今天,老百姓熟悉的機場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旅途中驛站,它是一個地區和一個城市重要的公益性基礎設施,那么它對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擴大對外交流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首都機場——中國的第一國門;上海,中國唯一一座擁有兩座民用機場的城市;廣州白雲機場更好體現機場對臨空經濟區的帶動作用;雲南提出“航空強省”的戰略目標,有力地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新疆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也是擁有機場最多的省份,成為歐亞航路的重要通道……

第三集和諧航程

乘坐飛機出門旅行,對今天的中國老百姓來說,已經是很平常的事了。在本期節目中,您將跟隨中國民航的航班,踏上一段飛越60年的空中旅程。在大眾航空時代,飛行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地球變小了,視野變大了,但是若將時光倒流五六十年,這一切都不可想像。
一段安全的航程背後是一個複雜而有序的系統工程,每一個環節、每個崗位六十年來經歷了怎樣的變遷、蘊藏著什麼樣的奧秘呢?本期節目將向您揭開一段安全航程背後的故事。

第四集擔當大任

中國民航的變化日新月異,中國民航也正在從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邁進。在六十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國民航為祖國,為人民,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的精神從未改變。1959年大慶油田的發現,中國民航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國民航一馬當先,積極投身到救援的行列;1987年大興安嶺火災,中國民航的飛機第一個衝進了火海,為急盼救援的百姓帶去了生的希望和力量;2008年在汶川地震,中國民航再次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會議、北京奧運會,在一幕幕歷史畫卷中,中國民航擔當起了一次次重大航空運輸保障的大任。派出特殊包機接返被困泰國的大批中國民眾,執行從發生騷亂的所羅門、東帝汶、湯加等國撤僑任務,執行這些特殊飛行任務成為中國民航的崇高使命。這份忠誠與大愛,也永遠鐫刻在祖國的萬里雲天上。

第五集翱翔五洲

新中國的第一條國際航線是在中蘇之間開闢的,那時候中國民航並不具備飛出去的能力,航線由蘇方執飛。建國初期國家領導人的出訪,也需要租用外國的飛機……今天,中國航空運輸總周轉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是世界上一支不可或缺的航空力量。這中間包括民航幾代人的共同記憶:第一次非洲遠航有驚無險的嘗試、給尼克森飛專機、恢復國際民航組織的合法地位、中國當選為第一類理事國等等。今天的中國已經與世界110個國家建立了民航關係,中國的航空運輸已經遍及世界各地。

第六集鵬程萬里

飛天,一直以來都是人類的夢想。對於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來說,這一夢想不僅因為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而顯得浪漫多彩,而且因為歷代民族精英、志士仁人的不懈追求和犧牲奉獻更加顯得真真切切。歷史的天空,書寫著中國人的雄心壯志與理想追求。在本期節目中,將講述中國民航是如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六十年風雨歷程,中國民航走過了怎樣不平凡的道路,今天當我們回首往事之時,當我們在為自己取得的成績驕傲自豪的同時,也同樣要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今天,中國民航正以實現民航強國夢的遠大追求,譜寫藍天史詩的滿腔激情和中華民族一定能夠實現偉大復興的高度自信,背負青天,展翅翱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