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模型

階段模型

階段模型是由美國管理信息系統專家諾蘭提出,是指過對200多個公司、部門發展信息系統的實踐和經驗的總結。

階段模型階段模型

諾蘭的階段模型的含義

美國管理信息系統專家諾蘭(Richard·L·Nolan)通過對200多個公司、部門發展信息系統的實踐和經驗的總結,提出了著名的信息系統進化的階段模型,即諾蘭模型
諾蘭認為,任何組織由手工信息系統向以計算機為基礎的信息系統發展時,都存在著一條客觀的發展道路和規律。數據處理的發展涉及到技術的進步、套用的拓展、計畫和控制策略的變化以及用戶的狀況四個方面。1979年,諾蘭將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發展道路劃分為六個階段。諾蘭強調,任何組織在實現以計算機為基礎的信息系統時都必須從一個階段發展到下一個階段,不能實現跳躍式發展。
諾蘭模型的六個階段分別是:初始階段、傳播階段、控制階段、集成階段、數據管理階段和成熟階段。
六階段模型反映了企業計算機套用發展的規律性,前三個階段具有計算機時代的特徵,後三個階段具有資訊時代的特徵,其轉折點處是進行信息資源規劃的時機。"諾蘭模型"的預見性,被其後國際上許多企業的計算機套用發展情況所證實。
詞條附圖中,橫坐標表示信息系統的各個階段,縱坐標表示增長要素 。
該模型總結了已開發國家信息系統發展的經驗和規律,一般模型中的各階段都是不能跳越的,它可用於指導MIS的建設。

諾蘭的階段模型的主要內容

初始階段

計算機剛進入企業,只作為辦公設備使用,套用非常少,通常用來完成一些報表統計工作,甚至大多數時候被當做打字機使用。
在這一階段,企業對計算機基本不了解,更不清楚IT技術可以為企業帶來哪些好處,解決哪些問題。
在這一階段,IT的需求只被作為簡單的辦公設施改善的需求來對待,採購量少,只有少數人使用,在企業內沒有普及。
初始階段特點:
1、組織中只有個別人具有使用計算機的能力;
2、該階段一般發生在一個組織的財務部門。

擴展階段

企業對計算機有了一定了解,想利用計算機解決工作中的問題,比如進行更多的數據處理,給管理工作和業務帶來便利。
於是,套用需求開始增加,企業對IT套用開始產生興趣,並對開發軟體熱情高漲,投入開始大幅度增加。
但此時很容易出現盲目購機、盲目定製開發軟體的現象,缺少計畫和規劃,因而套用水平不高,IT的整體效用無法突顯。
擴展階段特點:
1、 數據處理能力得到迅速發展;
2、 出現許多新問題(如數據冗餘、數據不一致性、難以共享等);
3、計算機使用效率不高等。

控制階段

在前一階段盲目購機、盲目定製開發軟體之後,企業管理者意識到計算機的使用超出控制,IT投資增長快,但效益不理想,於是開始從整體上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發展,在客觀上要求組織協調,解決數據共享問題。
此時,企業IT建設更加務實,對IT的利用有了更明確的認識和目標。
在這一階段,一些職能部門內部實現了網路化,如財務系統、人事系統、庫存系統等,但各軟體系統之間還存在“部門壁壘”、“信息孤島”。信息系統呈現單點、分散的特點,系統和資源利用率不高。
控制階段特點
1、成立了一個領導小組;
2、採用了資料庫(DB)技術;
3、這一階段是計算機管理變為數據管理的關鍵。

統一階段

在控制的基礎上,企業開始重新進行規劃設計,建立基礎資料庫,並建成統一的信息管理系統。企業的IT建設開始由分散和單點發展到成體系。
此時,企業IT主管開始把企業內部不同的IT機構和系統統一到一個系統中進行管理,使人、財、物等資源信息能夠在企業集成共享,更有效地利用現有的IT系統和資源。
不過,這樣的集成所花費的成本會更高、時間更長,而且系統更不穩定。
統一階段特點:
1、建立集中式的DB及相應的IS;
2、增加大量硬體,預算費用迅速增長。

數據管理階段

企業高層意識到信息戰略的重要,信息成為企業的重要資源,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也真正進入到數據處理階段。
這一階段中,企業開始選定統一的資料庫平台、數據管理體系和信息管理平台,統一數據的管理和使用,各部門、各系統基本實現資源整合、信息共享。IT系統的規劃及資源利用更加高效。

成熟階段

到了這一階段,信息系統已經可以滿足企業各個層次的需求,從簡單的事務處理到支持高效管理的決策。企業真正把IT同管理過程結合起來,將組織內部、外部的資源充分整合和利用,從而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諾蘭階段模型的作用

諾蘭階段模型總結了管理信息系統發展的經驗和規律,其基本思想對於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具有指導意義。
一般認為模型中的各階段都是不能跳越的。
無論在確定開發管理信息系統的策略,或者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統規劃的時候,都應首先明確組織當前處於哪一生長階段,進而根據該階段特徵來指導管理信息系統建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