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摩崖造像

隋唐摩崖造像

隋唐摩崖造像,隋唐時期摩崖古石窟類文物,依山開鑿,造像和碑記大都經過清代裝彩,色彩艷麗、線條優美,氣勢宏大,享有“盛唐彩雕,全國第一”的美譽。

地理位置

沂源縣共有摩崖造像4處,其中東里鎮上柳溝村西北唐山南崖的造像規模最大。

主要規格

該造像刻在高20多米、寬80多米的懸崖峭壁上,共503身。其中高浮雕497身,陰刻1身,單獨一組5身。整個造像前方,有一組單獨雕像,因位置較低,毀壞嚴重;均為立像,高100厘米,披甲執矛,叉腰怒目,足踏4個伏地鬼魅。東端石崖有一高150厘米的陰刻像,披袍、挽髻、著鞋襪,線條簡潔流暢。497身高浮雕分別鑿刻在8個佛龕中,每個高約40厘米,下部多已毀壞。多為盤膝而坐,有的有寶冠頭飾,亦有球狀髮髻袒胸者。或端坐參悟,或對坐說法,或搔首弄姿,神情姿態各不相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