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穀縣第一中學

陽穀縣第一中學

陽穀縣第一中學坐落於山東省聊城市陽穀縣。陽穀一中已走過73年的風雨歷程。有悠久的歷史,清朗的學脈,豐厚的文化,優良的傳統,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一大批人才。現在,陽穀一中這座魯西傳統名校更是煥發出勃勃生機,已成為一所實力雄厚、特色鮮明、成績顯著的省級規範化學校。多年來,陽穀縣第一中學畢業的學生遍布社會各個方面,為社會創造了極大的財富。

基本信息

簡介

陽穀縣第一中學 陽穀縣第一中學
一中校徽 一中校徽

學校占地面積140多畝,建築面積8萬餘平方米,擁有68個高中班,在校生達3000餘人,教職工400 餘人(其中高級教師118人,一級教師131人,研究生學歷的教師15人)。學校的教學設施先進齊全。所有教室都安裝了閉路電視和多媒體教學設備。另外,學校還擁有兩個多媒體語音室、兩個學生微機室、八個理化生實驗室、兩個音樂室、九個琴房、一個舞蹈室、六個書畫室、一個藝術多媒體教室、十餘萬冊藏書的圖書樓、兩個可供六個教學班同時使用的閱覽室、一個階梯教室和一個可容納1000餘人的多媒體報告廳。2007年學校為所有教師配備了筆記本電腦,完全實現了信息化教學。同年,學校斥巨資把原操場改建為大型標準塑膠操場。學校環境清新幽雅,是一所名副其實的花園式學校。

辦學理念

多年來,學校秉承“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的優良傳統,堅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依法治校”,逐漸形成了“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嚴謹踏實,循循善誘”的教風和“勤學苦練,精細認真”的學風。2006年以來,學校進一步完善修訂了各項規章制度,在管理上實現了精細化和規範化。同時,學校進一步加強教學研究,深化教學改革,最佳化課堂教學結構。為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學校實施了“青藍”工程,對青年教師提出了“一年站穩講台,二年基本過關,三年成為骨幹”的發展要求。經過多年的努力,學校已經打造出了一支道德素質高、業務水平強、教育理念先進的教師隊伍。

學校歷史

一、 創於單東 游擊辦學

1940年12月,在單縣之東時集村,魯西抗日聯合政府正式宣布成立“湖西抗日中學”,因學校地處微山湖西,遂稱為“湖西中學。春節過後,1941年3月12日(中山先生祭日),在單縣東北的石坡樓,舉行了開學典禮。  這期間(41年3月—43年8月),學校主要跟隨冀魯豫邊區政府輾轉遷徙於蘇、魯、豫。時常是上課時突遇敵情,就馬上轉移。學校居無定所,風餐露宿。常住民房、文廟和祠堂。

、轉移定陶 聯合三中

1943年,冀魯豫邊區政府按照邊區學校成立先後,將湖西中學改稱“冀魯豫邊區二中”。1943年8月上旬,湖西邊區形勢緊張。湖西地委指示,湖西中學轉移到相對穩定、安全的魯西南,即定陶、菏澤一帶。與邊區三中聯合,成立邊區二三中聯合學校。這期間(43年8—44年7月),湖西中學師資力量雄厚,給予邊區三中很大的幫助。

三、返回單東 創立分校

1944年夏天,湖西地區的形勢趨於緩和,學校奉命返回湖西地區。接著,湖西中學抽調了幾名精兵強將,分頭到各地辦學。這期間(44年七月—45年8月)共創立了三個分校:邊區二中一分校、二分校和三分校。

四、抗戰勝利 進駐縣城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湖西中學於11月進駐魚台縣城裡。這時期,魚台縣少侵擾,學校的生活和學習相對穩定。

五、三次北渡 三次南歸

1946年9月5日,湖西中學曾三次北渡黃河,又三次折回。 此時正值國內戰爭,為躲避戰亂不得已而為之。 六、合併七中 定居陽穀

1948年2月,湖西形勢緊張。湖西中學第三次北撤。輾轉到呂超凡村(在陽穀北大布鄉)。六月到城角孟(陽穀縣城東北角一個村子,又名角孟營)。同月,邊區七中(在陽穀縣城東司營村)在城角孟併入邊區二中。七中雖併入二中,卻仍在原地上課(七中此時仍暫住在司營)。

七、遷入偽校 一夕改名

1948年11月,搬進陽穀縣偽師、偽中校舍。家當有:容納200人的小禮堂一座,4口教室,4口辦公室,10口宿舍。合計共83間房子。1949年8月1日,華北人民政府通令成立平原省,駐新鄉市。陽穀屬平原省,校名隨之改為“平原省立陽穀中學”。

八、劃歸山東 兩次改名

1953年初,陽穀縣隨聊城劃歸山東省,隨即改名“山東省省立陽穀中學”。1956年7月,陽穀縣發展中學教育,增加中學量, 學校改稱“山東省陽穀縣第一中學”。

學校目標

一所充滿生機和活力、充滿改革與創新、充滿自信和希望的學校,全校師生滿懷信心、凝聚智慧、全力以赴一中辦成特色鮮明、質量上乘的一流現代化學校。

學校榮譽

陽穀縣第一中學 陽穀縣第一中學

幾十年來,學校先後被評為“山東省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山東省田徑傳統項目學校”、“山東省招飛先進單位”、“山東省五四紅旗團委先進集體”、“國防教育基地”。2006年5月,學校順利通過省級規範化學校驗收,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調研基地”,2008年12月校刊《晨鐘》在“第三屆全國中國小優秀校內報刊評選活動中”獲最佳校刊一等獎,2009年5月被評為“全國師德建設示範基地”,同年12月被評為“山東省藝術教學示範學校”。學校還承擔著國家教科研課題,是教育部“十一五”專項任務項目“中國小全效學習方案研究與實驗學校”、中國教育學會“日記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實驗學校”。

高考制度恢復後,學校曾奪取全市高考成績十連冠。近兩年,學校又在高考中連創佳績,為七十年慶典獻上了一份厚禮。

陽穀縣第一中學 陽穀縣第一中學

學生成績

迄今為止,學校培養了4萬餘名畢業生,為高校輸送了2萬餘名新生,許多名學生升入北大、清華、浙大等名牌高校,100餘人獲博士學位。在歷年的奧林匹克競賽中,數百名學生獲得省級以上獎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