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澄湖蟹

4.脾胃虛寒者可少吃陽澄湖大閘蟹,因為大閘蟹性寒,多食會引起腹痛、腹瀉。 陽澄湖大閘蟹的傳說:關於八鮮,也有一個傳說。 這樣一來,陽澄湖不僅有大閘蟹,還有八樣水鮮。

【陽澄湖蟹簡介】

陽澄湖大閘蟹 此蟹產於江蘇蘇州地區陽澄湖,是聞名國內外的中國名產。陽澄湖湖水大閘蟹,個大體肥,一般三隻重500克,大者只重250克以上,最大者可達500克,青背白肚金爪黃毛,十肢矯健,蟹肉豐滿,營養豐富。自古以來,陽澄湖大閘蟹即令無數食客為之傾倒。章太炎夫人湯國黎女士有詩曰:“不是陽澄蟹味好,此生何必住蘇州!”
陽澄湖蟹,歷來被稱為蟹中之冠。這與陽澄湖的特殊生態環境有關。水域百里方圓,碧波蕩漾,水質清淳如鏡,水淺底硬,水草豐茂,延伸寬闊,氣候得宜,正是螃蟹定居生長最理想的水晶宮。所以,陽澄湖蟹的形態和肉質,在螃蟹家族中,大大的與眾不同。形態有四大特徵:一是青背,蟹殼成青泥色,平滑而有光澤﹔二是白肚,貼泥的臍腹甲殼,晶瑩潔白;無墨色斑點﹔三是黃毛,蟹腿的毛長而呈黃色,根根挺拔﹔四是金爪,蟹爪金黃,堅實有力,放在玻璃板上,八足挺立,雙螯騰空,臍背隆起,威風凜凜。肉質肥嫩鮮美,食過後再食其它再好的佳肴名菜,都會索然無味。就在離開陽澄湖數公里的雉城湖,湖蟹產量亦多,但受海潮影響,肚不白,毛微黑,肉質遠不如陽澄湖蟹好吃。同一境域的湖蟹;尚且不能相比,其它地區的螃蟹,更是大為遜色了。因此,陽澄湖蟹在海外久享盛譽,被稱為"中華金絲絨毛蟹"。

陽澄湖蟹【做法】

陽澄湖大閘蟹的經典吃法-清蒸
≮美食原料≯
需要淡水蟹2500克、綿白糖150克、蔥花、薑末各50克、香醋、醬油各100克、香油20克。
≮美食做法≯
1、先將蟹逐只洗淨,放入水中養半天,使它排淨腹中污物;
2、然後用細繩將蟹鉗、蟹腳扎牢。再用蔥花、薑末、醋、糖調和作蘸料,分裝十隻小碟;
3、然後將蟹上蒸籠蒸熟後取出,解去細繩,整齊地放入盤內,連同小碟蘸料,專用餐具上席,由食用者自己邊掰邊食用。
≮美食特色≯
著名上海菜,此菜主要突出螃蟹原形原味、色澤橙黃、蟹肉鮮美、營養豐富。
陽澄湖大閘蟹的另一種吃法---椒鹽炒蟹
≮美食原料≯
大閘蟹、蔥、姜、料酒、粉面、豆腐
≮美食做法≯
1.將鮮活淨蟹切塊,用蔥、姜、料酒浸幾分鐘,
2.拖粉下油鍋炸至金黃,
3.加豆腐、姜、蔥、鹽、醬油等燴出味即可。
提示:
1、吃時最好的配酒便是黃酒,而黃酒中又以花雕最佳。
2、也可配一杯冰涼涼的啤酒,細品現代風味的大閘蟹。
陽澄湖大閘蟹的又一種吃法---酥皮大閘蟹
≮美食原料≯
大閘蟹5隻(1250克),冬粉50克,酥皮生坯5個。
輔料:
薑末、蔥花、醋、胡椒粉少許。
≮美食做法≯
1.大閘蟹洗刷乾淨上籠蒸熟,取出蟹黃、蟹肉備用。
2.取大閘蟹蟹殼洗乾淨,冬粉炸透放入殼中。
3.蟹黃、蟹肉加薑末、蔥花、鎮江醋同炒,調好味道,撒上少許胡椒粉,裝入放有冬粉的蟹殼內,再放上做好的酥皮生坯,入烤箱烤至金黃即可。
特色:
蟹粉鮮美,酥皮層層疊疊脆而不碎。
點評:
在傳統菜“炒蟹粉”基礎上創新,將西式酥皮點心融入中餐美食。

【陽澄湖大閘蟹的吃法】

正宗的吃陽澄湖大閘蟹的工具應該有“蟹八件”,除非是玩味更甚的食客,現代人往往已化繁為簡了。
一把剪刀一支長簽已足夠,但在運用時動作要輕,才有細緻優雅的味道。1、輕輕準備好剪刀和長簽;2、輕輕將蟹鉗小心剪下;3、輕輕將蟹腳一一剪下;4、輕輕打開蟹蓋,用長簽挑出蟹的胃、肺和心臟,將蟹身對摺;5、輕輕品嘗鮮美豐腴的蟹膏;6、輕輕將蟹關節剪斷並剪開硬殼;7、輕輕撥開關節的蟹殼,品嘗肥腴蟹肉;8、輕輕將蟹腳兩端的關節一一剪下;9、輕輕用長簽將蟹腳里的肉剔出即可。
上海人吃大閘蟹,最能向廣州人示威的是吃完蟹之後還能拼回一隻蟹。
吃蟹的工具包括剪、鉗、鉤針、小勺等。由於蟹膏比較燙,所以建議先吃腿。
1、剪去蟹腿;
2、將前腿和後腿剪開,將兩頭關節剪掉,將細前腿插入後腿中,將蟹肉推出;
3、將細前腿剪開後,用蟹鉤將肉鉤出;
4、將蟹殼與身分離,撕去蟹鰓,吃膏;
5、尾端盡頭的白色是心臟,極寒涼,不宜吃;
6、剪開蟹螯;
7、空殼拼回蟹形。

陽澄湖蟹【名稱來源】

陽澄湖蟹為什麼又普遍稱為"大閘蟹"呢??包笑天曾對這個名稱寫過一篇《大閘蟹史考》,說到"大閘蟹三字來源於蘇州賣蟹人之口。""人家吃蟹總喜歡在吃夜飯之前,或者是臨時發起的。所以這些賣蟹人,總是在下午挑了擔子,沿街喊道:'閘蟹來大閘蟹'。"這個"閘"字,音同"炸",蟹以水蒸煮而食,謂"炸蟹"。這樣的解釋,尚不能盡意。 他"有一日,在吳訥士家作蟹宴(訥士乃湖帆之文),座有張惟一先生,是崑山人,家近陽澄湖畔,始悉其原委。"
吳訥士是蘇州草橋中學的創始人,父親吳大征晚清時官至湖南巡撫,甲午戰爭中當過劉坤一的副帥,一門三代,都是著名的古籍收藏家。
張惟一就是方還,與王頌文同為吳訥士的好友,吳家的常客。顧炎武《天下邵國利病出》手稿,流失二百多年,為吳士訥所購得,又為方還和王頌文在吳家發現,並慨然接受相贈迎回崑山。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成為書林中的一段佳話。 事有湊巧吳家設蟹宴,方還亦在座,包笑天作了有關"大閘蟹"名稱的解釋:"閘字不錯,凡捕蟹者,他們在港灣間,必設一閘,以竹編成.夜來隔閘,置一燈火,蟹見火光,即爬上竹閘,即在閘上一一捕之,甚為便捷,之是閘蟹之名所由來了。" 竹閘就是竹籪,籪上捕捉到的蟹被稱為閘蟹,個頭大的就稱為大閘蟹。

陽澄湖蟹【特點】

陽澄湖大閘蟹形成里與眾不同的四大特點:一是青背,陽澄湖蟹殼成青灰色,平滑而有光澤;二是白肚,貼泥的臍腹,晶瑩潔白;三是黃毛,腳毛長黃挺拔;四是金爪,陽澄湖蟹爪金黃堅挺有力,放在玻璃上能八足挺立,雙螯騰空。
營養價值:螃蟹是高蛋白的東西,具有滋陰壯陽的作用。而且蟹肉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比如磷等人體所需的物質,因此吃螃蟹對人身體是有好處的。一般都可以吃。但是有些人還是慎食螃蟹,因為螃蟹性寒,對於傷風感冒的人暫時少吃,等身體恢復健康以後可以放心吃了。
如何選擇優質大閘蟹:
選大閘蟹要五看
看蟹殼殼貝色澤鮮明,有光澤,且呈墨綠色的,一般都體厚堅實;呈黃色的,大多較瘦弱;能挑選到“金毛金爪”的更好。
看肚臍肚臍突出來的,一般都脂肥膏滿:凹進去的,大多是膘體不足。當用手拿蟹時還要覺得夠“重”,這才挑到肥美多膏,蟹肉豐滿的大閘蟹。
蟹足足爪結實,蟹足上的“腳毛”叢生,一般都膘足老健;無毛的,大多是體軟無膘。
看雌雄俗話說:“農曆八月挑雌蟹,九月過後選雄蟹”。因為農曆九月過後雄蟹性腺成熟好,滋味營養最佳。一般肚臍圓形的為雌蟹,肚臍尖形的為雄蟹。
看活力將蟹翻轉身來,能迅速用蟹足彈轉翻回的,說明活力強;不能翻回的,活力差,存放的時間不能長。
也可通過其“橫行”來觀察,爬行時肚腹離地者就是好貨。當然,其蟹足均被綁住,那就不在此列了。不過,還可看蟹是否反應靈敏,若用手或枝條觸動其眼睛旁邊時,眼珠子會靈活閃動,反應敏捷,或者會“口噴白泡”者,還是夠生猛和新鮮的。

陽澄湖蟹【注意事項】

1.陽澄湖大閘蟹不能生吃,因為其身上有寄生著肺吸蟲及其他病菌。
2.陽澄湖大閘蟹的胃、腸、鰓、心不能吃,大閘蟹的胃俗稱“蟹和尚”為三角形囊狀物,在頭胸部前端;大閘蟹的腸子為一條黑色條狀物,裝著消化食物和糞便 ;大閘蟹的鰓位於頭胸部兩側俗稱“蟹胰”,上面常有污物和寄生蟲;大閘蟹的心臟位於胸部中央,為一六角形包囊。
3.陽澄湖大閘蟹不能與柿子、茶水同食因為柿子、茶水中所含的鞣酸跟大閘蟹的蛋白質相遇後,會凝固成不易消化的塊狀物,人會出現腹痛、嘔吐等症狀。
4.脾胃虛寒者可少吃陽澄湖大閘蟹,因為大閘蟹性寒,多食會引起腹痛、腹瀉。適量吃大閘蟹時蘸薑末醋汁,可去大閘蟹的寒氣,就避免了身體的不適。
5.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者儘量少吃陽澄湖大閘蟹蟹黃,因為會引起膽固醇增高。
6.患有胃病、發熱、傷風、腹瀉者不宜吃,陽澄湖大閘蟹性寒,會加劇病情。
7. 孕婦應少吃陽澄湖大閘蟹。
8.對於兒童來說,進入秋季後患過敏性疾病的比例開始走高,因此最好不要多吃大閘蟹等高蛋白食物。

陽澄湖蟹【營養價值】

據《本草綱目》記載:螃蟹具有舒筋益氣、理胃消食、通經絡、散諸熱、散淤血之功效。蟹肉味鹹性寒,有清熱、化淤、滋陰之功,可治療跌打損傷、筋傷骨折、過敏性皮炎。蟹殼煅灰,調以蜂蜜,外敷可治黃蜂蜇傷或其他無名腫毒。蟹肉對各種癌症都有較好的療效。同時,又是兒童天然滋補品,經常食用可以補充兒童身體必需的各種微量元素。
螃蟹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A高於其它陸生及水生動物,維生素B2是肉類的5-6倍,比魚類高出6-10倍,比蛋類高出2-3倍。維生素B1及磷的含量比一般魚類高出6-10倍。每100克螃蟹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7.5克,脂肪2.8克,磷182毫克,鈣126毫克,鐵2.8毫克。螃蟹殼除含豐富的鈣外,還含有蟹紅素、蟹黃素等。
螃蟹不但為食中佳肴,作為藥用也有奇功。《本草拾遺》說:“其功不獨散,而能和血也。”祖國醫學認為螃蟹性寒味鹹,蟹肉有清熱、散血結、續斷傷、理經脈和滋陰等功用;其殼可清熱解毒、破淤清積止痛。
現代研究發現,蟹殼含有一種物質——甲殼質,甲殼質中可提煉出一種稱為acos-6的物質,它具有低毒性免疫激活性質,動物實驗已證實,該物質可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和轉移。 魯迅說:“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螃蟹形狀可怕,還要鉗人,開始吃蟹的人確實需要有些勇氣。但可以肯定地說,中華民族是較早懂得吃蟹的民族。《周禮》中載有“蟹胥”,據說就是一種螃蟹醬,可見早在二千多年前,螃蟹已作為食物出現在我們祖先的筵席上了。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介紹了醃製螃蟹的“藏蟹法”,把吃蟹的方法又提高了一步。後來陸龜蒙的《蟹志》,傅肱的《蟹譜》,高似孫的《蟹略》,都是有關蟹的專著,中國人對蟹的知識更豐富了

大閘蟹最佳做法

大閘蟹之最正宗吃法,莫過於清蒸。特別是出身良好,分量十足之蟹,非清蒸不足以表達對蟹的“敬意”。而姜醋之與蟹,更是天經地義雖然有人認為醋的酸味不免掩蓋蟹的本味,但醋能解腥,姜更能祛寒,自有其道理。不過,我最近吃到一道大閘蟹,卻大大顛覆了之前的習慣。這道蟹,被稱為“泰式蒸陽澄湖大閘蟹”。這道菜的主料,自然是出身明確的陽澄湖大閘蟹,公4兩,母3兩,同樣是用清蒸的方式料理。不過上桌以後,卻異香撲鼻,讓人想到泰國餐廳的特殊氣味。原來,這道菜,是餐廳泰國大廚創造出的特殊大閘蟹:在清蒸螃蟹之前,用泰國菜最尋常的檸檬葉和香茅,切成小段,鋪在蒸籠之上,故而出籠的大閘蟹,便有了難得的泰式風味,而吃的時候,還可以蘸取專門配製的泰式調料。這道菜的特別之處,在於泰式香料的運用只是點到為止,讓人很有新鮮感,卻不會破壞蟹的本味。

大閘蟹的做法還有很多種,其實有不少新鮮菜。日式做法的“蟹肉蔬菜煎餅”,做法和普通的日式煎餅基本一致:在煎餅粉中加入雞蛋、麵漿、蔬菜和蟹肉,做成煎餅。然後把蟹肉、蟹黃用黃油炒熟後澆在餅上,配上上好的木魚花、海苔粉等,再配上日式的醬汁一起吃,倒也很有幾分新鮮感。

陽澄湖大閘蟹的傳說:

關於八鮮,也有一個傳說。八仙過海之前,先在陽澄湖逗留了數日,陽澄湖的父老鄉親對張果老、曹國舅、鐵拐李、呂洞賓、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漢鍾離熱情招待,八仙十分感動,一起商議,怎么報答,最後就決定,每人給陽澄湖留下一樣水產,結果,真就“各顯神通”,變出了八樣水鮮,個個鮮美無比:螺螄、鰻鱺、白魚、黑魚、鯿魚、草魚、青魚、清水蝦(也有大同小異的其他八鮮之說,但八鮮之說卻是肯定的)。
這樣一來,陽澄湖不僅有大閘蟹,還有八樣水鮮。蟹為水司令,八鮮坐上賓。本來一個秋季人丁興旺,現在一年四季都客流如潮——大閘蟹吃過了,還有八鮮,無論什麼時候到陽澄湖,都可以品嘗八鮮美 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