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開梅

(1877—1951),字野橋,廣西欽州大番坡鄉葵子村人。 民國年間,先後任廣東揭陽、瓊山、博羅、大埔、欽縣縣長。 民國12年(1923),任欽縣縣長。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1877—1951),字野橋,廣西欽州大番坡鄉葵子村人。少時就學欽城,並跟隨林兆梅學國畫。清光緒三十年(1904)任廣西上林縣知縣。民國年間,先後任廣東揭陽、瓊山、博羅、大埔、欽縣縣長。民國5年(1916) ,任廣東揭陽縣縣長時,鳳湖、陽夏兩鄉發生宗族械鬥,開梅親臨現場調解,停止械鬥,從而使兩姓和好通婚。民國12年(1923),任欽縣縣長。

個人經歷

適逢大旱,一些道公、巫婆大肆活動,胡說“某日當下雨”。但屆時卻烈日當空。開梅下令將他們押解遊街,鳴鑼示眾,戳穿道公、巫婆借求雨斂財的騙局,隨即開倉救濟災民。民國22年(1933),參加李濟深和第十九路軍等組織的福建人民政府工作,負責聯繫南洋愛國華僑。後福建戰事失利,轉赴香港。民國28年(1939)11月,日軍攻占欽州,開梅回葵子村居住,倡議在大番坡成圩,方便民眾集市貿易,並組織鳳山鄉民眾堅持抗日,擊斃兩個日本兵。冬末,赴廉州晉見第八區專員鄧世增,面陳欽州抗戰方略,表示抗日決心。鄧接見後。委開梅為欽州沿海民眾抗日籌務處主任。開梅回欽,率聯防中隊游擊敵後,擊斃日機失事跳傘飛行員2人。民國29年(1940)春,再任欽縣縣長,繼續組織民眾,武裝抗日,與蔡廷鍇領導的南路抗日游擊隊配合聯防,穿插於邕欽公路一帶,屢挫敵鋒。11月欽縣光復,率部回城安民。其卸任後,被聘為欽州商會會長和鹽業公會會長。民國35年(1946),欽州商坤以開梅為官清廉,晚年無家舍,遂發起募捐,在一馬路購地建房一座相贈。1951年9月病故,終年74歲。

主要成就

開梅擅長繪畫、賦詩,曾組建南湖詩社,出版《南湖詩社初集》。解放初期,為欽縣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特邀代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